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规划目标与实施进展 为恢复流域生态系统、合理配置水资源,恢复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200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规划的目标是:在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到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来水量达到46.5亿m^3,开都河一孔雀河向干流输水4.5亿m^3,大西海子断面下泄水量3.5亿m^3,水流到达台特玛湖,使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规划实施近五年来,已累计安排投资53.74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其中中央投资51.79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了节水改造、地下水开发利用、河道治理、控制性枢纽、流域水资源调度及管理等工程170余项。  相似文献   

2.
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河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近年来 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提出了如何更有效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使下游生态系统 得以良性循环,使日益有限的水资源在下游地区得以最大限度利用的建议.并提出了一些需 解决的问题,旨在为黑河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平潭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平潭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分析基础上,提出平潭县人工景观生态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农田园地景观、居民点及工矿景观生态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和用水定额.结果表明,平潭县人工景观生态用水总量为0.687 1-0.720 2亿m^3,而平潭县P=75%可利用水量仅为0.467 0亿m^3,说明目前本地可供水资源量还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就此笔者提出合理用水的对策:加快立法,依法管理;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开展节约用水;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改革用水管理制度;岛外引水,补充水资源不足等等.  相似文献   

4.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6-16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计划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净增有效灌溉面积3000万亩,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近日表示,实现上述目标后,可以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0亿kg,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形成农业节水能力200亿m^3,增加生态用水,基本遏制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地下水超采现象;可提高农田灌排保证率和灌水质量,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对河南省引黄灌区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及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后得知,河南省引黄灌区将缺水达24.15亿m^2,并且缺水也会成为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实行井渠结合,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解决引黄灌区水资源紧张、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根据优化配置方案,在中等干旱年,自流灌区平均引黄水量为6646m^3/hm^2,比现状用水量10968m^3/hm^2,节约用水量4320m^3/hm^2,黄河可供水量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治黄科技信息》2006,(3):17-18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节水中国行”采访报道启动仪式上指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总量将近400亿m^3,有四百余座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部确定甘肃省张掖市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节水型社会”试点,这就为我们研究“建立节水型社会”课题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有利条件。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比例失调,生态用水无法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结构不合理,农业用水比例过大;中游用水量大,下游河道断流加剧,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生态系统严重恶化。从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努力探索水资源市场化管理的途径、兴建骨干调蓄工程、建立水量调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健全水资源法制化管理运行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治黄科技信息》2006,(4):17-17
2006年6月12日,水利部“关于印发实施黑河干流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复了由黄委编制并经年度水量调度工作会议协商、讨论通过的《黑河干流2005—2006年度水量调度方案》,确定本年度黑河水量调度目标为,在确保完成正义峡断面年度水量下泄指标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偿还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累积欠账;确保输水到东居延海。  相似文献   

9.
《治黄科技信息》2004,(5):17-18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3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把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一号工程”,于今年推出并实施。农业节水成为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点,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33亿元,把引黄灌区建成现代节水型灌区。  相似文献   

10.
【背景材料】2005年7月3日.总投资64亿元、产量150万吨的首钢冷轧薄板生产线在北京市顺义区奠基。该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的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重要项目之一,它标志着首钢整体搬迁启动。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本刊讯]清华大学“211工程”经历两年零三个月的规划与论证,已于1996年9月获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和财政部批准。清华大学“211工程”建设总投资为4.6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3亿元,国家教委投资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2011,(3):4-4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出台。《规划纲要》提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总收入到2020年达到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流域水资源存在的紧缺状况和供需矛盾基础上,根据黄河需水对象分析和河流生态系统水安全配置的要求,计算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河段及河口地区生态用水的低限保证指标,并提出了实现生态水配置优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黄河最大的特点是水少沙多。黄河天然径流量为.580亿m^3,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但流域内及下游引黄灌区引用黄河水的人口占全国12%,耕地面积占全国15%。黄河和长江相比,黄河水量仅占长江水量的1/17,但黄河沙量高达16亿t,是长江的三倍。  相似文献   

15.
《广西教育》2008,(36):56-56
国家批准铁道部“十一五规划”的投资总额为1.25万亿元。10月下旬,为了顺应铁路建设的新需求,国务院批准了将铁路建设资金规模调整为两万亿的申请,将主要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与铁路干线的建设与完善。同时,交通运输部门正在酝酿未来3~5年投资5万亿元的交通运输投资计划。这为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受水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受水区生产、生活及环境用水的重要途径。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的同时,应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型产业,加大治理污染力度,进行受水区域的生态修复规划,建立新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以及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根据宝鸡地区2010年、2020年可供水资源的数据,通过目标规划法,建立了宝鸡地区可供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得出了宝鸡地区2010年、2020年的一种用水方案,该方案满足了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但生态环境缺水。  相似文献   

18.
《治黄科技信息》2005,(1):20-20
新华网报道 我国计划投资830亿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拦沙造田”。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在黄土高原建设淤地坝16.3万座,拦截泥沙400亿,淤地造田750万亩。  相似文献   

19.
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会议获悉:过去5年,治理长江投资总额达1227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609亿元,增加24%;水资源工程投资214亿元,增加了1.6倍;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投资41.4亿元,增加78%;小水电和农村电气化工程投资实现零的突破,达到356.7亿元。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2004年全省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供水设施、水环境及用水管理等资料分析表明,近24年来云南省的人均用水量从240m^3/人增至321m^3/人,单位GDP用水量却从2589m^3/万元下降到500m^3/万元,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5左右,水资源开发程度达到6.4%。现状的水源工程以小型为主,地区分布不均;农田灌溉定额的地区差异较大,城市扩张挤占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滇中主要经济区资源型缺水加剧、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管理基础薄弱、利用效率低,开发难度逐渐加大。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