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哥特式创作手法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中晚期,哥特式创作手法出现以后吸引了很多的小说家。在《雾都孤儿》中,狄更斯不但运用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并且将其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合理的结合起来,本文主要分析哥特式创作手法在《雾都孤儿》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周霜  赵洋 《考试周刊》2011,(46):32-33
《诺桑觉寺》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哥特式的语言文字,以谴责和讽刺当时风靡的哥特式风格的小说体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围绕何骥平老师的舞台剧作品《天下第一楼》的悲剧风格展开论述。从古典时代的古希腊悲剧出发,一直到20世纪初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悲剧作品的风格发生了从"亚里斯多德的纯悲剧"到"静静流淌的哀歌"的转变。本文将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角度,结合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的作品——契诃夫的《樱桃园》、《万尼亚舅舅》、《三姐妹》与易卜生的《玩偶夫人》、《群鬼》等,分析作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戏剧作品的《天下第一楼》与古希腊风大相径庭的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4.
徐玉诺的诗歌风格多样,远非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所能囊括。他的诗既显示出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特征,又具有较为明朗的浪漫主义性质,也或多或少地浸染着唯美颓废主义色彩。他的小说则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既揭示农民的不幸命运及其精神状态,更向国人宣告中原农民饱受兵匪地主祸害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5.
柯尔律治的诗《古舟子咏》是一首叙事诗,具有小说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古舟子咏》具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其哥特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哥特式背景、人物、梦幻、哥特式意象、词汇、可怕的画面、哥特式气氛、犯罪、宗教、血腥、哥特式故事情节和主题等方面。《古舟子咏》中的哥特式风格有效地渲染了诗的气氛,强化了诗的主题,创造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文学史中,简·奥斯丁,作为女性作家,在创作小说领域被誉为最受爱戴的作家和最杰出难得的人才。奥斯丁创立了她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这使得她在同时代作家中鹤立鸡群。在英国文学史中,关于简·奥斯丁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浪漫主义作家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研讨话题。本篇论文认为简·奥斯汀是一位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简·奥斯汀以温和式的幽默和讽刺手法将写作领域集中在对英国中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的诗歌如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他诗歌中的哥特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叙事诗中,其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气氛、意象、词汇、故事情节以及主题都具有哥特式风格,而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极强的哥特式风格又与其生活经历和文学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小说有自己特殊的文体表达规范和方式,还有各自特殊的文化环境。不同的小说作者,又有各自创作和写作风格,本文以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为例,从门罗的语言特征、叙事手法等角度,对门罗小说的文体特征进行探究,来印证门罗小说的心理现实主义色彩,哥特式风格,以及其女性主义和美学体现。  相似文献   

9.
爱伦坡在继承传统哥特式小说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拓展了哥特式文学样式的表现空间,将传统哥特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哥特式小说及其风格的基础上,从题材选择、哥特场景的构筑和恐怖气氛的营造等方面来研究爱伦坡恐怖小说对传统哥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以便于更好的认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既具有社会批判的强度,又具有文化批判的深度,这种文化批判中蕴含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文化基因。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文化内质上具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导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毛主席)。在长期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传统。民族独创的风格。贯彻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的方针。毛主席关于批判地接受古代文学遗产的指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当代文学教材中,通常把方方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所谓新现实主义是指作家们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原生态,它以取消典型化过程而区别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就此而言,方方作为这一派的代表显然是当之无愧的。然而,即使这样,方方的作品具有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味道,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的早期成名作《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形象地反映出当时正在开发的美国西部地区的文化特征,充分地体现了其幽默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巴尔扎克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其小说《人间喜剧》对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内幕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批判与揭露,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顶峰法国。从内容主旨、故事细节描写、小说人物性格等方面分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塑造的极具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揭示小说蕴含的历史真实感与哲学深度,也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真实感与哲学深度才造就了文学巨著《人间喜剧》在文坛上的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5.
对20世纪的维吾尔文学来说,现实主义一直是被介绍得最充分、也是最广为作家运用的文学创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维吾尔小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小说创作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还是在内容的深广方面,都远远超过了20世纪初期。通过对该阶段维吾尔小说文本的考察,笔者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维吾尔小说在广泛采用现代主义艺术手法的同时,保持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底蕴。小说整体叙事风格与祖农·哈迪尔等为代表的作家们创作的小说叙事风格一脉相承。这些创作正体现了维吾尔作家对批判现实主义叙事风格的坚守与超越。  相似文献   

16.
周敏 《英语广场》2023,(22):76-79
查尔斯·狄更斯一直被视为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在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更深的研究之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还有待完善。本文以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为例,探讨侦探小说元素在书中的运用,揭示作品自身对批判现实主义的削弱过程,以及最终产生的温和批判现实主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孙犁特有的道德关怀、弃恶扬善的审美偏嗜,使他的小说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描绘的时候表现出更多的浪漫与温情,减弱了其小说批判现实的力度,影响其现实主义风格的鲜明。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真诚看取生活的“为人生”的作家,他从道德角度对人性的观照,使他能够不断地向生活的深层开掘,超越自我,将对生活的现实主义表现引向深入。从写“人性善”到写“人性恶”,对复杂人性的揭示,对人生存的道德困境的揭示,使得其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渐趋深化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讽刺艺术,他继承了果戈理、谢德林等大家的幽默传统,将政治讽刺与幽默合成为讽刺幽默。对俄国社会现实的灰色生活用温和的幽默来进行批判,以唤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冷静的讽刺风格往往表现为不重情节、性格的描述,却重事件的情趣的幽默特色。因此,契诃夫不仅继承和发扬的由普希金开创、果戈理奠定基础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而且也使与之同步发展的讽刺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9.
语文大百科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外国文学作品大部分,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教师讲授新课时,经常提到这一术语,但究竟什么是“批判现实主义”呢?却不见得每个人都尽晓其详.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州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十九世纪法国的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但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自从贺拉斯·沃尔波尔开创了哥特式小说之后,这种充满着神秘和恐怖的小说样式迅速发展起来,经过了拉德雷弗夫人,M·G·刘易斯,玛丽·雪莱等人的不断发展完善,哥特式小说迅速走向了它的鼎盛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拟通过对典型作品的具体分析揭示哥特式小说的特征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