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秀云  范会燕 《科教文汇》2008,(32):272-272
纵观古今中国画的发展史,在画马这一方面颇有成就的实数不少,像古时的韩干,他笔下的马栩栩如生,奔放不羁,在当时影响极大。到了现代,特别是20世纪,在画马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当属徐悲鸿先生,不管是泼墨写意还是兼工带写,塑造出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跃起。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  相似文献   

2.
李良旭 《知识窗》2014,(11):56-56
1939年,著名画家徐悲鸿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邀请,前往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在为期3年的讲学期间,泰戈尔常常陪同徐悲鸿游览喜马拉雅山麓的著名风景区——大吉岭。  相似文献   

3.
赵川 《发明与革新》2011,(11):27-28
2010年6月,一幅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以7280万元天价成交。今年9月,首届研修班的部分学生联名发表公开信,称《人体蒋碧薇女士》是当年他们的习作,并非徐悲鸿作品。而近期,也不断有艺术赝品被估值天价的新闻曝光。  相似文献   

4.
王欢  孙雯 《科教文汇》2010,(22):130-131
中国的脚步走得太快,我们总是还来不及总结就已经有了更新的发现。经济领跑,带动了社会中的所有分子,每个领域都有迫在眉睫的问题等待研究和解决,设计作为经济的一部分文化载体也不断迸涌出新鲜的血液。在领悟之前,市场早已给教育界下了新的订单,设计教育的新生力量——创意绘画教育,似乎已经应运而生,在一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已经看到了探索的影子,把其作为设计教学的科目排入基础课程,顺应市场,推荐自身课程设置的优势,在人们期待的商业绘画设计金色未来的梦想中,在诸多疑问和肯定中抢滩登陆了。在新时代大发展的"创新型"社会孕育过程中,所有学科,只有艺术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特殊力量,当我们所秉承的旧的思维模式已经产生了惯性,新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就成为新旧思维更替战场上的排头兵,培养创造型人才不但是艺术教育领域的当务之急,更是以此带动全社会发展创造力、传播创造力量的关键。创意绘画作为设计基础教育的内涵其实就是对时代需要的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虽然看到了好的发展态势,但缺少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也许正是存在决定意识,我们才会有这样的关注与探索,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加倍体现教学成果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吕敏萍  吕耀坚 《科教文汇》2009,(12):202-202,254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绘画作品中,人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些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与幼儿绘画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些现代的画家纷纷从孩子的绘画中吸取灵感。从绘画内容、形式、审美心理等方面对现代绘画与幼儿绘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指导于幼儿绘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5,(7):i013-i013
蔡可刚,男,山东微山县人。毕业于山东曲师大美术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画名人名家总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金都画院副院长,中、日、韩新书画联谊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中国民盟盟员,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7.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绘画作品中,人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些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与幼儿绘画有颇多相似之处。一些现代的画家纷纷从孩子的绘画中吸取灵感。从绘画内容、形式、审美心理等方面对现代绘画与幼儿绘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启示并指导于幼儿绘画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8.
茹果 《世界发明》2010,(1):74-75
李刚,1943年生于辽宁。1983年至1985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师承关东画派领军人物王盛烈、孙恩同等艺术大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的“辽宁省优秀专家”,中国文联中国百杰画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李刚先生人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  相似文献   

9.
吴丽云 《科技风》2011,(5):159-160
真正的儿童绘画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着童真和稚气。面传统的教育观念,让我们的家长与教师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存在着误区,不仅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创造天赋,也会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失去绘画带来的快乐。那么如何走出成人对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误区呢?这就要我们必须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善用激励保护的原则,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画,学会倾听孩子的画,并用支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儿童画,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05,(7):i014-i015
萧鸿鸣祖籍江西南昌,生于南昌,现定居北京。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名学、作家。  相似文献   

11.
马丽  张辉  于莹 《科技风》2011,(12):200
水彩画被赋予水所具有的特性,它具有诗一样灵动、轻快、幽雅的浪漫气质,由于水的流淌的特性,使水彩画具有很多不可完全控制的因素,很多时候水和颜色的流淌渗化会产生一些偶然的效果,这些效果经常具有自由和抽象因素。水彩画的特点是简便、快捷,画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能把握住所要表达的物象。这就要求水彩画家能够在瞬间完成造型、色彩、情绪的表达等多种因素。如果要求画家对每一笔及每一块颜色都做出缜密的理性思考则几乎是不可能的,理性的思考是相对机械和呆板的,对于以瞬间情绪表达为特点的水彩画艺术而言,无法用纯理性的逻辑思维判断独立完成任务,在绘画中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的另外一种能量——无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与张书旗、柳子谷并称画坛的“金陵三杰”。他对中国美术、美术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徐悲鸿不仅作品惊艳世人,其伟大的人格和超群的毅力也给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曾说:“作为一名画家,画得再好,成就再大,也不过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如果把美术教育工作发展起来,培养出一大批画家,那就是国家的成就。”秉承着这样的愿望,他不断地挖掘和团结了许多美术界的著名人士,共同投身到中国的美术教育中。在经过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究后,他全面总结了自己的创作思想、作品风格、技法理念和艺术道路,充分展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运用“师法自然”“笔笔求诸己”的教育理念,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曾琦 《科教文汇》2020,(15):164-165
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显示出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整个东方乃至世界的审美情趣。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应用到广告设计中,能够使其形成一种意境之美和含蓄之美。本文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概念及其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对此主题进行初探,希望能为现代广告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个具有价值的线索资料,从而为广告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概念与其历史发展;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具体的应用;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在广告设计中应用到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意义;第四部分即结语。  相似文献   

14.
王玉华 《科教文汇》2011,(23):186-187
抽象绘画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视冲击力强且具有现代感,西方现代绘画是标新立异,多元化的艺术世界,从表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表现形式也从具象转变为意象和抽象。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21日,在北京保利公司秋季拍卖会上,青年画家刘小东创作的巨幅油画《三峡新移民》经过激烈争夺,最终以2200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纪录,相比一同参拍的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的真迹要高出10倍之多。刘小东早在1990后即已在美术界成名,这一事件又把他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他成为大众层面的“红人”。  相似文献   

16.
李越 《科技风》2012,(24):171
中西方绘画艺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在造型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也是源于各国的政治、地理、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作为艺术中的两大体系,在应对与新时代的艺术观念环境下,基本都是围绕着中国绘画的传统笔墨和西方绘画的造型的比较而展开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绘画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地变化.造型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济康 《金秋科苑》2013,(17):119-120,F0002,1,F0004
裴学懿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陶醉于国画艺术海洋之中且屡有佳作,  相似文献   

18.
国立中央大学(1927-1949)国立中央大学办学22年,培养学生8914人。1941年和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共选45名资深教授为"部聘教授",中央大学即有胡焕康、艾伟、孙本文、梁希、蔡翘、楼光来、胡小石、柳诒徵、常导直、高济宇、戴修骏、徐悲鸿等12人入选i1948年选出的8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中,中大教授和中大校友即占四成,被誉为“民国最高学府”。  相似文献   

19.
李娜 《科教文汇》2008,(24):255-255
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物画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徐悲鸿、蒋兆和开创的写实主义新画风。周思聪早期继承了二者的风格特征,用传统的笔墨语言直面现实生活;后期则用现代绘画语言切入当下现实生活,既融汇了西方现代构成艺术,同时又关注中国审美文化。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与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周思聪的艺术探索进行解读,近而能够折射出当代中国人物画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读梦禅     
刘书良 《金秋科苑》2013,(20):72-74
我喜欢潘梦禅的作品,不仅是她的画作线条优美,画技精巧,更是她作品中飘动的情绪让我有时间来一遍遍诵读,然后沉落心境地静静品味,就会有一种透彻的心悟。其实,你在读她的作品同时,也在享受她画品中意境带来的愉悦和感动。她崇尚人文与自然,试图通过笔墨书写内心的所感所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