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明日报》2011年8月1日的《国学》专栏有《〈易〉源于“赐予”吗?》一文,作者是任继防先生。文章把《周易》的“易”的本义和卜辞的“ ”(也释为易)的本义混为一谈。也把蜥易之“易”( )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白寿彝先生在他的《〈史记〉新证》中,就《诗经》的评价问题提出了一个颇耐人深思的看法。他说:现在文学家讲《诗经》,一般认为《国风》最好,价值最高,雅、颂要不得,是庙堂文学。从历史家的角度来看,则恰恰相反,雅、颂最有历史价值。《国风》多是讲男女爱情的故事,历史价值不及雅、颂,而且记载也没有雅、颂具体。我们讲的雅、颂就是《大雅》、《周颂》。……雅、颂是史诗,它的价值不能小看,有很多有关周代社会的生产关系、劳动情况等重要记载,在别处找不到的,在《周颂》里却有一些。把《大雅》的诗歌按歌咏对象的时代排列一下,就成了一部西周兴衰史。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方向东教授师从徐复、钱玄、张芷先生等学习古籍整理与研究,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贾谊集〉汇校集解》。后来又相继出版了《〈鬼谷子〉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庄子〉今解》(广陵书社,2004)、《〈周易禅解〉校注》(广陵书社,2006)、《〈大学·中庸〉注评》(凤凰出版社,2006)、《孙诒让训诂研究》(中华书局,2007)、《〈老子〉注说》(高等教育,2008)等文献整理与研究著作,发表过有关《周易》、  相似文献   

4.
在《古今文论探胜》出版两年后,我们又向读者呈献出《〈周易〉与中国文学》这本小书,私心庆幸之余,又深感有关课题的探索任务还远未完成,前面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继续跋涉。 《周易》作为前科学,是科学和迷信的奇妙组合。《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就在科学和迷信的杂糅中赋予中国文化以深远的影响。《〈周易〉与中国文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规划的立项课题,正是立足于科学地研究《周易》,对《周易》在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作一次历史的、全面的清理。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西方学者早已把《周易》的精髓用之于现代科技、西方文人早已在《周易》的启迪下对传统的思维模式作了彻底的变异进而使其文学、文化的发展在迥异于传统的轨道上迅猛飞腾,从而在现代科技发展的面前毫无馁色之时,我们既感慨西人之善用他山之石,又浩叹国人对《周易》作科学研究之不足。我们的努力耕耘,正是试图从《周易》的思维特色与中国文学内在机制的关系这一特定侧面对《周易》作科学研究的一项探索。奉献给读者的,只是这项探索的部分成果。时机成熟时,我们将继续慷慨解囊,献出更多成果,以回报读者的厚爱。  相似文献   

5.
黄侃先生的《〈说文〉同文》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解字》各部的同源字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本文以王力先生所定的声韵标准,运用"音义统一"的方法对《〈说文〉同文》中口部字的声纽和韵部进行分析,以辨释其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周易》是部什么书?《周礼》上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古人把《周易》列入五经之内,名之曰《易经》或称之为《易》,又把它列为五经之首。可见古人对《周易》十分重视。那么,《周易》是部什么书呢?陈立夫先生在他的《天道、人道、道统》一文中说:“《易经》是中国一本最伟大的书。”王新春在他的《再论<周易>的形成及其理论特色》中说,《周易》体现了“天人宇宙哲学”的内容。黎子耀在他的《周易秘义》一书中说:“它是披着宗教外衣而掩盖其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李镜  相似文献   

7.
<正>一、何为历史通变思维历史通变思维最早可追溯到记载了天地自然间的各种盈虚变化的《周易》,其中,《周易·系辞下》就高度概括了“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事物运行法则。当这些变化反映在人类社会中就是盛衰的变动,即“历史的兴亡交替”。吴怀祺先生认为:“《周易》的古史观念中的通变思维明显地又包含“进化的认识。”[1]46也就是说这种盛衰的变动、历史的变迁并不是循环式的,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安年先生的长篇文章———《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 13 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 ,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 7、8、9期连载后 ,引起了相当反应。像这样以著名大学教授的身份对一本中学历史教材的许许多多具体问题由“质疑”而“引发的思考” ,似乎还是第一次。但愿今后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也能把目光和注意力投到中学历史教材上来。任史识先生的文章《评黄安年先生〈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一文———也谈 13 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 0 0 0年第 3期…  相似文献   

9.
吴敢先生的《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长编》,所用皆系第一手资料,可靠、准确,堪称一部《金瓶梅》研究档案。不惟如此,在推动"金学"研究、端正学风方面,吴敢先生也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周易》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典籍,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史学。从先秦到清末,历代史学大家都学习、研究《周易》,他们观察历史变动、思考现实斗争的方法,也大都得益于《周易》。《周易》对传统史学的影响,是一个大问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仅就《周易》与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相互联系做一初步探讨,以期能通过这一探讨加深对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继《我读周易》、《读周易谈做人智慧》、《闫兴华周易心得》等一系列著述出版与发行之后,闫兴华的又一部新书《周易名言》即将面世。这乃是一部精品,也是一部力作。所谓精品者,系经过精心挑选、精湛提炼、品位极高的"精神食粮"也;所谓力作者,乃指经过力耕力作力行,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所撰写出历史穿透力很强、且颇具权威性的上乘作品也。《周易名言》之所以堪称精品力作,是因其颇具特色,与众不同。具体而言,这本书最明显的特点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题跋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产物,也是一定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记录。六朝是题跋的胎息和萌芽时期。今天我们所可知道的,旧题王羲之的《书卫夫人〈笔阵图〉后》而外,顾恺之《清夜游西园图》也有梁代诸王的跋尾。但后者早已失传,因此《书卫夫人〈笔阵图〉后》就是硕果仅存了。这篇跋文中所述“意在笔前”的书法理论及有关用笔、点画方法,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辉煌的书法成就的产物和记录。没有钟、王等名家辈出,不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是儒家六经之首,又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源头,被当代人称为演示宇宙运动、人生真理的大代数。它的经文简略艰涩,十分难懂,符号系统又高度抽象,因而《易经》一直是中国古籍研究中的难点。房松令先生从1980年起,即开始进行《易经》研究,很快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他的《易经》研究引起了国际易经界的注息。最近他又推出了三卷本的《学易必读》。上卷《周易真解精述》刚一面世,《光明日报》很快就作了报导。著名哲学家、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唐明邦教授致函作者,称该书“体例新颖,考订精详,新意迭出,极符青年初学要求,全书三册,实为完壁。”表示企盼看到全三卷。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周止礼先生也致函作者,指出该书“确为学易必读之书,可以光大易林。”这充分说明了此书的出版价值。 我无力对《周易真解精述》一书作全面深入的评述,仅就书中那些独辟蹊径的爻卦绝唱谈谈粗浅的体会,敬请专家指正。 《易经》经文记述着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经文本身是通过对历史往事的记录来启发人们对人生真理进行思考,彰往以知未来,把握宇宙真谛。作者为了阐发易经经文和数理的底蕴,曾对经文的历史内容和符号的哲学意义做了仔细地考察,然后在对每一条经文作了训诂考证、今译、解  相似文献   

14.
《敦煌变文集》卷四所载《降魔变文》,由王重民先生根据六种敦煌写本校录。其后徐震堮先生《敦煌变文集?遣拐芳啊对俨埂?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及附录《〈敦煌变文集〉校记录略》,又续加补校。笔者再为摭拾若干条,以为续貂。《变文集》校记引丁卷异文有须改正者,一并附焉。引文出自《敦煌变文集》者,但标页码,不赘书名。  相似文献   

15.
何九盈先生在《〈说文〉省声研究》一文中指出,在大徐本《说文解字》的310条省声中有158条不可信。本文依据何九盈先生论述不可信省声的方法,进一步推衍出了不可信的省声22条。文章最后对何九盈先生指出的两条"存而不论"的省声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河西学院学报》2019,(3):63-68
"文革",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文革"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见证了民族的史诗。在亲历者回忆的剧痛中为民族留存了记忆,也为启示未来记录了历史。尤其《无路可逃》一书,对身处绝境的人在劫难中负重前行的描写,生动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民族意识与使命感。在人物个体记忆转化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中,两部作品将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共同构建了一幅独特的历史镜像。  相似文献   

17.
一部典籍的思想观念的主张,积淀在语言特别是成语上,才是最有效的传播和落实。《周易》的汉语成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文化积淀的逻辑发展过程。《周易》经传合编时信仰和理性的同构、《周易》传播过程中的雅俗通约性和因易学发展而形成的自动套用格式,是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周易》在哲学、政治、伦理和一般社会交际等领域贡献了237条成语,这些成语成为它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重要地位的表征;大量的天地成语和极少的“圣”字成语,是《周易》思维定势在汉语中留下重要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易》是先秦典籍中一部比較完整、但是比較复杂的书。它具有一套完完全全的符号体系,作为贯串全书的綫索,故觉其完整;而却在不同时期穿上一层又一层、一件又一件的外衣,故比較复杂。脫去它一层又一层的外衣,还其庐山真面,实大非易事。我过去对此也曾涉猎,写过一篇《易学象数別論初衍稿》,后来因搞别的,就放了下来。最近看到馮友兰、李景春、任继愈、高亨、高文策、李镜池、沈瓞民諸先生的有关的論文,大家都提出了自己对《周易》的不同的看法,开展了“百家爭鳴”,不禁見猎心喜,想把自己的一孔之見也提出向同志們請教。我想在本文談的共有五个問題:(1)《周易》究竟是不是一本卜筮之书?(2)《周易》的思想內容是发展的,和不是“封閉了的体系”。(3)《周易》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辯証法的成分及其阶极性。(4)《易》《周易》和《易傳》的成书时代及其相互間的关系。(5)我們应如何对待《周易》及整理《周易》?  相似文献   

19.
《型世言》是明代继《三言》、《二拍》之后出现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在国内佚失三百多年。自1992年传回国内后,十多家出版社旋即出了标点本,其中王瑛、吴书荫两位先生注释的首部《型世言》校注本《〈型世言〉评注》于1999年由新华出版社推出。该书注释精当详细,可是也难免有释义不确或当释未释和排印错误的地方。本文从中摘取十几条,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百科全书式作品《人间喜剧》既是一部生动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法国社会生活史。《人间喜剧》中《风俗研究》中的《乡村生活研究》部分,具有历史人类学参考价值。作家为没有机会发声的文盲农民社会做了记录,使我们得以窥见那段鲜为人知的生活史。其中,文学和历史的互动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