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传播》2007,(6):62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最近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多个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书讯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出版发行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日前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后形成了一支空前壮大、日益成熟的民族新闻工作队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速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当今的全媒体时代为背景,通过研究少数民族新闻的概况,提出了对新时期下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相关要求,以帮助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中特色鲜明的一个分支,其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特殊的新闻敏感。随着社会生活和媒介自身的发展,面对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国情,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新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民族新闻敏感"的准确把握,是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特殊素质之一。本文尝试对民族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新闻敏感的内涵和特殊性进行探讨,民...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将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7.
一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在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几个历史时期后,形成了一支空前壮大、日益成熟的民族新闻工作队伍,其发展速度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8.
创立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是中国历史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界、民族学界以及文化学界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少数民族历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已使“冷门变热点”。①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为这一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探讨,不能仅从媒介自身及其与政治等意识形态关系的方面去展开。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经济环境、城市化水平、跨境民族的特殊结构形态、受众的区域性特征、东北文化的独特构成、特殊的语言环境等方面,极大地影响着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态势和发展。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的研究必须突出新闻传播与社会诸系统之间的整体关系,才能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做出完整的评估和把握,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傅宁 《当代传播》2011,(2):109-110
一书写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是一种学术责任。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进入90年代后空前繁荣,迄今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多语种、多层次、多渠道的特色鲜明的新闻传播体系,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的新闻事业的新闻传播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媒介生态和舆论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从业者多元化、新闻环境复杂化等多种因素使得社会越来越关注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专著《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多种视域分析了新闻工作者角色道德自觉所涵括的内容,并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建设路径,为新媒体时代新闻队伍和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一部专著。  相似文献   

12.
金石  彭敏 《今传媒》2012,(7):138-140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具有其独特性,不少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活动尚处于新闻传播的初、中级阶段。在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后,少数民族新闻学还应适应少数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状况,拓展研究视野,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与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并重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3月23日,首都女记协和民族团结杂志社在京联合召开少数民族女新闻工作者座谈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中国妇女报、民族画报社等单位的40多名女新闻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上,许多同志介绍了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新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有一些成果问世.创建了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研究所是当时民族自治地方中惟一的专门研究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新闻学会相继成立.并创办了蒙汉文版的新闻业务刊物《新闻论坛》。1986年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经验交流会、研究新形势下民族文字报纸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改革和发展等问题。两年后.中国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会(现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业研讨会”)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宣告成立。该会是全国性学术团体.旨在发展民族新闻事业,并创办《民族新闻》作为会刊.每年举行一次好新闻评选活动和一次学术年会。其发起人和首任会长系陈颖(满族)。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尤其是图文并茂的电视新闻报道,不仅少数民族同胞愿意看,广大汉族同胞也愿意看,特别是体现少数民族民俗、民风的新闻,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奇特艳丽的服装配饰、欢快雀跃的民族歌舞、真情实意的民族情感令人赏心悦目。但一谈到少数民族新闻采访,一些新闻单位及一些新闻工作者总是不大愿意涉猎,唯恐由于那个文字不妥引来不快。其实大可不必那样。笔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曾经近二十年来的回族  相似文献   

16.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作为一个兼具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特质的交叉学科,它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可以改变以汉语为单一载体的传统新闻传播史格局,也可以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闻传播事业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闻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新闻职业是一种神圣光荣的职业,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在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  相似文献   

19.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一书。日前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国家“十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书中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研究、队伍建设)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张斌 《今传媒》2010,18(10):132-133
改革开放30年和建国60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族新闻传播已经成为我国传播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梳理民族新闻的历史和现状,探讨民族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对民族新闻的定义做出既符合新闻信息传播活动规律又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基本界定,并就民族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和防范民族新闻报道中的偏差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