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璐瑶 《学周刊C版》2014,(1):106-106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设计文言文教学时应注意研究"新课标"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达标要求和课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然而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仅仅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中对于文言文教学目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然而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字词教学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教法单调乏新,"教读——解词——翻译——串讲",逐字逐句的教学使原本美味的大餐如同嚼蜡;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文字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很难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文言文阅读,困扰着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利用生态探究法猜读高考文言文,猜解感知词义,推知"未知",在文言文阅读中真正做到"死去活来"。  相似文献   

5.
纵观历年高考,高考试卷中文言文的分值一直比较高,且有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基本按照"作者简介——时代背景——逐字逐句讲解翻译"这种模式进行。老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两眼无神、昏昏欲睡。如何  相似文献   

6.
一、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理解文言文教学应抱着这样一个宗旨,即"遵循大纲要求",以传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为出发点,借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以读示范,或先听后点。总之,要让学生读清句读,读出语气和语调,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意图,要注重培养学生"发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还是应当坚持将重点放在文言基础知识积累部分,至少应当是基础与鉴赏并重。"自——精——合——练"的教学模式,特别适合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高举"语文素养"的旗帜,呼吁"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标的口号,而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这门学科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其教学及学习难度较大,本文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的新理念及要求,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难度比较大,尽管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基本上已经构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在教学中可借鉴古私塾"诵读"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文言文的"三读",使学生完成读准字句——理解段意——深入研读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如何使文言文的教学更有效,如何紧扣三维目标来激活文言文教学并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试结合《醉翁亭记》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看法。一、"万水千山总是情"——进行有效的课堂目标引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  相似文献   

11.
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对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案例,在明确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不同要求、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的基本要求的同时,就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的"归纳整理教学法"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写的"文"即文章。所以文言文的教学一是要着眼于理解"文言"的词句,二是要读懂文章的内容。通常我们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都是——"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这就非常明确地概括了文言文教学这两个基本点。文言文教学要"字字落实"特别是要把常见实词和虚词解释清楚是无可非议的,许多中学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的教学是初中阶段的主要内容,文言文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学生以现代的角度看文言文确实难懂,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目前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效率与质量均不太理想。本文主要就"初中教师在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应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课程内容看,散文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对散文的情感把握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散文的本质在于"形散意不散",形式上的"散"给学生整体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上造成了一定困难,也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增添了难度。作者认为,在文言文散文的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其"意不散"的特点,即围绕文章的中心——"文眼"展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的教和学应当成为一种诗意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诗意的态度去对待文言文学习,教师也应以诗意的姿态去从事文言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文言文教学应遵循"贯通古今,参悟人性"和"依托情境,诗意解读"的策略,以期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的应试教学局面,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诗意色彩.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课程内容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长期的应试习惯、社会时尚文化的功利特点助长了师生们的功利心态,使得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八字真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更被语文教师奉为文言文教学的不二法宝,学生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里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五读"探究法。  相似文献   

18.
宋亚清 《成才之路》2011,(24):13-13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显然,在文言文教学中强调的是"读读,背背,了解文言课文大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读——说——点——练"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莎 《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03-205
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文"、"言"偏重,教师一味"满堂灌",致使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课堂气氛沉闷。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应坚持"文""、言"并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同时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教学中,教与学总处于矛盾、脆弱的状态。对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抄读——研读——解读——译读——评读——引读"六步自主阅读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觉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