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科技期刊的标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传播人类优秀精神产品的活动,作者的劳动产品必须经过编辑人员的鉴别、整理、加工和出版才能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1]要使我们传播的科技成果信息真实、准确,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好科技成果发表的最  相似文献   

2.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施国光在《编辑之友》1993年5期上撰文认为,编辑加工是最能体观编辑才能的工作环节。文章论述了编辑加工的必要性、重要性、创造性。(一)编辑加工的必要性,缘于编辑劳动的转换性。编辑劳动主要是作用于个别精神产品到社会精神产品的转换,实现这一转换,审稿很重要,编辑加工则是审稿的延续。审稿主要判定稿件的概貌和基调,而加工则是解决稿件的具体面貌问题。在转投中,编辑加工要做好两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协调个别精神产品(稿件)与读者需求的差距;二是协调作者与制作者劳动的差距(技术性加工)。(二)编辑加工的重要性,在于编辑劳动的规范性。编辑劳动有特定的规范要求:政治性规范、政策性规范、语言逻辑规范。通过编辑加工达到规范的要求,这是实现产品转换的基础条件。规范某些潜在的、又貌似正确的失误,则体现了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三)编辑加工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劳动的合成性。编辑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地位,编辑劳动必须与作者的劳动、读者的需求合成,才能成为具体的社会价值。编辑劳动的合成性要求编辑加工力求在内容上独创性与科学性统一,在表  相似文献   

3.
建立编辑思维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出版物质量,提高编辑对文稿的鉴审水平,编辑工作者不仅要有厚实的理论和多种知识,更重要的在于编辑工作者的科学思维能力结构。本人拟就建立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编辑思维学——一门探讨和培养编辑科学的思维能力结构的学问,作些初步探讨。一、建立编辑思维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本著作,一本杂志的问世,离不开编辑的劳动。然而面对著作家们创造的精神产品,经过汇集、研究、辨识、整理,按照一定的指导思想审订编辑成书或期刊报纸,缔构成可供社会传播的文化知识体系,以推进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其中尤其离不开编辑  相似文献   

4.
编辑劳动的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发明了文字这一文化事物,由此产生了应用文字进行文献记录(著述)的文化活动,进而造就了专门从事这一活动的人们。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则进一步造就了专门对各种文献进行加工出版的劳动形式——编辑劳动。一、编辑劳动与文化生产任何文化事物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文化事物的活动,就是文化生产活动。对各种用文字书写的  相似文献   

5.
文献著作书稿归档初探一、文献书稿材料的特征1、时代特征强。编研历史文献,出版文献著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研究工作。一般来说,文献著作的编辑方针、选稿范围、整理原则、编辑加工必须要适应社会需要,使其编研成果能够起到宣传、推动执政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对书的阅读,令人获得知识、思想和经验,乃是其相当重要的基本功能。按照百科全书的说法,书籍的定义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是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又说,书籍系指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扬思想、宣传主张等为目的,经过加工、创作或编纂,用文字书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具有双重性──既是精神产品,也是物质产品。还说,从人的思想要用文字表达的时候起,文字就有个载体问题,载体就是书籍的  相似文献   

7.
增加编辑含量 提高图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推进出版业由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阶段性转移,核心是要拿出更多的精品书,在图书质量上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这个任务,当然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努力,但处于图书出版中心地位的编辑人员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加编辑含量,就是当前图书出版现状向编辑人员提出的一个严峻课题。 编辑含量指的是蕴含在图书中的编辑劳动,既包括选题策划、组织作者等前期工作,也包括审读和加工书稿等后期工作,其中大量的是后期工作。一般来说,编辑含量在图书成品上是看不出来的,编辑劳动已溶化在作者的著作成果中。但图书差错增多,图书质量滑坡,编辑含量严重不足又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编辑含量严重不足”是指编辑对书稿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地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编辑应当履行的责任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地履行,使图书出现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编辑质量上的差错,如常识性差错、逻辑性差错、文字性差错等等。 如果说编辑含量的严重不足从图书差错的增多可以反映出来的话,那么从发排的书稿上则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笔者曾从事过数年校对工作,对此体会颇深。近年来,编辑花在书稿加工整理上的功夫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8.
编辑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编辑劳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它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劳动者个体的钻研和思考。各类信息的搜集、选题的设计与构思、作者的发现与选择、稿件,的审读与加工、图书市场的调查与开发……等等,都要靠一个个编辑人员勤奋努力的个体劳动,才能取得成功;编辑劳动成绩的大小、创造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编辑个体的智能和劳动态度。正是这种个体劳动的特点,才会使优秀的编辑工作者可能成为编辑家,并在自己的劳动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编辑业绩和编辑风格。不过,编辑劳动的个体性与其他脑力劳动的个体性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主要是个体的;他们的社会角色(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又要求他们这种脑力劳动突出自己的个性,个性特色越是鲜明,其精神产品就越能显示出独特的创造风格。因而他们的劳动个体性特别强烈;而编辑的劳动方式并不全是个体的;编辑的社会角色是:精神文化生产的组织调节者、精神作品文本的制作者、传播者。这种社会角色对编辑劳动的要求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高度结合;编辑创造的业绩与风格也不能离开这种结合表现出来。所以,编辑劳动的个体性就与群体性很难完全分开。最近,有位作家给编辑家黄伊写了一本传记:《烛照篇——黄伊和当代作家  相似文献   

9.
一、改革出版社内部机制,首先要弄清图书生产的阶段性以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劳动形态。 图书生产在出版社内循环可分为编、印、发三个阶段。 编辑阶段。是出版社的首要环节,是图书产品精神生产的阶段。其劳动表现为:从接到作者的作品起,首先要对其进行政治思想、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技术、社会道德、艺术水平、经济效益等标准的审视,然后确定选题并报上级机关审批。接下来是对稿件的汇集、加工、整理、装帧设计等一系列技术性劳动,最后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将书稿发到下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编辑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的广泛渗透,信息在低成本复制中流量的急剧增长,各种信息产品的数量成几何线数增加,无效信息产品增多和有效供应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编辑的作用和功能已不仅仅表现为传统意义上对文化的选择、搜集、加工和整理等局限于静态的运作,更多的表现在对出版资源整合的创造性劳动中。所以构建现代新型编辑评价体系首要的应区分编辑在整个出版活动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编辑的社会角色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月 《编辑之友》2010,(12):85-86
一 编辑的社会角色 编辑是社会精神产品的提供者和人们精神食粮的过滤者,是人类文化的积累者和传播者,担负着向社会提供精神食粮的重任.任何出版物都必须经过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完成由手稿到出版物的第二次信息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足最初的选题还是之后的修改加工,都体现着编辑的学术意识、审美趋向,都包含着一种导向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一、内容加工是图书编辑加工的主体要求图书编辑加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政治把关”、内容加工和文字加工。这是同一劳动的三种表现,并不是三种不同劳动。这三个方面,也可以分别标之为三种要求,即根本要求、主体要求和基本要求。“政治把关”是图书编辑加工的根本要求,必须保证图书内容不得背离和超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文字加工是图书编辑加工的基本要求,没有错字、错词、病句应该是图书最起码的要求;而内容加工则是图书编辑加工的主体要求。文字加工只是对于叙述主体即字词句的修饰润色,而内容加工则是对于书稿…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对编辑人才的管理是整个出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编辑人才的管理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编辑是社会精神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编辑的劳动是脑力劳动和手工劳动的结合,即书稿的编辑加工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积累和传播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它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相结合的产品。它具有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功育瓦所以人们往往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而把书籍同时又是物质产品这一因素忽略了。大量印行的书籍实际上是原稿的复制品。原稿+编辑加工+纸张+印刷+装订=书籍。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是为了突出它在精神文化领域的作用。精神产品是书籍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书籍一般都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因此书籍又被赋予商品的属性。书籍是否有商品属性这个问题本来应该说已经解决了。但最近在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
论审稿的意义和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书稿,一个刊物的编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审稿。审稿是按照期刊的性质、方针、指导思想、任务、要求,决定文稿的优劣和取舍,是对即将投入社会传播过程的精神产品作质量上的把关。它是编辑水平的具体表现,也是对编辑素养、编辑道德的一种全面检验。本文拟就审稿的三个问题作些探讨。一、审稿是精神生产不可缺少的内在环节精神生产是一种由个体或若干个体结成的群体,通过脑力劳动进行的一种特有的劳动方式。这种劳动方式的主体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往往从个人的素养和个人所理解的社会需要出发,按照个人的理想、信念、爱好、特长、价值标准去搜集、选择、整理古今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编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关于编辑劳动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也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编辑劳动的性质和作用在于中介性。说在一般情况下,编辑劳动不直接创造文化知识,编辑活动的过程也不是直接创造文化知识的过程。文化知识的创造者,是那些写出了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的作家、理论家和科学家,是那些创造着别具风格的画品、乐曲的画家、音乐家。只有当这些人的成果需要向社会公布,划进入大众传播渠道时,才能和编辑及编辑活动发生联系。另一种意见认为:编辑劳动的性质在于加工性和创造性。因为编辑活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收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  相似文献   

17.
透视出版编辑从众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编辑是在各种出版机构从事编辑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出版社运作的核心,这种核心作用是由编辑主体和出版机构二者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编辑是对人类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加工创造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主体,是文化缔构者.出版机构则是通过整体运作,将文化和信息产品整理、加工成出版物的形式,然后使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实体.编辑工作贯穿整个出版过程.出版业的终端是文化产品,其文化性超过了一般产品的商品性.眼下出版集团的建立以及出版社之间的整合调整都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8.
如同一切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样,图书也不例外。就其使用价值来说,它又不同于以物质产品为其特征的商品。如粮食主要用来做食物,布匹主要用来做衣物,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使用价值在于其物质特性。图书是以精神产品为其特征的商品,主要用于文化的需要,满足人们求知、交流、欣赏、娱乐等精神生活的需要,使用价值在于其精神或思想特性。这种精神方面的使用价值,是由精神方面的劳动,即作者的劳动和编辑的劳动共同形成的。编辑的劳动不同于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正以空前的规模为广大社会读者利用和享受,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编辑工作,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建设活动,它与物质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精神的生产性劳动。编辑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报纸编辑是组织、整理、加工、配置稿件,并把它制作成报纸所进行的一项工作。报纸编辑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稿件,编辑工作过程是要把别人的稿件制作成报纸,编辑工作涉及到报纸生产的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