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其实"和谐"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时髦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元化的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2.
郑继军 《考试周刊》2008,(49):23-23
战国时代孟子就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说,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当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  相似文献   

3.
学校管理之“人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孟子曾就战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中所说的“人和”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孟子阐明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先哲的至理名言在和平时代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后人无限的启示。一个团队的生存和发展,排除客观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能给予现状变化和改善的不是“物力资本”,而是“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领导者,是指图书馆中通过行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职工完成既定工作的人员。从对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角度看,领导者必然对该组织具有职权,包括可对其隶属人员进行指挥、发出命令并要求下级服从并执行的权利,以及给予下级奖惩的权利等。本文讨论的图书馆领导的权威将集中在馆长权威的形成与行使上。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对图书馆领导者权威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营学校之要,唯在得人。人和之道贵在民主。民主管理,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的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造就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目标。其中,情感因素的注入常常会使民主管理呈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陈娅清  陈刚 《科学教育》2006,12(2):50-51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同事、上司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是教师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对待它。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也能够减少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1现代教师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1平等原则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说的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在一个学校里,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  相似文献   

7.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说明了“人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人和”是指良好的人际关系,反映到学校中,就是指老师和领导、同事、学生及社会的关系。从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教育管理到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愈趋明显:一是满足了教师的心理需要,提高了教师士气。二是教师参与民主决策,改善了上下级关系。三是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和”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与教化者.在专业化成长中修炼“内功”固然重要,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也要注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持班主任群体间及外部人际关系亲密而持久的和谐,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专业化成长。本文从外因,即班主任在群体间心理必须具备认同性、相容性、互补性和整体的适应性的角度,分析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中的群体心理构建。  相似文献   

9.
古代有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和谐的理念,可见融洽的、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单位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和谐,首先单位必须要和谐。和谐首先是确保人和,人和就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力、出团队效能、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效能,因此构建和谐单位是提高工作效能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就和谐单位建设与提高工作效能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学为代表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倡导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在越来越重视自由平等、尊重生命的当代,也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同样如此.学校通行的是制度管理,制度是学校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章制度,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际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为此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就要多给别人微笑,学会宽容与忍让,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多赞美他人,巧用批评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整个团队形成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之师。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际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此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就要多给别人微笑,学会宽容与忍让,学会沟通与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多赞美他人,巧用批评的方式方法。从而使整个团队形成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之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孟子曾就战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中所说的"人和"指人心所指、内部团结等。孟子阐明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时至今日,先哲的至理名言在和平时代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后人无限的启示。一个团队的生存和发展,排除客观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能给予现状变化和改善的不是"物力资本",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说:"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财物是由什么构成的?主要是人的能力……在美国,国民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物力资本,而五分之四来自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4.
很多职业需要情绪劳动,包括图书馆工作.情绪劳动是指工作中所投入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表达管理策略.由于情绪劳动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又有研究证明通过管理情绪劳动可以提高情绪劳动的效益,因此有必要研究情绪劳动在图书馆工作中是如何运行;并找出一些能够提高图书馆管理层和工作人员情绪劳动的积极效益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谈图书馆馆长的领导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图书馆馆长应具备了解馆员、用好馆员、关心馆员三个方面的领导艺术。这样才能调动馆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图书馆馆长应具备了解馆员、用好馆员、关心馆员三个方面的领导艺术.这样才能调动馆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营学校之要,唯在得人。人和之道贵在民主。民主管理,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的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造就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目标。其中,情感因素的注入常常会使民主管理呈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矢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在《论战》一文中对克敌制胜关键因素的精辟总结,且为古今中外众多战例所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为商业繁荣注人了勃勃生机。商场即战场,巧妙运用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以求选列预期的经济效益,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已成为商界成功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李广祯 《现代语文》2008,(4):106-10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的论点是什么,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大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论点,理由是这篇文章主要论证“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开头、结尾说的都是战争,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上文议论之后推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把"礼之用,和为贵"作为最高社会价值目标。崇尚"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作为成就一切事情,战胜一切困难,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这一思想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商人讲究"和气生财",老百姓信奉的是"人和是一宝","家和万事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