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靳建明  徐毅青 《科技通报》2011,27(6):904-907
基于杭州地区广泛存在的粉质粘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通过对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于傅立叶变换的土密实度瞬态振动测试信号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提取信号的主峰频率作为反映土密实度大小的特征参量.分析结果表明:干密度与主峰频率呈正相关的关系;相反,含水量与主峰频率呈负相关的关系.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获得了土密实度与...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干密度对非饱和压实黄土状粉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采用滤纸法对山西宁武地区的黄土状粉土进行基质吸力试验测定,得到不同干密度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并采用Gardner模型、Brooks和Corey模型、Fredlund-Xing模型和Van Genuchten模型对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干密...  相似文献   

3.
靳建明  王奎华  谢康和  卜发东 《科技通报》2007,23(1):116-121,136
神经网络模型是处理非线性问题较好的一种方法之一。文章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分析,建立了瞬态振动法测定土密实度的神经网络模型,网络的学习算法采用改进的BP算法。并对建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和讨论。结果表明将神经网络应用于土密实度的定量分析问题中,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浸泡试验,制备了不同污染浓度的碳酸钠污染粘性土,并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了粘性土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探讨了粘性土可塑性随碳酸钠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机理。研究表明:随着碳酸钠浓度的增大,粘性土的液限、塑限总体上呈增大趋势,且增大的趋势随着碳酸钠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弱,碳酸钠污染粘性土的塑性指数总体上也呈增大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溶液的碱性增强,粘性土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对溶液中Na+的吸附强度提高,双电层厚度增大,导致粘性土的可塑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土压实特性的原理,并分析土的含水量的变化、不同土的变化,对土的压实特性的影响。介绍了土的含水量与干密度的关系,并说明击实试验在路基压实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土的密度、含水量、可松性等对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工程进度影响很大。密度是土壤密实程度的标志,在填方中常用它来控制压实的质量;含水量表示土壤空隙中含水的程度,其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与施工难易;土的可松性是指自然状态的土在开挖后变松散,体积增大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地区存在大量高液限黏土,含水率高,难以压实,在道路工程中利用率低。为提高高液限土的利用率,将机制砂掺入高液限土中制备复合土,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能,探究掺机制砂高液限土的应用可能性。研究发现,掺入机制砂后,高液限土的最大干密度提高,最佳含水量降低;随着机制砂掺量的不断提升,土体的粘聚力不断降低,内摩擦角不断增大,CBR值不断增大,机制砂的最优掺量选择9%。  相似文献   

8.
赵永志  何斌  白晓红 《科技通报》2022,(1):84-89+96
针对盐渍土对埋地金属管线腐蚀性问题,本文利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和极化曲线技术,研究了X70钢在不同含水量和含氯化钠粉土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70钢在含氯化钠粉土中的Nyquist图均由双圆弧组成;同一含盐量下,X70钢的腐蚀速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含水量为22%时,腐蚀速率最大;同一含水量下,X70钢的腐蚀速率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含盐量为2%时,腐蚀速率最大。一方面,过高的含水量使得土壤胶粒膨胀,氧气传输路径受阻,另一方面,随着含盐量增加,氧溶解度降低,使得结合层电阻R1与电荷转移电阻Rct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相应的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由Bode图中的阻抗模值随着含盐量和含水量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9.
明确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对指导黄土工程实践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延安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湿度、密度条件下原状与重塑黄土直剪试验,研究湿度、密度变化对挖填方区黄土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含水率(w≤6%)条件下,黄土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具有显著的峰值特征,呈“硬脆”特点;在中高含水率(w≥12%)条件下,土体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呈“快速增大-缓慢增大-平缓稳定”发展趋势,峰值特征不明显;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强度参数随土体含水率增大而逐渐衰减,随土体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大,湿度和密度变化对粘聚力的影响较内摩擦角更显著;挖填方区黄土的抗剪强度大小关系为挖方原状土τu>挖方重塑土τe>填方重塑土τf。挖方原状黄土抗剪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符合指数函数分布,挖、填方重塑黄土抗剪强度与密度的关系曲线符合线性函数分布,通过预测模型获取的黄土抗剪强度参数计算值与试验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本文预测方法表征黄土抗剪强度及其强度参数变化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海洋工程深水基桩下段埋置于土中,基桩上段暴露于水中和空气中,基于一维杆理论建立了饱和土中深水基桩的竖向振动简化计算模型。利用阻抗传递法,获得了深水基桩的桩顶竖向振动频域解析解和时域半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桩土接触相对滑移模型在接触刚度很大时与完全黏结条件下的深水基桩竖向振动响应基本一致,当接触刚度减小时,基桩动力响应增大,说明完全黏结条件过高地估计了土层的阻抗,造成桩顶响应减弱;频率相关的阻尼系数可以抑制导纳的发散效应,能够更好地模拟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分层模型计算表明,暴露段对基桩振动产生明显影响,时域反射信号在泥面处会产生同向反射,此外,上、下土层的模量比也会对桩的振动响应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不加以甄别会引起基桩检测误判。  相似文献   

11.
仇化民 《资源科学》1995,17(4):46-51
在年降水量450-600mm的黄土高原旱作区,耕作土壤持水性好,渗透性强,具有显著的水分吐纳和调节功能,2m土层内可容纳550-600mm的水分,雨季降水是土壤水分补给的主要源泉,土壤蓄水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落后于降水的高峰和干旱少雨期。蓄水量低谷期出现在6月中旬,元月上旬前后是蓄水最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反射光谱特性、探讨该区土壤参数光谱速测方法,利用地物高光谱仪室内测定松嫩平原农安县主要类型土壤的光谱反射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土壤参数与土壤光谱反射率及其数学变换形式的关系,并得到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⑴ 有机质是松嫩平原主要土壤反射光谱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区域(母质、气候等)的差异,即使同类土壤的反射光谱特性差异也很显著;⑵ 铁对松嫩平原农安县主要土壤的反射率光谱特性的影响较小;⑶ 基于反射光谱特性的有机质含量模型可以用于该区有机质含量的速测;⑷ 松嫩平原主要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总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有机质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可以部分揭示土壤总氮含量状况。  相似文献   

13.
土钉墙面层承受部分土(水)压力,文中把土钉墙面层看作是弹性地基上的有限长梁,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双参数地基的成层土层分布的土钉墙面层在土钉拉力作用下的挠曲线、转角、弯矩和剪力方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得到的解析解基本上可以反映土钉墙面层土压力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土性土层中土钉墙面层土压力的分布.面层土压力在土层的分界面上位移连续土压力突变;作用在软弱土层的面层土压力比硬土层上的面层土压力大;上软下硬型较上硬下软的土层分布更能使面层土压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文中计算了面层土压力换算成荷载与土钉拉力的比值,面层对于土压力的作用随着深度的增加表现得愈加明显,提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深度和不同土性条件下应给出比值的建议值,以使土钉墙的设计更符合其真实的作用机理.文中得到的结论和计算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土钉墙的作用机理及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面层的作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说明了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基础上,重点叙述了监测点位布设、监测时段和频次的安排。  相似文献   

15.
南空 《科技通报》2012,28(2):76-78
兰新二线是国家重点铁路项目,粗粒土是主要路基填料,为了研究兰新二线粗粒土易溶盐合理的测定方法,对兰新二线典型区域的粗粒土进行了颗粒组成统计分析、粗粒土试样制备粒径研究以及土水比与含盐量关系地分析,提出了兰新二线粗粒土易溶盐合理的测定方法:砾石类土易溶盐试验,采用通过5 mm筛孔的烘干土样200 g;砂类土易溶盐试验,采用通过1 mm筛孔的烘干土样100 g;细粒土易溶盐试验,采用通过1 mm筛孔的烘干土样100 g,土水比1∶5进行易溶盐试验,测定的易溶盐含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6.
侯现慧  王占岐  杨俊 《资源科学》2015,37(7):1367-1375
富硒土壤是发展富硒产业的天然载体和宝贵资源。如何根据地区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是客观衡量耕地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耕地利用分区研究可以为地方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和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依据。文章以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利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福建省三元区耕地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三元区耕地土壤硒元素含量、土壤环境质量及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等因素,进行耕地利用分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区耕地质量总体良好,土壤磷和钾元素含量是制约该区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将土壤硒元素作为富硒区耕地质量评价的考量因子之一,客观反映了富硒区耕地质量状况。同时通过利用分区研究,划分出富硒产业发展区、基础农业保护区、土壤环境治理区和生态环境管护区等四种类型区,文章根据不同类型区特点,对耕地提出了不同的利用方向和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软土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沉降与稳定是最突出的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动态观测,以保证路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本文结合江苏省数条修建于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沉降观测的实践,对实测沉降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以及应该避免的问题,旨在为从事软基沉降变形观测和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施工控制,沉降预测、参数反演的技术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几种实际蒸散计算方法在土壤水分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将较为常用的Penman和Priestley-Taylor参考蒸散模式的修正模型、实际蒸散模式中常用密集植被状况下的Penman-Menteith模式和稀疏植被状况下的Shuttleworth-Wallace模式计算的玉米蒸散结果进行比较,并利用不同气候年型的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对土壤水分变化进行模型,发现干燥年型几种蒸散模型和模拟效果均好于湿润年型,尤其是动力模型。在湿润年份Penman修正模型的模拟效果好于Priestley-Taylor修正模型;在干燥年份玉米旺盛生长季Shuttleworth-Wallace模式的拟合效果好于Penman-Menteith模式;但在湿润年份Penman-Menteith模型在叶面积较大时模拟效果较好。相对而言,参考蒸发修正模型中含有土壤水分参数,对土壤水分变化较大时模拟的稳定性较差。模拟结果表明,使用环境要素模拟土壤水分变化在一定时间长度内效果较好,时间过长可造成较大的累积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