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菘 《教育探索》2007,(11):130-131
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 1.弄虚作假,编造材料.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求职浪潮"中,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为了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毕业生自荐材料"注水"、甚至制作假的职业技能证书等现象屡见不鲜.据报道,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材料中,发现有十多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勿庸讳言,当前,诚信危机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引起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诚信危机的冲击.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背离诚信而选择不诚信,以致文明的规则由于人与人之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起码的诚信而无法树立其权威,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其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3.
当每年有几百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招聘市场摩肩接踵的时候,一个人数更为庞大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却一向被人们忽视。在招聘经理的桌上,一摞摞名牌高校毕业生的简历让他们的眼睛多少有点“审美疲劳”,而那些从人缝里塞进来的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简历与此相比实在显得太“渺小”了。江西某民办高校餐饮专业毕业生小刘在求职时曾遇到用人单位连简历都不屑一看的情况,在多次招聘会求职未果的情况下,最终被学校推荐到某酒店当服务员。据了解许多民办高校毕业生所在的岗位几乎都很低,许多人都在一线干粗活,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在普通高校扩招后的就业市场,普通高校毕业生依然挤压着民办生们本已狭小的求职空间。面对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民办生如何才能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毕业生顺利充分就业,江苏省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从打造现代化的就业信息平台着手,着力构建全方位的就业信息网络,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就业信息服务,逐步形成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贯通、就业信息与学生需求无缝对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良性互动的就业服务体系,既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又改进了服务、促进了就业,受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一、建设就业网络信息体系,加快转变毕业生就业服务方式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供求信息不对称、求职招聘盲目性强、成本高以及就业服务水平较低、时效性差、成效不…  相似文献   

5.
《西藏教育》2010,(10):63-6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186号)文件精神,拉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实现就业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满足就业部门网络化办公、网上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全市毕业生就业信息动态监测、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一站式”网络化服务为目标,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诚信缺失,就业市场谁受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玲 《学子》2003,(12)
这两年的就业市场,可谓风波迭起,暗流涌动。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已经使“就业”一词成为眼下不少人口中的“时髦”词汇,而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数量急剧增长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场,更使本不平静的就业市场掀起了阵阵波涛。人才买方市场的形成,就业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等,则使求职中诚信的问题日益成为了大家瞩目的话题。在已举行的“21世纪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会长韩光耀一针见血地指出:信用污染已经蔓延到人才市场,假学历、假档案、假招聘的泛滥,使人才市场遭遇严重信用危机,这也破坏了人才流动的正  相似文献   

7.
当每年有几百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招聘市场摩肩接踵的时候,一个人数更为庞大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却一向被人们忽视。在招聘经理的桌上,一摞摞名牌高校毕业生的简历让他们的眼睛多少有点“审美疲劳”,而那些从人缝里塞进来的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简历与此相比实在显得太“渺小”了。江西某民办高校餐饮专业毕业生小刘在求职时曾遇到用人单位连简历都不屑一看的情况,在多次招聘会求职未果的情况下,最终被学校推荐到某酒店当服务员。据了解许多民办高校毕业生所在的岗位几乎都很低,许多人都在一线干粗活,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在普通高校扩招后的就业市场,普通高校毕业生依然挤压着民办生们本已狭小的求职空间。面对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民办生如何才能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水平与就业工作成效高度相关。基于江苏2017—2022年调查数据,分析毕业生求职绩效、用人单位招聘绩效、就业岗位供给绩效,阐释市场的校园化、社会化发展路径,以及市场季节性、竞争性、可靠性运行特点对绩效的影响,提出“三驱两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博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竞争压力及其它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诚信危机已开始入侵大学生就业市场。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诚信博弈的分析,指出诚信不仅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道德约束和价值导向,而且是双方重复博弈的必然选择。本文还为作为博弈的重要参与方的高校、政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眼下,用人单位纷纷进驻高校招兵买马,各类招聘会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校园里呈现出花团锦簇、繁荣热闹的招聘盛景。毫无疑问,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毕业生,是用人单位青睐的"香饽饽",成为求职市场上的"抢手货";那么,各方面都稍显平淡,"泯然大众矣"、甚至曾有挂科现象的毕业生,又该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大多数人将毕业生违约归于不诚信范畴的观点,本文提出大学毕业生违约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签约双方所拥有的正当权利,是毕业生追求更好职业发展、规避求职风险的一种正常心理表现。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失、初次就业的心理压力较大、与用人单位缺乏了解与沟通以及法律意识淡薄是影响毕业生产生违约行为的主要因素。高校应在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实习与实践、加强校企合作与毕业生签约指导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以促进毕业生违约率得到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2.
热线问答     
你的压力我知道,你的心事我明了,求职的困惑我也曾历经,相同的路不同的经历我们为你答疑解惑HTTP://blog.sina.com.cn/zgdxsjyE-mail:zgdxsjy@vip.sohu.net求职/就业政策/留学/简历/职业规划/招聘/就业市场/考研/面试/择业指导  相似文献   

13.
热线问答     
你的压力我知道,你的心事我明了,求职的困惑我也曾历经,相同的路不同的经历我们为你答疑解惑HTTP://blog.sina.com.cn/zgdxsjyE-mail:zgdxsjy@vip.sohu.net求职/就业政策/留学/简历/职业规划/招聘/就业市场/考研/面试/择业指导  相似文献   

14.
校园招聘中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以及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加强,各类校园招聘中介开始并越来越活跃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舞台上。这种招聘方式的兴起和普及,不仅影响到了高校就业工作,也影响到毕业生求职方式和效果。对此,本文分析了其现象、背景、影响力,并以此对用人单位和高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热线问答     
你的压力我知道,你的心事我明了,求职的困惑我也曾历经,相同的路不同的经历我们为你答疑解惑HTTP://blog.sina.com.cn/zgdxsjyE-mail:zgdxsjy@vip.sohu.net求职/就业政策/留学/简历/职业规划/招聘/就业市场/考研/面试/择业指导  相似文献   

16.
求职应聘,别人排队我也排队,别人投简历,我也投简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招聘会上开始盲目应聘。"无头苍蝇"式求职频现招聘会。对此,业内有关人士认为,盲目求职不仅浪费了毕业生的宝贵时间,也使求  相似文献   

17.
眼下,正是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就业的寒流正如时下的天气,让人瑟瑟发抖。希望与失望,惊喜与忧伤,又将成为毕业生的生活主题。然而,求职路上,除了有看得见的等待、彷徨、焦虑外,还有看不见的陷阱和暗礁。尽管已经在广州的新单位上班三个月了,然而提起毕业时的求职经历,武汉某高校2005届文科毕业生小丽仍感到十分恐惧,过去的一幕有如梦魇,久久缠绕在她的心里。第一次受骗:不签协议招“苦力”2004年11月20日,我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参加了招聘会。整个招聘会场,我一共投了三份简历,其中有一家武汉市的网络公司,我应聘的是“市场策划”职位。两天…  相似文献   

18.
杨巍  葳蔓  智飞 《职业技术》2006,(9):4-13
最新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城镇预计需要安排就业总量2500万人,预计新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怎样认识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怎样求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怎样调整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怎样把握求职的机遇和技巧,现实地摆在了413万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面前。为此,本刊根据相关报道隆重地推出了这组策划,愿能给求职中的你、我、他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原来的“天之骄子”开始进入“买方”市场,通过“双向选择”,进行“自主择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三军对垒”的局面。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诚信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未就职先跳槽”的失信行为,不仅使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对社会、用人单位乃至学校声誉都造成不良影响,值得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更要牢固树立“今天做诚信学子,明天做诚信社会人”的理念,让造假者没有市场,让诚信成为其择业、创业乃至成功就业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20.
就业--成功之路在脚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让求职取得成功,是每位毕业的同学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事在人为,路在脚下,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成功奥秘,但也会有不少共通之处:一、诚信处事,我不欺人陈亮是某环境生物学院动保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他去广东东莞人才招聘市场寻求一份工作,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嫌他学的专业不好,派不上用场,因而受到冷落。为此,一个要好的朋友特地为他花钱另搞了一张假的计算机专业文凭,但他坚决拒绝了朋友的好意———“专业不好,可以耐心地找,用假文凭,这是品质问题!”若干天后,有一家工厂贴出了招聘仓库管理员的广告,他看到招聘栏上列出的所有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