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当屏幕上提示"电池电量低",很多人甚至会产生"电量焦虑"。网上盛传一种方法,开启手机的飞行模式,可大幅提升充电速度,甚至可提升一倍。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实际上,充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充电速度和用电速度差值的大小。在充电速度一定的前提下,开启飞行模式会降低手机使用功耗,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充电速度,但不可能做到"大幅度提高"。飞行模式下,充电速度提升有限  相似文献   

2.
光能手机     
外出或旅行中,手机使用者给手机充电时很不方便。我想发明一种光能手机,只要有光就可以充电,如果是阴天或是晚上,放在灯光下充电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  相似文献   

3.
用空气充电     
手机的普及速度快得惊人,这与它具有满足人们通信便捷等卓越功能密切相关,也与手机价格快速回落分不开.但有一个事实往往会引起人们尴尬甚至耽误办事,那就是手机常因机内电池电量耗尽(又未立马充电)使通话等中断. 如果能随时随地进行充电,电量耗尽、通话中断的矛盾将不复发生.显然,充电电源不可能随处设置.但空气倒是随处都有,若能利用空气充电,应是解决矛盾的绝妙办法.问题是真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吗?  相似文献   

4.
焦述铭 《金秋科苑》2013,(15):110-111
最近,南航一位空姐在为iPhone手机充电时打手机致触电身亡的不幸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么手机充电时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在充电的时候接电话呢?请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相似文献   

5.
韩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装置,允许手机在通话的同时充电。这项技术能够将声音转换成电,通话的声音越大,充电越多。然而,人们对这种装置也产生担忧,理由就是一些不顾他人感受的手机用户会在公众场合制造更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为手机充电。除了手机外,这项技术也可用于为私人音乐播放器充电,做到娱乐和充电两不误。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革新》2011,(7):27-27
韩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装置,允许手机在通话的同时充电。这项技术能够将声音转换成电,通话的声音越大,充电越多。然而,人们对这种装置也产生担忧,理由就是一些不顾他人感受的手机用户会在公众场合制造更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为手机充电。除了手机外,这项技术也可用于为私人音乐播放器充电,做到娱乐和充电两不误。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08-I0009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户外参加节日聚会的人们不必再为手机无法充电而苦恼,目前,英国沃达丰公司和南安普敦大学最新研制一种手机装置,可通过牛仔短裤和睡袋获取人体热量,实现手机充电。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无尾”电器刷新了人们对电源线的传统概念。海尔展出的一台“无尾”电视,不仅没有电视线,也没有电源线。据称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无线供电的电视机。与此同时,戴尔也展示了能无线充电的笔记本电脑。而能为手机无线充电的“充电垫子”,则在去年已批量投入市场,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的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无尾”电器刷新了人们对电源线的传统概念。海尔展出的一台“无尾”电视,不仅没有电视线,也没有电源线。据称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无线供电的电视机。与此同时,戴尔也展示了能无线充电的笔记本电脑。而能为手机无线充电的“充电垫子”,则在去年已批量投入市场,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10.
随着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手机充电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传统的无线技术进行改进,改造充电器插口,实现快充、闪充,在加快充电速度上力图满足市场需求。但是由于传统数据线的多次抽插会对充电器造成损害,数据线长度有限,导致无法实现随时充电的愿望。基于此,手机的无线充电技术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从2012年诺基亚的首台Lumia系列无线充电手机开始,不到十年的时间,各种无线充电手机令人眼花缭乱。尽管如此,但是目前基于电磁感应或者电磁共振方式的无线充电技术对充电距离仍有严格限制,而且存在传输效率低、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进行探究,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08,(4):7-7
人们外出旅行时,为手机、MP3等随身设备寻找电源充电是件麻烦事。英国广播公司近期报道,英国科研人员正在设计一种利用太阳能充电的外衣,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据报道,日本富士通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合资企业在英国剑桥设有研究中心,中心的英国科研人员一直在研究如何把太阳能充电元器件“完美”地植入外套、裤子或其他衣物上,使衣物也能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相似文献   

12.
视窗     
本发明是一种为手机充电的电源系统装置。以往手机充电,一般都离不开交流电网。人们在出行途中,手机没电就无法使用。本发明就是为解决在无交流电源情况下手机充电问题而做出的。该装置可随身携带,随时为手机充电。该装置所采用的能源可以是5号一次性普通碱性干电池,也可以是5号二次镍氢干电池或小型全封闭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随身携带都很方便。该发明技术含量高,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乐观,欢迎投资兴业。发明人范书增联系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健康楼4楼1门203室邮政编码 063000电话 0315-2035752 13933365922  相似文献   

13.
心雨 《百科知识》2009,(10):25-25
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这些设备往往对电池有着很高的要求,给它们充电就成了一件很麻烦的事,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减少充电时间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发现周围需要充电的东西越来越多。特别对于目前的高端娱乐型的手机来说,M P3播放、视频欣赏、拍照、3D游戏甚至移动计算等功能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然而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手机的电源问题。现在,一些新技术预示着未来手机的充电方式也将更加丰富。用风给手机充电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在使用的手机突然没电了,而你一时又找不到电源来充电,很是误事。印度科技大学的学生德里利用风力推动涡轮来为手机充电的技术已经获得了成功。这种电能是通过风力来推动涡轮旋转产生的,这种专门设计的涡轮非常小巧,平时可…  相似文献   

15.
发明     
<正>新电池30秒就能充满电你是不是经常在起劲儿玩手机时,突然抓狂地发现手机快没电了?电池问题一向是智能手机的短板,电量消耗快,充电时间长。如今,一家以色列公司即将推出一种可在30秒内完成充电的手机电池,据称这种电池的电极表面涂了一层天然纳米颗粒,从而改变其化学反应,使充电速度显著提高。这种高效能手机电池预计最迟于2016年上市。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最近推出一种迎合消费者需求的手机临时充电器。消费者只需要往机器里投1块钱硬币,充电器上的显示器便会告诉你充电的剩余时间。只要充足5分钟,手机就可以用4个小时左右。手机带给人们的方便主要在于它的移动性,就像人们外出不能背上饭锅一样,很多人也不愿随身携带手机充电器,而手机 充电又是很费时的,所以手机临时充电器就有了市场卖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家都在抱怨市场缺少卖点,其实商家只要认真用心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寻找消费新需求,总能找到卖点。市场在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表现出多样性,商家如果还一味地扮演“普遍服务…  相似文献   

17.
用空气充电     
手机的普及速度快得惊人,这与它具有满足人们通信便捷等卓越功能密切相关,也与手机价格快速回落分不开。但有一个事实往往会引起人们尴尬甚至耽误办事,那就是手机常因机内电池电量耗尽(又未立马充电)使通话等中断。  相似文献   

18.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研发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设备,它在较暗的光线下也能产生足够的电压为锂离子电池充电,今后或可用于手机和电子书等移动设备,即便在室内等光线较暗地方也能为设备持续充电。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5)
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电器需要充电使用,电器设备充电时往往无人看守,造成电池过度充电,继而造成电池和电器长时间出于发热状态,影响电器和电池的寿命。基于此背景,笔者研制发明了一款可调式充电定时器,可以实现电器(手机、电动车等)的定时充电控制,充电前可以设定充电时间,启动后控制充电器在此时间段内进行充电,到达规定时间后自动结束充电器充电,使电器免于因长时间充电而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20.
穿上发电衣     
仅靠走路就能给手机或随身听充电?不错,借助纳米纤维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边走路边充电的梦想很快就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