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今枚 《青年记者》2010,(12):11-12
看到这个话题,虽感到有话可说,可也产生某种恐慌:我能说得清新闻人承受的“恐慌”吗?能为此提出可资参考的应对之道吗?显然,“恐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遇啊。  相似文献   

2.
心到最急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在采访工作中,也是如此。我的体会是,心到,就是记者要作“有心人”,要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清,捕捉每一条新闻  相似文献   

3.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这是朱熹讲的读书方法。但对我们新闻采访工作也有借鉴之处。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在采访工作中,也是如此。我的体会是,心到,就是记者要作“有心人”,要眼观四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光学不写,眼高手拙;光写不看,提高很慢。”有人把读与写比喻为鸟的两翼、车的两轮,是很有见地的。只有两翼发达,才能振翅高飞;只有两轮竞进,才能驰骋千里。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要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首先说说学习。最近,我参加过一个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会议。在会上和刚作报道工作的一些通讯员谈起学习,不少同志总是惋叹:“我啊,很想学习,就是忙得没时间学呀!”“时间”似乎成了学习的障碍。由此,想到西汉文学家刘安说的一句话:“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就是说,那种整天喊着没有空闲时间学习的人,有空闲时间他也不能学。我看这是一句真理.时间本来就是挤出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几乎与此同样重要的是:一门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不能不惜重于科学的方法论。在信息量剧增、多学科互相渗透的今天,尤为如此。所以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培根说:“破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作为年青的、正在走向成熟的现代图书馆学,要想在科学之林中迅速发展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尤其不能不特别重视理论的研究与方法论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书籍,似乎总是让人肃然,不敢亵渎的。司马光藏书万余卷,“晨夕披阅,虽数十年,皆新如未手触者”,之能如此,是因他特别爱惜书,“至启卷,先视几案净洁,籍以茵褥,然后敢启”。一般人对于书,虽不能仔细到这种程度,但可以说“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但究竟怎样算真正爱书,却不可只看表面。司马光的藏书,“虽数十年,皆新如未手触者”,是主人爱书的标志。然而,有些人,书也买了许久而簇新如故,原因却是从未读过,买来只是装门面;  相似文献   

7.
字迹是否书写得工整虽对文章写得优劣或与稿件是否可用不能起绝对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影响,而且这也反映作者的文学素养. 我过去给新闻单位投稿,在书写时,常写别字、错字、自造字.有一次,一位记者指着我的稿子说:“副食品的‘副’字你为什么老写成付款的‘付’?”我说:“这样写省事.”那位记者坦率地说:“我们不愿看别字、白字连篇的稿子,至少可以说作者书写是不认真的”.我忙答道:“对,今后一定改正.”打那以后,我不管给哪家新闻单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百姓虽不能说已有些“崇洋媚外”,至少也对外国人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信任感  相似文献   

9.
元旦过后,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位中年人拎了一大包稿件来到编辑部。打开一看,全是些社会性文艺性的通讯报告,没有一篇适合本刊发表。编者只好遗憾地介绍他另奔其它报刊去“碰碰运气”。这种事先不考虑投稿方向,写好了文章再找“婆家”的做法,虽不能说一定“嫁”不出去;但盲目性也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苦练都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起跑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他撑  相似文献   

11.
新闻别解     
什么是新闻?历来的定义是:“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对不对呢?我的看法是:也对,也不对。说对,因为它正确地规定了新闻必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说不对,理由有二:其一是这个定义太广了,广到攒不清边际。刚才院子里的母鸡和公鸡斗架,难解难分;昨晚邻居的父子对奕,父胜子败……诸如此类的新近发生的事实,难道说都能成为新闻的本源吗?显然是不行的。其二是这个定义又太窄了。既称“新近发生的事实”,总不能是一两年以前发生的吧,否则又哪能称得起“新”而且“近”呢?  相似文献   

12.
陈姿艳老师是一位凡受过她教育的学生都对她怀有十分崇敬之心的老师。这是因为她有一颗高尚而又体贴爱护学生之心,她在执教中无论是教育法或是心理学各方面都是超群的,凡受教于她的学生都深切地感受到她人格的魅力、尊长的慈爱、长者的关怀。有件事我终生难忘:我就读的小学是比较差的一所学校,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高,自己又是个贪玩的孩子。1949年夏幸运地考入“沪江附中”,当时英语教学采用“直接法”,老师上课如同美国学校的“语文课”———完全用英文,要求学生也是在上课时不讲一句中文,连点名时的回答也不能说“到”。第一学期的英语课…  相似文献   

13.
    
书籍,似乎总是让人肃然,不敢亵渎的。司马光藏书万余卷,“晨夕披阅,虽数十年,皆新如未手触者”,之能如此,是因他特别爱惜书,“至启卷,先视几案净洁,藉以茵褥,然后敢启”。一般人对于书,虽不能仔细到这程度,但可以说“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正像黄庭坚所说,“擘书覆瓮,裂史粘窗,谁不惜之 !”  但究竟怎样算真正爱书,却不可只看表面。司马光藏书,“虽数十年,皆新如未手触者”,是主人爱书的标志。然而,有些人,书也买了许久而簇新如故,原因却是从未读过,买来只是装门面;有些人,也像司马光一样,每逢读书,正襟危坐…  相似文献   

14.
编辑活动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可是关于编辑活动的科学却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社会上一个时期里流传的“编辑无学”的说法,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问”,那是一种误解或偏见;如果是指“编辑没有学说”,那是对于我国几千年来丰富的编辑经验及其理论概括的无知;如果是指“编辑没有科学”,那倒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编辑学研究的状况。编辑学至今尚在建设之中,还不能说已经成熟,甚至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但也不能说“没有”,它是正处在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中,是“正在有”。“正在有”虽不能说就是“已经有”,但…  相似文献   

15.
7.“言而当”与“默而当”荀子这个人,是否象“评法批儒”中抬的那么高,姑且不论,但此子的许多话的确是说得很不错的。《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有言:“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故多言而类,圣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撇开“信”、“仁”、“法”等的具体内容不谈,仅就字面而言,这里不啻有“唯物论”,而且还有点类乎“辩证法”的东西哩!其中“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就很为后世一些人所效法,所拥护。这虽不能说明其正确性,但至少可以说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或曰是有“信徒”的,只是“知易行难”而已。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灵魂、旗帜。它在整个新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被大家所公认的。 新时期我们的新闻评论与“文革”时期相比,是大大的不同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与“文革”时期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人们在看到这种进步时,也对新闻评论提出些意见,常听有人说:“评论没人看。”也有人说:“没人看,是因为尽说大话,抄文件。”还有人主张,评论最好不发大块的,多搞短小的、生动的文章。 这些意见不能说完全是空穴来风。他们也是在  相似文献   

17.
郑州晚报有《古时的肃贪倡廉》一文,从“早在西汉时期,官吏因贪赃犯罪,一律处死”说起,特别说到明“朱元璋决心整顿吏治,严惩贪官”,一直说到清“曾任卢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的和坤,嘉庆帝宣布他二十条罪状并责其自杀.被抄家产值钱竟有七亿两以上,比清廷十年收入的总和还多,故百姓中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之说.”一个时期以来,此类文章常见于报刊,立意是不错的,史料也不假,“以古为鉴”,作者用心良苦、这很容易使人想起鲁迅的话:“史书本来是过去的陈账簿,和急进的猛士不相干.但先前说过,倘若还不能忘情于咿唔,倒也可以翻翻”(《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倒也可以翻翻”,翻翻而已.因为鲁迅还说过别样的话:“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所以“以古为鉴”要切防那“鉴”是哈哈镜,不要一照走了形.  相似文献   

18.
引子借用鲁迅先生用过的题目,并不是妄图借以吓人,而是想将“作嫁”之余的一些感想写出来,一则练笔,以免眼高手低;二则这些四不象的东西倘能对同行或同行之外的读者有所参考,也不枉左思右想一场,没白白浪费时间,可于心稍安。 1.“博”与“约”先讲一个故事,也许是众所周知的。《清稗类钞》载:康、雍、乾间,翰苑诸人,恃文傲物,袁子才虽雍容(?)雅,亦卒  相似文献   

19.
有感而发     
套话=假话 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罗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罗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 “套话”的实质是“假话”。编辑之所以把通讯员的“假话”说成“套话”,不过是一种委婉之法罢了。 比如:动不动就给主人公加上一句口头禅“谁叫咱是党员(干部、×长等)呢”,这话是否主人公说过,使人怀疑,纵然说过,也不必非写上不可。因为,此话用滥了,反显得不真切,这是其一;用上它,未必能看出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反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相似文献   

20.
《北京档案》2007,(4):42-42
《中国档案》2007年第一期姜之茂的文章提出这个观点。原因有三。首先,这种形式令人有似曾相识之感。虽不能说“今昔”展是“忆甘思甜”在新时期的翻版,但也不能完全否认它们之间影影绰绰的联系。其次,城市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