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以移动优先的理念首创新媒体衍生节目《年年有戏》,精心选择主持人走进北京大观园实景戏楼拜师学戏,小屏先播,预热大屏;将最新科技赋能戏曲舞台呈现,打造360度沉浸式舞台;首创在大型戏曲晚会电影化表达戏曲经典艺术,推出戏曲传承真人秀微电影《薪火》及影视化创意节目《绝活》。通过本文梳理这些创新实践,思考对今后创新传承传播优秀戏曲艺术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5月23日,央视戏曲频道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奔跑天使基金捐赠10万元暨新书《冷门里,有戏》签售仪式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进行。活动中,白燕升将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自传《冷门里,有戏》一书的稿费及义卖收入,共计人民币10万元,全部捐赠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奔跑天使基金,用于帮助汶川地震中肢残儿童的救助。  相似文献   

3.
将民族传统文化才艺秀这一新的电视艺术形式搬上荧屏,东方卫视的《非常有戏》节目为戏曲文化的大众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将离大众生活比较远的戏曲通俗化,既发挥了节目应有的娱乐性,又实现了戏曲文化传播的目的,成功地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找到了一个雅俗共赏的结合点,为大众文化的良性发展开辟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黄杰  李瑞 《今传媒》2011,19(1):77-78
目前中国电视业的主要矛盾是:"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和低质量与电视观众的多元化和高品位需求不相适应。"[1]当然戏曲节目的发展也不例外。业内人士统计,一个好的节目,大概只有3年的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非常短的情况下,盲目的跟风只能导致栏目消失的后果。在众多的戏曲节目中,《明星有戏》要想脱颖而出,不能拾人牙慧,不能迷失方向,必须要走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已有各种戏中戏的概念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界定方法,认为"戏中戏"当为"戏中演戏",排除了许多已被其它文章认定的戏中戏作品。随后以清代中期以前的相关戏曲为研究对象,在各种文献中爬罗剔抉,查找出更多的未被提及的有戏中戏的戏曲作品,并以之为基础,探寻其出现的历史条件、使用原因、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非常有戏》到《国色天香》,再到《叮咯咙咚呛》,戏曲类明星跨界真人秀经历了清晰的发展脉络,"明星唱戏"式的展示和"明星寻访"式的体验是其主要内容。尴尬的立场、疲软的动力、淹没的主体是此类节目的主要叙事缺陷,提升策略可以分别着重在:增强文化认同、消解二元对立;多元表层动力,细化深层题旨;优化选角配置,突出效应叠加。  相似文献   

7.
文学书简     
五八不少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轻视民间文艺、嫌它鄙俗,粗糙,往往不屑一顾。其实,民间文艺中有很多好东西。民歌、民间故事、民间戏曲、俚语谣谚,曾哺育过不少古今中外的大作家。我喜欢民歌,爱听地方戏和曲艺。我觉着,这些民间作品有着清新质朴的美,有很高的艺术性,是我们耍笔杆的人所创造不出来的。我写作时,在立意、构思、语言、韵味、节奏等各方面,都从民间文学得到启  相似文献   

8.
冷门里,有戏     
作为中国戏曲在电视舞台上的代言人,白燕升凭着良好的文学素养,以稳健儒雅的气质,明快大气地走进了千家万户。他用极大的热忱和人格魅力碰撞出了艺术界里可贵的真实,以及鲜为人知的人间百态,被誉为"充满人文关怀和书卷气息的主持人"。《冷门里,有戏》有白燕升的真实成长自述,几乎每一章节都与"戏曲"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情节。  相似文献   

9.
张婷婷 《视听》2012,(5):50-52
收音机曾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戏匣子"。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笔者依稀记得,小时候在树荫下,家里年长的人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戏匣子"里播放的咿咿呀呀的戏曲节目,还不时地跟着唱上几句。戏曲就这样给笔者带来了文艺的启蒙。戏曲自诞生以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于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广播文艺有责任让她延续和发展。那么,如何做好广播戏曲节目,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呢?  相似文献   

10.
听老辈人说北京有个精忠庙,是古都戏曲文化的福佑地。道光年间,京剧已在北京初具雏形。经过几代帝王的极力扶持和奖掖,京剧逐渐从宫廷发展到民间。精忠庙对戏界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打开报纸或看电视、听广播、看网络,很多新闻让人看了感觉很假,也有很多新闻惹来官司,还有些新闻让人看或听了觉得很乏味,这些所谓的新闻给受众带来的不是益处,而是不良影响或误导。那么,受众最终回报给发布此新闻媒体的是“不买账”。这说到底这是个人才问题,本质是新闻人的核心素质问题。在这  相似文献   

12.
戏曲广播剧是广播艺术形式之一,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在已经诞生的数百部戏曲广播剧中,有很多剧目,甚至是被公认为较优秀的剧目,仍然不具有鲜明的广播特点,而非常近似一部舞台剧的实况转播。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戏曲和戏曲广播剧的分析,来结识一下戏曲广播剧这个广播艺术中新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各社会群体学说话,把领导的话学给群众听,把群众的话学给领导听,把专家的话学给外行听,把少数人的话学给多数人听。怎样才能把说话学得让不同群体的人爱听、听得懂、听得进去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呢?这就要求不断加强记者的学养锻炼。记者学养包含的内容很多,如何才能把握  相似文献   

14.
王斌 《新闻实践》2005,(8):50-50
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5.
知戏懂戏方能说戏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6.
资讯     
《中国广播》2016,(7):4-4
广西电台新闻910频率联合广西博物馆、金壮锦传统工艺展示馆共同开展"‘非遗’小匠人"活动。6月11日,《小螺号》节目主持人程雪带着小听众一起深入接触家乡的文化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湖南电台新闻综合频率6月6日上午携手长沙芙蓉区文体新局走进长沙市芙蓉区曙光路小学,开展"天天有戏·戏曲进校园"特别活动  相似文献   

17.
京剧艺术     
刘鹏 《北京档案》2009,(1):51-52
听京剧是老北京人的一大爱好。京剧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且得以兴旺发展,是因为继承了宋、元、明等朝代戏曲的传统和积累的大批剧本。清朝乾隆年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昆曲、梆子等长时间交互影响,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  相似文献   

18.
新闻广播很多都是老的人民台脱胎过来。从名字上看,新闻广播是以新闻为主,可事实上却是新闻综合频率。音乐、交通、评书、少儿、戏曲等不同类型的广播频率越来越多,而一些新闻广播仍在搞板块节目、话题类节目,最后搞得新闻收听率和创收下滑。新闻频率就该做新闻,我们不可能给听众所有的东西,我们就给听众一件事,就是你要想知道今天发生什么事,就听新闻广播。  相似文献   

19.
戏曲专题节目听起来很丰富,归纳起来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报道性的;一类是知识性的.报道性专题不外乎写入、记事;知识性专题除了戏曲知识介绍外,还包括赏析。这些节目大体都穿插有戏曲唱段,既不是单纯的新闻报道或文化报道.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介绍或唱段欣赏。它们对人物、事件或多或少均带有评论或艺术鉴赏的性质.新闻性、评论性、欣赏性三者结合,成为戏曲专题节目的重要特点.1996年举办的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各省市送评的戏曲专题节目共45个.其中报道性专题25个,知识性专题20个。报道性专题中,写人的14个,记事的11个。知识…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典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高则诚的《琵琶记》。我国戏曲的发展经受了很多的波折和磨难,但是我国戏曲在历练中成长,成为中国艺术中的璀璨明珠,我们对高则诚和他的《琵琶记》进行研究和学习,看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