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对河南而言,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中原经济区战略为契机,带动全局的协调发展。河南的民办高等教育要在此过程中优化自身资源配置,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必须解决教育规模与新型城镇化不相适应、区域分布不均衡、高校学科设置不均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机制欠缺等问题,建设优质河南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为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发挥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吸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而人力资源的形成渠道主要依靠高等职业教育,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依赖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其高职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目前,河南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通过对河南高职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河南高职教育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目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进入全面实质性推进阶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对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面建成河南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为此,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增强产业支撑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构建科学的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4.
作为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为支撑。新型城镇化为河南开放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机遇。通过开放系统、开放资源、开放师资、开放思想、开放特色等基本策略,使河南开放大学成为培养建设新型城镇化高素质人才资源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5.
王键吉 《河南教育》2011,(11):14-15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河南振兴,推动中部崛起,是亿万中原儿女的美好愿景和共同期盼。《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印发,使河南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意味着河南这一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致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令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相似文献   

6.
中原经济区建设既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举措,又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构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序运行、健康发展需要河南高等教育提供大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需要高等教育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11年9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即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意味着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而河南是该板块的核心区域.根据《指导意见》,目前正担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任的河南省将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造中部崛起的新标杆.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充分发展相比,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将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三化”建设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省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对河南的职业教育而言,只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方能担负起社会发展和转型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此,本刊特别推出专题策划——服务中原经济区,河南职业教育在行动.全省各级职业院校的校长、书记、职教专家、学者和教师,或积极建言献策,或给予热情鼓励,表达他们对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人、财、信息等各种资源。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如何将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保证中原经济区顺利建设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才能推动河南省人力资源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实现农业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建设最有效的途径。河南省职业教育必须要紧密围绕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在此大背景下河南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议题。依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发展农村教育重要性,以及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农村教育发展优势。提出了中原经济区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战略。各级领导要增强“为农服务”意识,增加经费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资源培育。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河南最热门的话题,并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强烈关注"。中原经济区"虽然只是简单的5个字,却涵盖了亿万河南老百姓的热切期盼,关系到河南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更是抢抓重大历史机遇、造福河南人民、实现中原崛起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大力建设,河南的各项事业发展均迎来了新的机遇,对于体育事业而言,河南人民的健康休闲意识在显著提高,而且因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播,河南的体育旅游得到重视,成为拉动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河南当局需要对本省的体育产业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丰富体育事业的内涵,将体育事业与其他的活动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借助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河南的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3.
中原地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区,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促进民生改善,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建设中原经济区不仅可以促进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性,既是破解河南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所以,要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农业、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民生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体制机制的完善,更好地发挥财政引导各地科学发展的作用,推动中原经济区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动共赢:中原经济区与河南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统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手笔。商丘须应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前列、挑大梁。构建中原经济区,既为河南、商丘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也为河南高等教育破解发展的四大难题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的良好机遇,实现教育与经济之间人才链、学科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明晰了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定位,为河南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指明了方向,也为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郑州龙子湖高校园区是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支点,园区发展应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园区的集聚效应,实现园区院校优质资源共事,科学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作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伟大事业带入新的历史阶段,也赋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历史使命。《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工业强省的道路,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14日,"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隆重举行。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年会专门设立了"‘三化’协调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是破解中原经济区①建设难题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目标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科技支撑,破解城镇化难题。中原经济区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7日,中原经济区升级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和"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并列为全国四大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与平台,对河南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如何提高区域内资本运营效率、加速中原崛起步伐,已经成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20.
河南高等教育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既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中原文化的需要。在河南高等教育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战略布局、调节控制及引导激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高校一方面应积极主动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寻求建立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基础上的合作,寻求建立在建立在产学研基础上的合作;另一方面要在合作的过程中紧抓机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合理定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