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的一个重要报纸.红军长征前,在江西瑞金出版;长征胜利后,在陕北复刊.一九三七年一月,在开展抗日战争的新形势下,改名为《新中华报》.当年《红色中华》的工作人员不多(编辑部和电台加在一起,通常只有十人左右),今天健在的更少.中共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任质斌同志,长征前后都在《红色中华》工作,担任编辑、秘书长.一九七九年底,他由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调任国务院文物管理局局长,十二月二十一日,在他交卸工作之际,我们访问了他.他热情地回答我们的问题,畅谈了两个多小时.下面是任质斌同志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我和长江同志都在上海《大公报》编辑部工作。由于我们共同负责采访工作,曾坐在一张办公桌的两边办公。我们两人的分工是明确的:他负责战地记者的派遣与联络工作,我负责上海市内外勤记者和通讯员的安排、布置工作。他还兼任编辑部社评委员会委员,我还兼任本市新闻各版的主编责任。  相似文献   

3.
孟秋江同志是一个忘我工作的新闻战士。他与范长江同志是早年结识的战友。早在一九三五年冬天,他们在甘肃张掖认识,两人相约做旅行记者,一起从兰州经宁夏河套旅行到绥远的归绥(现内蒙古的呼和浩特)秋江协助长江整理西北考查的旅行通讯,编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到内蒙后,秋江打算跟骆驼队进入新疆,作一次冒险的旅行,考查这个“秘境”的真实情况。由于日军侵华紧迫,未能成行。长江因工作需要,南下到上海去,送别时,秋江依依惜别。当时北方流行一支歌曲,其中有“长亭送君行,秋江一色清”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八年一月的武汉,实际上是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和太原失陷后的全国抗战中心。国民党政府当时名义上已迂都重庆,但许多政府机关乃至军事指挥机构都集中于此,大公报、扫荡报、武汉日报和邹韬奋同志主编的抵抗三日刊也在当地出版。从北方和长江下游逃难来的人,由川、滇、黔、两广等地开赴前线的军队都经过此地,造成当地流动人口激增,呈现一派战时繁忙纷乱的景象。新华日报原来在南京筹备出版。当时党中央派叶剑英同志和秦邦宪(博古)同志驻南京,成立八路军办事处。由于南京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失守,新华日报筹备出版的工作不得不转移到武汉进行。我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初从西北战场到达武汉,大公报范长江同志约我作长谈。他告诉我  相似文献   

5.
《出版工作》编辑同志: 我们读了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光明日报》上陈铁健写的题为《毛泽东同志是生活在人民中间的革命领袖》一文,其中说:“毛泽东同志曾经对斯诺说过,他的家庭原是贫农,后来上升为中农,进而又上升为富农,雇长短工,每年有八十四担谷的收入,并且转售谷米赚钱。”又看到《中国青年报》一九七九年一月  相似文献   

6.
《塞上行》是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范长江新闻文集》中的一部。是作者继《中国的西北角》后,于一九三六年冬至一九三七年春所写通讯和文章的结集。除去前面三篇短文,都是在当年晋绥陕甘各省考察的“行纪”,其中《忆西蒙》占去大量篇幅,而在当时影响最大的首推《陕北之行》和《西北近影》两组文章。一九三七年二月四日,周恩来同志在西安第一次见到范长江同志的时候就说:“我  相似文献   

7.
(一) 在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新华日报》是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一张党报。它是一九三七年十月在南京开始筹备,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在武汉创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武汉后,它又迁到重厌继续出版。直到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被国民党封闭时为止,存在了九年零四十九天。国民党反动派允许《新华日报》在它的统治区出版发行,也和它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一样,是完全出于被迫的。《新华日报》从筹备出版起,就一直遭受到国  相似文献   

8.
长江的道路——从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识长江同志是在1937年抗战前后,当时上海正酝酿组织新闻界救亡协会,开始筹备这组织的有胡愈之、恽逸群、杨潮、陆诒和我,秋江好象没有参加。那时在上海办过《文艺新闻》的袁殊主张成立青年记者学会。后来我们和胡愈老商谈,愈老认为当时一些记者都不能算是青年了,于是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六年前后,日寇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存亡到了紧急关头。就在这时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两件大事,打开了团结抗日的前景,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当时人们想要弄明白的最大问题是,西安事变是怎样解决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是什么?而真相一直被国民党反动宣传掩盖着,黑白颠倒,面目模糊。就在这时候,范长江同志在《大公报》发表了许多篇具有强大说服力的通讯,用事实回答了这些问题。特别是一九三七年年初的《陕北纪行》,突破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如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决策和共产党、毛主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主张,一时名震中外,反响强烈。我就是读了《陕北纪行》之后不久,一九三七年春天在郑州和长江相识的。我怀着深深的敬意听他讲了对时局的看  相似文献   

10.
陆诒答于友     
于友附记名记者陆治同志是三十年代初参加新闻工作的,先后在上粼新闻报》、重庆《新华日报》、《大公报》、上夕敏联合晚报》、《时代日报》以及解放后上宁粼解放日报》等重要报社任职,主要从事新闻采访。至今虽已因年迈离休,但仍不时访问一些新闻人物,写作通讯与特写。1938年陆治同志曾与胡愈之、范长江、孟秋江等一起创办国际新闻社,并为培养青年,传授过亲身经验,我是当年得益者之一。1988年我曾请求陆治同志写作有关新闻采访的书,以便后人学习,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他因忙于整理旧稿;未能执笔。我于是在年初向他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他在一年内书面作答。是年9月,他就答完了我提的所有问题。我觉得答案生动精采,都是经验之谈,非常宝贵,是供新闻界新进同业参考。特为重新加以编排,作为访问记录发表。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同志离开我们已是整整三十五周年了。这几天我翻阅了他主编的《生活》周刊,重读了《韬奋文集》和他写的一些有关的文章,他的亲切的形象又重新呈现在我的眼前,他的响亮的笑声又重新响在我的耳边。特别是仔细看了他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五年写给家叔戈公振的一些信件,更是万千往事萦回心头。记得一九二五年十月下旬,韬奋曾为《世界知识》写了一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说: “记者提笔含泪写着这篇《悼戈公振先生》的时候,正在十月二十四日下午从中国殡仪馆哀送戈先生大殓以后为中华民族,为新闻事业,为个人友谊,想起他都不胜其凄怆悲痛。回忆戈先生于十月十五日下午由海参崴乘北方号到上海,我和胡仲持先生同到码头去迎接他,握手言欢,历历犹在目前,谁能想到七天后就在他的弥留榻前,和他惨然永诀!”当读完这篇没有收进三联书店编印的《韬奋文集》的文章时,我就回想起他们两个人之间前  相似文献   

12.
《新闻研究资料》要我写些关于羊枣同志的回忆,难忘的一九四一年的印象又浮现在眼前。一九四一年初国内发生了皖南事变;年末国际上发生了太平洋战争。这一年,国内的左翼文化人在动荡的环境里都受到政治迫害,颠沛流离。我和羊枣同志由相识到分散也在这一年。我们两人共事约三个月,在香港的民主政团同盟主办的机关报——光明报。羊枣同志和我原来都是上海的文化人,新闻战线上的工作者,他曾在我主编的上海  相似文献   

13.
纪念小方的文章,应由范长江、孟秋江同志来写,比较全面。因为他们早在1936年绥远抗战时,已经在前线相识了。但不幸他们两人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这一道义上的责任就落在我的肩上。小方原名方德曾,又名方大曾,1912年出生于北京。“小方”是他当记者发表作品时使用的笔名。他从小爱好摄影艺术,1929年8月,当他还在北平市立第一中学念书时,就在北平第201期《世界画报》上发表《少年影社征求社员宣言》,发起组织少年摄影团体。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小方考入北平中法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3月16日,是我的六爷(爷爷的六弟)孟秋江罹难50周年,他的后半段人生一直在寻找追求真理、为革命奋斗的路上。是坚守那份纯洁和忠诚信仰,让他坚定地走下去。在这里,容许我回望一下三个华彩片断,讲述信仰的力量……离开太原的印象1937年10月初,太原战役的最后关头,大公报记者孟秋江在太原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周恩来,见到了萧克和彭雪枫(在那里,他和彭雪枫等同食宿)。在文水,孟秋江聆听周恩来作抗日战争的形势报告。11月3日,孟秋江迎着撤退人  相似文献   

15.
看了电影《停战以后》,心情非常激动。不仅美蒋反动派的卑鄙罪行使人无限愤怒,还特別使我想起为了采訪“安平事件”新聞而被美蒋反动派所阴謀杀害的一位年輕的新聞工作者——郑仓夷同志。我跟仓夷同志相識,是在一九四六年初的一个朔風凛冽、雪花飞卷的晚上。那时候,抗战刚刚胜利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在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之后,被迫签訂了“双十协定”,一九四六年一月发布了“停战令”。在北平成立了“軍事調处执行部”。党为了让久居淪陷区的人民听到真理的声音,同国民党几经交涉,在北平建立了“新华社北平分社”,并相继筹备出版《解放》(三日刊)。仓夷同志便是那时候由《晋察冀日报》调来北平新华分社工作的。由于一位同志的介紹,我怀着一种无法抑制的兴奋心情,到《解放》报的工作人員寓所去看他。  相似文献   

16.
管纪奋 《新闻界》2001,(1):33-34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快十年了。一张照片,激起情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川老战友的一次聚会上,许川同志和我同声高歌几十年前在进军路上爱唱的进行曲,嘹亮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1949年 7月,许川同志和我同时在上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报到,同编在新闻出版中队。重庆解放后,我们在《新华日报》共事五年,以后在《四川日报》又共事将近三十年。许川当过记者、编辑组副组长、组长、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不论在哪一种职位上,他都不离采写。他牢记《新华日报》老领导常芝青同志一句名言:“干…  相似文献   

17.
艾寒松同志是我们党的优秀理论工作者,是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一位文化战士。他从三十年代初参加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的编辑工作,后来负责编辑《新生周刊》,因写了《闲话皇帝》一文而引起了当时震惊全国的“新生事件”,到1963年又因为他所编写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书而遭到康生的迫害,最后于1975年7月含冤去世。他一生的革命事迹,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现将追忆所及,记述如下。一、从《生活》到《新生》艾寒松原名涤尘,又名艾逖生,江西高安人,1905年生。1930年毕业  相似文献   

18.
邓拓同志是我的福州同乡,又是高中同学,而且曾经一度同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我和邓拓同志开始经常联系,是在一九五九年《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改版以后。由于我参加编辑《东风》副刊,曾向邓拓同志组稿,并请求他给予协助。在这中间,邓拓同志为《东风》写了不少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一年五月初,社长兼总编辑林呐同志找我说:“根据广大读者要求,我们社决定出版《孙犁文集》(以下简称“文集”)。这件事情,就由你负责筹办吧!”我接受任务以后,和有关部门协商,很快组成包括曾秀苍、顾传菁、张雪杉、董令生和我在内的文集编辑小组,着手进行工作。孙犁是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一九三七年秋参加吕正操司令员领导的人民自卫军(后改称为八路军三纵队),在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从一九三九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到一九八一年四十多年来,共创作短、中、长篇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在南京出版,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三十日,已经三十年了。当我们纪念这个日子的时候,应该追溯到一九三七年秋和一九四六年夏,那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决定,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曾先后两次在南京筹备出版《新华日报》,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破坏,未能实现,直到一九四九年四月三十日,南京解放七天以后,《新华日报》才得以在南京与读者见面。对于这一段历史,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