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由此可见,新课程的实施,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笔者认为"从做中学"是教师变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学习兴趣的培养,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文规定: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必要课程,高中阶段每周三节课,每期30学分。这一《纲要》拉开了研究性学习的序幕。《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情感并举,过程与效能统一,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对中小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1].而"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过程模式,重在知识的获得过程,因而有利于学生的过程体验,有利于学生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与训练,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  相似文献   

8.
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教训等被动实践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放弃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告诫我们,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语文新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七至九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之一,是能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那么,怎样具体落实这一课程目标,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在探究"学用合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课题时发现:组织指导学生编办"班报",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  相似文献   

15.
张丽 《现代语文》2005,(10):66-6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一、活跃课堂气氛,做学生的良师教学目标的完成,主要借助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忌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阐述课程改革的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成为这场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宁旭宏 《考试周刊》2013,(31):172-173
<正>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送审修订稿)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这就突出了研究性课程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探究)性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的具体体现,它是一场学习方式上的革命。在此,笔者想就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发表一管之见,以与大家商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研究性学习(Research orient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015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对"问题教学法"有了全新认识,并经过实践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