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收集整理的语料,归纳出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关于程度副词"极"的使用中存在的五类偏误现象,并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对误例的偏误进行分析。通过汉英对比、近义词对比、语言负迁移影响探究、HSK大纲分析等方法对造成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动词重叠式是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也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难点之一.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留学生语篇中动词重叠式使用偏误进行分析,浅析留学生七大偏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减少此类偏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语料的基础上,对汉语复合趋向补语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发现混用、中心语错误、复合趋向补语多余及宾语错误是最常见的四大偏误类型;对复合趋向补语引申义理解不够透彻,将动趋式简单等同于单个动词使用是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把”字句是留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对外汉语教师在讲解此语法点时存在着各种困难.论文的偏误语料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新疆师范大学中级汉语学习者的作业与日常交际用语,对中亚留学生的“把”字句偏误形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并归纳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是……的"句的情况,然后依据偏误分析的理论框架进行归类,并揭示这些偏误出现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无论"类连词在《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被划分为乙级词汇,属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一类词。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无论"类连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韩国留学生的记叙文为中介语语料,针对低、中、高三个分数段句号偏误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错用、空缺、多余三类,对这三类偏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探讨了句号偏误的表现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整理了"上"表达的四类语义,结合"上"所表达的四类语义,通过考察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对留学生"V上"结构中"上"的使用偏误情况进行归类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枫 《现代语文》2014,(4):118-120
在收集北京语言大学HSK作文动态语料库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偏误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留学生常犯的形容词谓语句偏误类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纠正方法,并对如何进行形容词谓语句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汉语和日语的词汇系统中存在着大量语音、词类、意义、用法等差别明显的同形词。研究表明,同形词会对日籍汉语学习者词汇的习得产生干扰。选取HSK三级大纲中的汉日同形词,导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收集日籍汉语学习者的偏误语料,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词义上,同形词词义之间的交叉包容会影响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词汇;在词性上,名词和动词出现偏误较多;在词语搭配和语用上,两国的文化背景影响着学习者的同形词词义褒贬心态认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参详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有关“等”与“等等”的偏误句子,从列举项数量的角度分析留学生的偏误和偏误原因,并尝试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很""真""非常"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留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三个词的用法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将这三个词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HSK动态语料库,分析了留学生对这三个词的掌握情况,归纳出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探讨解决方案。本文从本体研究入手,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HSK动态语料库,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分别从语义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用层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留学生在使用程度副词"很""真""非常"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归纳出偏误类型,找出偏误原因,探讨出偏误形成的规律。最后,通过以上分析归纳,找出避免偏误的方法和教学策略,使留学生能对程度副词"很""真""非常"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汉字圈和非汉字圈高级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两者汉字偏误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甲级连词"而且"是留学生产生系统性偏误的常用虚词之一。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归纳、对比发现"而且"的使用偏误类型集中在误代、误加、遗漏三个方面。除去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些偏误主要是由留学生对"而且"及其他相混淆词的语义及语法用法的不知、不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汉语的时间系统复杂以及母语对目的语迁移的影响,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间表达方式时常常产生偏误。本文以HSK动态语料库中母语是英语的留学生作文为分析语料,针对“漏用”这一情况进行汉英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错次数高达2031次。就"已经"的偏误情况看,偏误类型主要有错用、误加和缺省。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于泛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给”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兼类词,有动词、介词、助词三种用法。日语中没有介词,与汉语介词语法功能相似的是日语中的格助词,汉语介词“给”的用法很复杂,在日语中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词语,使得日本留学生在习得介词标记“给”时经常出现偏误现象。运用中介语理论,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留学生作文出现的“给”字句偏误进行分析,首先把偏误归类,然后分析“给”字句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