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语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语文教育,都不仅仅着眼于向学生传授一种符号系统或让学生掌握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语文反映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语文教育本身的不断继承和发展,也沉积着一个民族深刻的文化积淀。美国没有可以炫耀的悠久历史,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历史条件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哲学观念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无一不在影响着美国的语文教育,从而使其具有了自己独具的特点。美国的语文教育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正因为如此,了解与认识美国的语文教育,会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语文教育发展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世界上 ,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 ,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文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一方面 ,语言文字本身反映了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 ,另一方面 ,民族文化也附着于语言文字得以继承和发展 ,因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文教育都承担着继承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的任务。所以 ,我们探讨一个国家或民族母语教育的发展就不能忽视该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西方国家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加以考察 ,其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模式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东西方…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的教学,语言是文化的深层编码,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罗素曾经说到,语言不是我们可以只管使用它,而无须注意其本身的一种媒介。如果说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那么,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培育。语文教育是母语的教育,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的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杨丽霞 《教师》2013,(27):109-109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一种文化,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灵魂,更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写字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5.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需要沟通和交流,沟通和交流是依靠语言来完成,当然语言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文字的.作文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用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并且通过作文,学生还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作文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水平.所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6.
营造学好蒙古民族语言文字的语言教学环境,加强对蒙古族学生进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结合实践学习蒙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关键。责任心强、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对传授民族语言文化起主导作用,并且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逐步提高蒙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民族教育一般都是“双语”教学,就是学生(基本上是少数民族学生)既要学习他们的本民族语言,又要学习汉民族以及全民族的共同语——汉语。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有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也有一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不论有无文字,本民族的语言对汉语文的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有文字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种语言经久不衰,穿越千年而青春不减;有一种文字历久弥新,演化千年而魅力无限,这就是汉语言文字,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今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文字之一。汉语以其纯正圆熟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节奏,成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的语言之一,而汉字音义结合,体例多样,是世界上最独特最有智慧的文字。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让规范字成为校园文字,这不仅仅是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思想表现,更是学生养成文明  相似文献   

9.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的总称,在我国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教育方向的定位也不仅仅是知识技术方面,同样也是思想文化方面,特别是语文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科目。而普通话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阶段,听说读写也是普通话教学的常见手段,其中"说"这环一节是运用的关键环节。一个民族的团结也体现为语言的统一性,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差异性,所以语言用于交流的本质与价值,并不能良好体  相似文献   

10.
题记: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爱上自己祖国的文字,爱上这难啃的民族瑰宝。 一、文化语文:你的立足点在哪里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因为汉字本身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表意性是它最突出的特征,它以其独特的意象结构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全部蕴涵。王尚文先生曾经在《语文是什么》一文中指出:语文应该姓文,文字、文章、文学,首先是文字。小学应该重在文字,不是“人、手、口、刀、马、牛”一个一个地学,而是通过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来学。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课标以来,锻炼学生的语用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并不单单只是一门语言的学科,而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呈现和民族魅力的体现,因此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也绝不仅仅止于文字的应用和语句的排练。民族的历史,历史的积淀,民族的精神,精神的内涵,这些才应该是语文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根本本质。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从“大语文观”来看,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学科,语文世界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有语言文字的训练,有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人文情怀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作为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当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它所关注的不是一个单纯方面,而是要注重学习整体语言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发学生一生的向往。课外阅读能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双语教学,是指使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少数民族教育中特别是民族基础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少数民族学校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文的同时学好汉语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教育之一 ,民族文化的延续与丰富无不依赖于语文教育的作用。“语文”在现代通常解释为“语言文字”或“语言与文学” ,前者是语文作为工具性的根本基础 ,后者则是语文作为艺术性的具体表现。尤其是作为普通话的汉语言在其方块字的特殊价值与独有魅力中 ,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则是不言而喻 ,语文教育的主导性也更显而易见。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主导性地位一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语言靠文字组成 ,我国的汉字在古人造字中 ,大都是依据一定的形、音、义等模拟演绎而来 ,具有其独特的含义与形象 ,…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对国家稳定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价值。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作为文字表达的主要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学生表达自我、融入社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记录。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不仅教语言与文字,还是传承民族文学的主要阵地,其中包括民族传统的审美情感教育。这种审美情感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和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情感教育。一、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美丑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在教育工作中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语文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更是对蕴含在文字背后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小学是教育发展的基础阶段,这也是学生的观念塑造、个性培养、人格健全、兴趣引导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民族情怀,大大提高未来语文学习的效率。本文基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巨大价值,对渗透的关键点和策略进行探讨,希望为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即使在“工具性”占上风的昨天,语文也从来没有失去过它的人文功能,如诗如画、如舞如歌的文本世界,陶冶着学生的心性、丰富着学生的情感、引导着学生去追求真善美,潜移默化中外显为一种人文;即使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写进“课程标准”,强调体验和综合性学习的今天,语文仍然在听说读写中成为交流的工具,负载着本该负载和不该负载的太多的东西。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还能够谈得上什么人文吗?过分强调人文的语文或者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都是狭隘的学术主义,会把语文教育者引向歧途。水乳交融、互动式和谐发展@吴献新$河北唐山英才…  相似文献   

19.
构建蒙语授课学生“三语”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民族高校蒙语授课学生“三语”教育现状。 “三语”教育是指我国少数民族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民语、汉语和外语三种语言和文字的教育,是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我国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赵海艳 《成才之路》2013,(15):42-4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与语言一样是一种交流的方式,但写作是一种文字交流与表达的方式,是通过文字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把事物进行有创造性的表述过程,文字功底表达了语文素养的好与坏,小学低年级的文字表达通常叫做写话。小学低年级的文字表达教学目标定为:能对写话有一定的兴趣,能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能写出一些对事物的认识或者想法,能把平时学习或者看到词语用到写话中去。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注意加强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