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区域经济学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的,经60~70年代的不断拓展和丰富,在西方国家8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实际应用中,他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研究涉及到技术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政策科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其中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是关系到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几个重点学科,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显得格外密切。  相似文献   

2.
日本高崎经济大学北僚勇作教授,潜心研究经济地理学30余年,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和著作,试图建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北僚认为经济地理学发展要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要有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综合分析方法;他提出了商业创新、旅游创新概念与产业创新体系,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理论模式。笔者认为北僚的理论模式不仅丰富了经济地理学的内容,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区域定位问题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确立区域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策略的基础。运用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经济地理学和经济增长阶段论的观点,以特定区域的定位分析为对象的纵横综合定位法,是区域定位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学者简介     
《成人教育》2005,(12):F0003-F0003
赵秀玲,女,1957年生人,汉族,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主任、经济学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兼职硕导。兼任南阳市政协副主席、政协河南省委常委、民盟南阳市委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预备参事等社会职务。主要关注和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教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是由区域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组合而成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就要突破以往的系同学研究的研究,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对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概念、人类与自然关系发展阶段、传统资源理论经济学审视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经济学审视,以期能够更好地完善我国区域经济系统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具体而言,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反映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素质。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理论基础与研究技术基础课程、研究方向课程、专题课程共四个层次组成。  相似文献   

7.
叶涯剑 《红领巾》2004,(6):12-15
在传统区域发展研究中,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为拓宽研究视野,可采用发展社会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区域发展问题.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政府成为塑造区域发展格局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表面上是经济问题和发展战略规划问题,实际上则是政府行为的取向和效益问题.所以,在研究区域发展问题时对政府行为的分析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问,编写中国区域经济学教材刻不容缓。文章梳理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与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差别,论述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及研究的主要方法,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阶段划分的初步方案。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论。要加强行政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研究,处理好行政区域与地理区域的耦合互动关系,注重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动态学方法在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地理学产生于地理学体系,主要以经济及其相关区域系统为研究内容,涉及范畴包括经济地域体系的发展条件、建设机制、网络体系、类型模式、发展规律等。在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体现了一定的学科优势特征。经济地理学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涉及规划开发、区域条件、经济结构、发展调控等领域。另外,随着研究范畴的持续扩充,经济地理学逐步渗透至区域差异、资源分布、地域环境、生态条件、金融状况、创新发展、产业聚集与转移、统筹管理、政策调控等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得到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实施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成效。区域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人才需求的变化,影响到为之服务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按照区域经济学的要求,有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就要有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实施必然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地区在经济、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国改变这种不平衡状态,实现共同富裕。本详细地分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同时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西部大开发,东西部联动发展战略思想,对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生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引人瞩目的重大问题之一。由此引发区域经济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学界最为热门的一个研究课题,任何一门学科总是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和需要,并随之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自然也不例外。随着各国地区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学虽然发展很快,但相对于其他经济学科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新兴学科,还不很成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无疑大大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历史和理论的背景下,马海霞博士的学术专著《体制转轨中的区域传递机制》(以下简称:《传递机制》)的出版,在区域经济学的百花园中无疑又增添了一朵瑰丽的奇葩。它既丰富和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又顺应和服务于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其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现代地理学不仅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也涵盖了地理信息科学,在发展中它不仅加强了本学科内部的综合性,同时也与相关学科积极渗透与融合,目前,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重点是区域格局与动态过程及驱动力,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方面的理论创新,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人地关系协调的应用创新,以3S为主体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创新,由此而推动现代地理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域经济及其协调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在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仍把观角局限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上,已很难起到从根本上解决诸多区域经济地理要素实现良性耦合的作啊,更不可能达到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21世纪.环境道德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力量,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引入并重视对环境伦理道德的研究,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新疆15个地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击挑战、缩小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问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运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规模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采用区域比较法、个量与总量结合法、总量与均量结合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分析了新疆15个地州市的二元经济结构变化特征、总量经济规模和均量经济规模的大小,找出了三者之问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提出了促进新疆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于促进民族振兴、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区域人力资源,推动区域健康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单良从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区域人力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实践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作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透视了当前我国区域发展研究领域的发展特点,分析了当前区域发展研究的现实意义,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石,区域理论体系的构建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区域经济开发应用的具体实践程序即:区域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判定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一区域发展周期与趋势预测出发,构建了用于指导区域开发实践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2):F0002-F0002
安康学院秦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组建于1999年,系安康学院校内跨系部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坚持科研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研究中心主要以秦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实现理论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秦巴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为陕南经济突破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地理》教学改革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地理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它体现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相结合的层次与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讨论了中国区域地理的改革问题,加强综合分析、进行自然、经济的区域整保,完善中国区域地理的现代理论、技术和方法、重视全球化及其区域响应、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改革的主要方面,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的水平,使区域地理在解决国家急需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