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版况:红竖格,墨写.每半页12行,每行25字左右.白口,无鱼耳.边口下方,红字"黑龙江编辑处写本"板框30×20厘米,线装. 时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十八日--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七日.  相似文献   

2.
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宋)楼昉撰元刻本框高15.3厘米,宽9.8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单边。有缺叶,明、清人抄配较多。楼昉字旸叔,号迂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少从吕祖谦学,与弟昞俱以文名。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从事郎,迁宗正簿,有直谅声。后以  相似文献   

3.
知常先生云山集五卷(元)姬志真撰元泰定二年(1325)李怀素刻本章钰跋。存三卷(卷三至五)。框高23.4厘米,宽16.5厘米。每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姬志真(1193—1268),本名翼,字辅之,泽州高平(今属山西)人。其先雍  相似文献   

4.
崔仁纵墓志,全称《唐故豫州淮阳县丞崔府君及夫人裴氏后夫人夏侯氏三棺墓志序铭》,刊刻于武周大足元年(701)。墓志石灰石质,圆首碑形,高90厘米,宽68.5厘米,厚10厘米。志文楷书,共31行,满行37字。志石左侧面刻有款署"嗣子棣州刺史思暕撰序,青州录事参军张希元制铭"21字(见图)。志文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高门士族——清河青州房崔氏家族历史,具有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 (唐)李白撰 (宋)杨齐贤集注 (元)萧士赟补注元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框高19.9厘米,宽13.3厘米。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廿六字。黑口,四周双边。卷三后剜去七行。杨齐贤,字子见,舂陵(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7)进士。颖悟博学,试制科第一,再举贤良方正,官通直郎。萧士赟,字粹可,号粹斋,宁都(今属江西)人。宋辰州通判立等之子。笃学工诗,与吴澄相友善。著有《诗评》二十馀篇及《冰崖集》,俱已久佚,独此本为世所传。  相似文献   

6.
丁宝桢 (182 0~ 1886年 ) ,清乾隆晚期贵州平远州 (今贵州省织金县 )牛场街上人 ,原名琼选 ,号稚璜。丁宝桢自幼聪颖好学 ,能文能武有韬略。 1843年 (道光二十三年 )在平远中举 ,185 3年 (咸丰三年 )成为进士 ,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咸丰奔热河后二年外放湖南岳州、长沙等处知府 ,继迁山东按察使 ,布政使 ,巡抚。后以斩奸宦安德海、修治黄河有功 ,以及诸多政绩显著 ,升任四川总督 ,挂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衔。卒于成都 ,世称丁文诚公。1860年 (咸丰十年三月初十日 )丁宝桢出任岳州知府 ,从此踏上了他风云变幻、充满传奇色彩的仕途 ,并掀开了他政…  相似文献   

7.
关于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宋翔凤的卒年,向无异议。至于其生年,在今人的著述中则一直有二说,即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说与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说。前说系据《清史列传》中《宋翔凤传》所载"咸丰九年,重赋鹿鸣。次年卒,年八十二",逆推而得。后说所据系陆心源《三续疑年录》中关于"宋于庭(引者注:宋翔凤字于庭)  相似文献   

8.
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唐)白居易撰宋刻本(卷三十二至三十三配明影宋抄本)。框高22.1厘米,宽15.3厘米。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二至二十九字不等,白口,左右双边。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人,郡望太原。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擢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宪宗元和(806—820)时,历迁翰林学士、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档案馆现存明清档案,上起明洪武二年(1369),下至宣统三年(1911),共计22794件,是研究明清时期中央政府与青海地方政权关系和青海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军事、民族、宗教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现将其主要内容分历史时期概括介绍如下: 一、明代档案6件:洪武二年八月授魏华忠显校尉管军千户的诰命一件;洪武二十五年(1392)五月初五日授魏庇儿副千户、授徐勇百户的敕命各一件;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授赵德忠显校尉的诰命一件;天顺二年(1458)皇帝授高阳伯李文的金书铁券一件,万历十九年(1591)八月二十一日陕西监察御史关于茶马贸易的照会一件。这6件档案的载体分丝绸、纸张、金属三种。其中尤以明英宗授予李文的金书铁券为稀世珍品,此件基本完好,系本馆1985年从西宁市郊区一农民家中征集而来,面长37.5厘米,宽21.2厘米,厚约0.2厘米,重1300克。形状如瓦,拱宽23厘米,拱高11.8厘米。铁券正背两面共锉金字217个,每个字约1厘米见方。其中背面右上角书一“右”字,正中自上而下书有“若犯死罪禄米全不支给”一行十个字,正面自右而左,以每行十三字分十七行,书有206个字,文曰:  相似文献   

10.
新刊经进详注昌黎先生文四 卷外集十卷遗文三卷(唐)韩愈撰(宋)文谠注王俦补注韩文公志三卷宋刻本(卷十二至十八配另一无注宋刻本)。框高21.6厘米,宽15.4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韩愈(768-824)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津县南)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擢进士第。幼孤,由嫂抚养。及长,博通六经百家之学。工诗文,自成一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人物。喜奖掖后进,经其指点者,  相似文献   

11.
清代毕沅的《释名疏证》第四卷《释采帛第十四》:"绢,短也。其丝(纟臣)厚而疏也。"《疏证》:"今本(纟臣)皆作(纟臣),讹。段云:‘(纟臣),古坚字,当从纟,臣声。’《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纟臣)卒,今《春秋》作郑伯坚,(纟臣)亦(纟臣)之讹。《玉篇》音古千、古两二切。《初学记》一音古费切,费乃贤之讹也。" 按,《疏证》所谓段云"(纟臣),古坚字"实误,与《说文》紧字下段注不符。"(纟臣)"即紧字,"(纟臣)"是紧的别体,"(纟臣)"并非古坚字。今按《说文》卧部紧字下段注为:"紧急双声,此字别作(纟臣)。《玉篇》引成公四年郑伯矩卒。古千、古两二切。考《左》作坚,《公》作臤,《谷》作贤,则别本作(纟臣),切古千必矣。臣声与臤声一也,而顾书讹作(纟巨)。《释名》云:‘绢,(纟巨)也。其丝(纟巨)厚而疏也。’  相似文献   

12.
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宋)苏轼撰题(宋)王十朋纂集刘辰翁批点东坡纪年录一卷(宋)傅藻撰元建安熊氏刻本。傅增湘跋。框高20.7厘米,宽13.2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注文小字双  相似文献   

13.
南江涛 《编辑之友》2011,(10):114-116
一钟琦其人钟琦,字泊农,嘉州(今四川乐山)人。民国《乐山县志·人物志》小传记载:"钟琦,字泊农,祖籍江西,寄籍乐山。琦生而聪颖,喜词翰,工笔扎。应童试不售,学计然术。由是起家蓝、李之乱,奉宪札,总理军饷运谋筹划,卒赖敉平,以功保知县。年八十七卒,自为撰墓志铭。所撰《凭花馆随笔》《亦  相似文献   

14.
<黄州寒食诗帖>,墨迹素笺本,纵33.5厘米,横118厘米,行书,17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苏轼的行书代表作.此帖以手卷形式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者被贬黄州第3年寒食节),无款及年月.诗句为五言二首:  相似文献   

15.
曾礕光,字枢桓,一字枢元,号毓秀,谥号文诚,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惟传主仅列卒年,而无月日.另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则将卒年列为光绪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年10月12日).今考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上述曾礕光卒年为是,但月日为非.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书》的讨论,考证出本帖创作于元□四年(1089年)五月七日;考证出帖中所涉及三人家世:赵景道名令率,赵景珍名令□,赵公寿名世享,长景珍、景道一辈,三人均为越王赵德昭后裔;考证出《四库全书》第1113册《山谷别集》 卷三《子□字序》一文中"宗室景道令卒"当为"宗室景道令率","率""卒"形近而误。  相似文献   

17.
萧穆(1835—1904),字敬孚,又字敬甫,安徽桐城人,其著作行世有《敬孚类稿》十六卷本,是由沈曾植和蒯光典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鸠资刊成。各卷收其论说、序跋、传记、墓表、志铭、杂记等等。尤以跋三卷、杂记二卷,纠误钩沉,颇具特识。如《记田间先生年谱》,《年谱》为钱澄之少子(扌为)禄所编,所记澄之万历四十年至康熙十一年之事,离澄之卒年尚有二  相似文献   

18.
新得一隋代河间王杨弘的墓志拓本,为近十年内所出世,历代金石碑刻著作中均未见记载.由拓本上可知,墓志为正方形,宽、高均为49厘米.右上角稍残,第一行第三字"柱"字右旁损,第四、五、六行的第一字"九"、"刺"、"后"上半部损,墓志的左半部及下半部有多处泐痕.墓志文字共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第一行为墓志主人官职名衔,全称为"隋上柱国太子太保雍州牧河间恭王墓志铭".  相似文献   

19.
王九思,字敬夫,鄠(今陕西户县)人,居近漠陂,因以为号,别署紫阁山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生。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卒,为明代中期前七子中的重要成员。王九思的散曲创作起步较晚。其挚友康海《碧山乐府序》云:"山人旧不为此体,自罢寿州后始为之。"而王九思罢官寿州同知在正德六年  相似文献   

20.
沈廷瑞,字兆符、樗涯,号玩仙,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生于安徽宣城,卒年不详,但史书记载八十犹能游,"寿逾九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