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时下的中小学校,国学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宣传得有声有色,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民族文化的复归,实为幸事。笔者从一介语文教师转身,专职任教国学;以中学语文教师兼同国学教师的视角认为:中小学的国学教育须警惕五种倾向。  相似文献   

2.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开展国学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现状着重探讨了大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期望能唤起大学人对国学教育的热切关注,并推动大学国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青海教育》2009,(7):21-22
在甘肃万华企业集团的资助下,海北州祁连山中学被中华慈善总会国学工程中心、共青团海北州委确定为国学教育基地。5月11日,“魅力国学,书香海北”——海北州国学教育基地揭牌暨国学教材捐赠仪式在海北州祁连山中学隆重举行。这是我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国学教育基地。仪式上,甘肃万华企业集团为国学教育基地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国学教材共1000套。州委宣传部和团州委分别向中华慈善总会国学工程中心和甘肃万华企业集团回赠了证书和牌匾。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学教师国学素养总体上偏低,成为制约国学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小学教师国学素养提升的目标是对相关内容熟读会背、准确理解、灵活运用。提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按照经学、子学、蒙学、文学、文化常识的分类各有不同。提升的原则是以教促学,提高效率;行政主导,强化管理;全员参与,区别对待。提升的方式有自学、集体学习研讨、专题讲座、纳入常规继续教育培训、构建网络平台等。应尽快编写较理想的读本。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认为国学教育包括经学教育、史学教育、子学教育和文学教育.国学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是德育的重要方面.国学教育可以弥补西学教育的不足.把国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一是要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二是要建立国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储备国学师资.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本文着重从思想认识和实施策略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大学人对国学及国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树立新的国学观和国学教育理念,这是顺利实施国学教育的思想前提。二是各高校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不同类型(即专业型、普及型与陶冶型)的国学教育,这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学国学教育的严重缺失,本文着重从思想认识和实施策略两个维度来探讨大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大学人对国学及国学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树立新的国学观和国学教育理念,这是顺利实施国学教育的思想前提。二是各高校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不同类型(即专业型、普及型与陶冶型)的国学教育,这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广东教育》2005,(6):60-61
事件:目前,国学教育在深圳的学校中持续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在深圳推行国学教育的中小学有近百所。一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国学教育的校本课程,背诵《弟子规》《三字经》成为学生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但国学教育在深圳的开展也引来了人们不同的看法。有深圳市民表示,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几乎都不用考国学,学国学不如学英文实用。但有专家也表示,国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吸收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国学没有现实意义的说法,其实正体现出了一种功利的社会文化对国学教育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国学教育不仅是通识教育、博雅教育,更是素质教育。国学教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助力。国学是新时代高职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门课,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更是大势所趋。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积极研究了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并就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张永生 《教育》2009,(10):18-20
时光回溯至1912年,当时的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颁令:废止读经。从此,传统意义上的国学教育在课堂上销声匿迹。而至20世纪90年代末,新的读经运动悄然兴起,读经班、国学所等各种国学传播与教育形式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是纷扰不休的争论。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是师范院校语文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多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因此文化传承与古代汉语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代汉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华夏文明生生不息,而且在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服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当前国学热的现象,回顾了国学提出的背景;指出应该正确认识国学:国学不是汉学,国学不一定是书,国学并不全是精华,国学是动态的,国学同世界文化并不矛盾而是互补的;并建议学一点国学。  相似文献   

13.
仡佬族地区的国学教育始于东汉晚期。明清以来,其初级阶段基础教育发展处于大体上能与内地国学教育接轨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仡佬族教育有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各仡佬族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设施简陋,手段陈旧,观念滞后,资金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推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量不足,缺乏专业教师和专门的研究机构,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肤浅,校园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的问题,改进的对策是: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组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发挥教师与课堂的主渠道功能;通过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活动把学校建成学生的实践基地,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教育史中的李约瑟情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充分肯定和和赞誉,在中国科技教育的研究工作中产生了情绪化的影响,导致在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认识和评价方法出现片面夸大和“拨高”现象,这种倾向对中国科技教育史学科自身的建设及其价值带来了某些负面效果。应该以理智的 度全面认识和总结中国历史上科技教育的得失利弊及其经验教训,那样才可能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化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文科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也是成人师范院校文科的重要课程,但近年来高校学生特别是成人师范院校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所减弱。教师应该结合成人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自觉地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联系当代社会与文化,更新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古代文学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的母语课程往往通过渗透于教材之中的“国民主体性教育”来培养学生对本国、本土文化的认同意识,以塑造学生的精神与人格。《美国语文》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其教材编写的方式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者、语文教师也应树立“国民主体性教育”的意识,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有一种认同感、归属感。  相似文献   

18.
庸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非常发达的国家,其地域面积广阔、国力强盛。庸国的成就几乎包涵了全部的古代文明因素,所以,它在中国古代史上应该是一个全面进入文明的国家。以竹山为核心的堵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本科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优质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古代文化经典的学习,引导学生读原典、名著,增厚人文底蕴;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20.
儒学教育社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儒学教育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期许为人的社会化教育提供一个内在合理的理论依据。儒学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形态有君主教育的儒学化,士人培养及选拔的儒学化,民众教育的儒学化。儒学教育社会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既富有创新精神,亦不乏保守力量。儒学教育社会化作为儒学实现德治的生命线,是维系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重要支柱,也是促进中国古代社会明发展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