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相关即文化的相互关联,指文化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关联和系统外部不同文化系统间的相互关联;前者是内相关,后者是外相关。从相关性质,文化相关可分为正向相关和逆向相关;从相关表现,文化相关还可分为潜在相关和显现相关。文化的内外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相关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具有绝对性,不同文化绝对相关和绝对不相关并不存在。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文化交往背景下,我国应首先注重文化的内相关,以全球性眼界进行文化建设;同时积极注重文化的外相关,加强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论学校制度文化的涵义、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制度文化的本质是对学校成员实际发挥约束作用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总和,是学校运行的内在机制.学校制度文化是其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有机统一.它的功能包括导向、约束、激励、教育、整合等.  相似文献   

3.
学校制度文化的本质是对学校成员实际发挥约束作用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总和,是学校运行的内在机制。学校制度文化是其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有机统一。它的功能包括导向、约束、激励、教育、整合等。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最深刻的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学校文化,就是一个学校当中,隐藏于制度、管理、物质存在和校园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元素,就是一个学校教师身上的精神状态和人格魅力,就是周围师生身上的素质修养和生活状态.学校文化不是一种显见的教育要素,但它蕴藏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校的教育活动,影响着师生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及其学校生活样式方面也发挥作用.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是最能体现文化价值的地方,文化理应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一所学校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绿色"意味着生态系统内部组成要素和生态系统与外部相关环境之间关系的健康、和谐和平衡。将这一理念引入学校管理,其根本特征是成就教育参与者(社区、教师、家长、学生)、课程、教学、评价诸要素  相似文献   

6.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鉴于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内涵理解的偏失,民主要素的缺失及交互机制的缺乏,我们认为学校制度文化应以人为本,“管”“调”结合,注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从而发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整体实效,使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朝着民主、和谐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影响深远。鉴于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内涵理解的偏失,民主要素的缺失及交互机制的缺乏,我们认为学校制度文化应以人为本,"管""调"结合,注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从而发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整体实效,使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朝着民主、和谐的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着缺乏重视、缺乏自身特色、重形式轻内涵、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脱节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经济基础的必要保障、缺乏对企业文化内在机理的深入理解。只有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注重企业外部文化建设与内部培育的统一,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家和员工的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创新,才能培育出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从而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9.
高校班级文化的多层次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准社会性组织的班级在其内部文化、功能性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有以班级组织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物质文化为代表的主文化,还有班级的亚文化系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层次;在强化班级主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对班级亚文化系统的建立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中学校园文化是指在中学文化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质量文化的形成是师生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或效应,是多种要素整体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集合性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集体人格,它形成的基础在于认同,具有独特性。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成效不明显,原因在于其建设存在功利性,忽视其建设的长期性、共识性、递进性、连续性及对其建设成效的评估。有效推进高校质量文化建设需要高校最高决策者的重视,塑造追求卓越的共同发展愿景,科学构建建设体系,构建学校发展命运共同体,注重培养集体人格,建立建设成效定期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潘静  万国彤  汤鸣鸿 《教育》2013,(11):42-43
要真正地理解学校文化,必须要对学校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解读,笔者试图从大学文化的主体、载体、资源等要素结构入手,将大学文化这个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生态子系统:主体系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大学文化的组成要素就构成了这三个子系统的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在各个生态子系统中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处于一个有序的动态平衡中。将大学文化的生态化建设理论应用于河海大学的文化建设中,打造以"精神文化熔  相似文献   

13.
张宝贵  翟艳 《天津教育》2009,(12):40-41
课堂教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自身也是一个系统。系统解析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规律,对于深刻认识课堂教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使课堂教学彰显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也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学校文化是学校中群体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体现着学校的整体风貌与人格气质.文化的本义和学校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是可能的.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继承性和发展性、破坏性和建构性、稳定性与互动性等三组关系,并以理念系统为魂灵,由制度系统、实践系统、环境系统与保障系统的相互协同与交互形成合力才能达成.与此同时,学校文化建设并非具有无限可能,它始终在现实之维、精神之维与集体之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与规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热衷于谋求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大,注重的是外部的输血、投资,忽略了内在的造血机制的创立和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了学校文化的构建。一部分有识之士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问题,认为学校必须尽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包括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领导力。而文化力是学校现代化建设和迈向一流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如何构建学校文化力。对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快学校发展,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整体。校园文化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等,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创造力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诸方面,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地发展。面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估,笔者对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推进的观念和策略模型。依据文化发展理论所涉及的三对要素,学校文化建设的六面体模型包括材料、理念、主体、方法、结构、目标诸多面向。这要求学校文化建设做到: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熵理论可以从有序的视角研究学校教育系统,揭示系统发展过程中从有序到无序和从无序到有序相反相成的变化趋势.借鉴耗散结构系统的分析框架,改造熵理论,将学校教育系统有序度水平划分为低度有序、中度有序、高度有序,建立解释模型并从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探讨影响有序度的诸因素:制度熵、结构熵、人员熵、文化熵和信息熵.将该解释模型应用于学校,判断并解释学校子系统工作的有序度水平,提出从低一级有序向高一级有序转化的内部改革和外部扰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具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文化对德育的外部影响机制和内部影响机制。外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建构的影响;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的信息传导、选择、重组等实现。内部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进而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它主要通过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预设、建构、导向、规范等实现。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的有机结合是文化促进德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以理念为本、行动为体,构建虚实结合的系统模型;需要注重内涵、广泛传播,以内外兼修的方法整体推进;需要快速改进具体工作,坚持缓慢生长的理念,采取快慢相间的实践策略。学校需要以辩证的思考方式建设学校文化,秉持长期主义,以办学理念指导工作实践,用实践行动不断检验及完善学校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