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芳芳 《学周刊C版》2014,(5):125-125
新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作为正文的补充.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证实力。正文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部分.而文中的小字部分只是对正文内容进行说明,起到了丰富正文的内容.增强正文的说服力的作用.所以对小字部分的阅读在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小字部分的内容包括人物介绍、文学艺术、个人小传、生产事项等.这些内容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丰富了知识点.增加了内容的细腻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时小字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本中,每一课的正文都是由大字和小字两种不同字体叙述的内容组成的.大字部分的内容,是学生要学习并该掌握的主要内容.小字部分的内容,属于阅读部分,是对大字的补充和扩展.在历史教学中,不应忽视小字部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字部分“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也就是说,有的是正文的浅化,有的包含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与大字部分的关系可以说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血肉与骨络的关系。正文大字部分是骨干,是精华,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是更具体更生动的补充。无论是大字正文…  相似文献   

4.
高三历史备考,教师与学生一般只重视教材的正文内容,而忽视了教材中的辅助信息,如小字内容、相关史料、示意图、图片、表格等,使得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支离破碎。这样就出现了学科备考的盲区,导致备考的效率低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历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深入研究,笔者深感历史教材辅助信息的重要。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具体谈谈如何活用这些教材辅助信息。一、有效利用小字内容,吃透对教材正文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小字内容都要一视同仁、予以重视,而要依据其分量区别对待。小字部分中“制度、政策的具体实施与影响”等内容,如《…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具有丰富的内容结构,每一节教材都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教材的非正文部分穿插了一些"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的内容短小精悍,集科学性、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可读性、教育性于一体。教师若能科学、有效地运用它们,便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拓展应用。"红花还需绿叶衬",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这些"绿叶"——阅读材  相似文献   

6.
甲烷的分子结构安排在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确定其分子式以后,这部分内容在高二教材中分正文(大字)和阅读教材(小字)两部分编写。这部分教材是在初三、高一学习了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等物质结构知识以后来进行教学的,故应与前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部分教材又可为学习甲烷的性质,其它烃(乙烯,乙炔、苯等)和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打下基础。这就是说,甲烷分子结构的教学在中学结构化学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有机物结构知识的基础,至于小字部分的阅  相似文献   

7.
现在初三学生使用的历史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的方式,其中大字部分言简意赅,是教材的重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生动丰富,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材更具有灵活性,教学层次更加鲜明。如果我们仅仅为完成教学目标只进行大字的教学,就必然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实现大小字的融合?怎样发挥小字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覃社科 《教师》2012,(1):71-72
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一般每课课本由导入框、大字部分、楷体小字部分等十个部分组成,大字叙述课本的主题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掌握。小字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化、浅化,其功能是增加情趣,补充内容,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但不作为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瑛 《甘肃教育》2009,(12):47-47
初中历史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小字内容”,每课小字内容大致是大字内容的一倍,甚至还要多。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这些小字内容.会起到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一、“小宇内容”的四种类型1.背景知识型:即小字内容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大字内容发生的历史背景(或原因),与大字内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在内容上比旧教材更加丰富,除了正文和课后练习与思考外,还增加了辅文、框议、名言警句、小结等。正确认识教材各部分的关系并恰当处理,这是把握教材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一、紧紧围绕正文,处理好辅文正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它由黑体字和宋体字两部分组成。辅文是教材中楷体字部分,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辅文尽管从地位上讲处于补充地位,但其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与正文不相上下。对辅文的处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正文的理解和把握,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辅文既然是对正文的补充,因…  相似文献   

1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这些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读图要求、活动题材等内容相得益彰,从而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可读性和说服力。充分发挥插图功能,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多种素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历史新教材中大小字内容的关系兰州四十五中学符雪芳历史新教材有大小字之分,大字部分是教材的正文、重点、难点所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大字部分的叙述,往往比较简洁、概括,同时也显得平淡、单薄。小字部分是大字部分的补充、延伸、拓宽,既能加深...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教材中,除正文之外不少章节之后都有《阅读材料》和《做一做》两个栏目,这部分内容虽然不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但笔者以为这是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倘若教师对这部分内容不做引导,就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学生甚至将其忽略视而不见(部分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除外),教材编写的设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教材后的《阅读材料》有的是物理发展史、科学家事迹,有的是科普论文,有的是对本节内容的提升,这些阅读材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视野有很重要的作用。课文后的《做一做》…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主体性研究的一个落脚点。对这一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为这毕竟是学生学好知识的一个必要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门学科因各自特点,不尽相同。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则是笔者根据初中历史学科的具体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采用几年,深感效果不错。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的具体特点决定的。该教材的编撰体例与原来相比有很大变化,除正文外,增添了大量的插图和图片,图文并茂,同时也增加了大量的楷体字排印的课文(小字部分),这一部分除了对正文的解释外,大都是与正文有关的历史故事,构成了该教材生动有趣、通俗等特点,可读性极强。对小字部分的讲解,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对正文的理解、掌握,况且有些部分则是必须讲授的内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第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决定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应该掌握大量书本外的知识,拓展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对学生充分讲解故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理念,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提供了平台。浙江省高中从2006年9月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的第一阶段,地理学科选用的是湘教版的教材。新教材中正文的内容明显减少,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内容,如果说阅读材料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那么大量的活动则是对教材的深化,以起到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而且新教材中的探究性活动,是最能够体现新课标理念的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教材”)每章都安排了相关的阅读材料,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部分内容,致使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实际上,阅读材料是教材正文的补充和延伸,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不应仅仅采用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处理,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材料,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阅读材料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进入初三,同学们又学习了一门新的课程——化学。怎样学好化学呢?这里总结一些体会,归纳为“五要”。一、要认真通读化学课本化学课本的内容包括正文、演示实验、家庭小实验、习题等。通读的重点应放在正文和演示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内容)上。正文中的小字部分是为了开阔大家视野供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有个大致印象就行了。  相似文献   

19.
不能因小失大试谈新教材小字内容的利用于保水目前所用高中历史教材除引言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小字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回避的课题。显而易见,大量的小字内容自有其存在价值,不能因为是小字而忽略了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也...  相似文献   

20.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成为了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从统编教材来看,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部分的内容明显丰富了,阅读内容和阅读的篇幅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古诗词方面增加明显;从课程教学要求来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量也做了阶梯式目标,第一目标为不低于5万字,第二阶段目标为不低于40万字,第三阶段目标为不低于100万字,由此可见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注重从教材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