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列出画史上"元四家"之一的倪瓒诗文集的7个主要版本.明天顺荆溪蹇刻七卷本《倪云林先生诗集》,为倪云林诗文集之祖本;清康熙城书室刻十二卷本《清閟阁全集》,为倪云林诗文集最完善之本.而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中《云林画谱》为倪瓒所作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2.
北宋元?诗人郭祥正存诗约1400余首,收辑在其诗集《青山集》的诸多版本中,《青山集》在长期流传中,其版本众多,所收诗文在内容、数量上也不尽相同。其次,《续集》或七卷或五卷,为《青山集》最大疑点,经考辨乃为宋人孔平仲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北宋元祜诗人郭祥正存诗约1400余首,收辑在其诗集《青山集》的诸多版本中,《青山集》在长期流传中,其版本众多,所收诗文在内容、数量上也不尽相同。其次,《续集》或七卷或五卷,为《青山集》最大疑点,经考辨乃为宋人孔平仲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新近影印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樊川集》,在版本价值上固然有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如在杜牧诗文的文字上多有不同于它本之处,是进行杜牧集校勘的可贵资料,有时确可起到纠正它本错讹或补充异文的作用。但不可讳言,此本与《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樊川文集》相比勘,也存在诸多缺憾不足之处,如诗文文字的缺失与错讹、小注的缺失以及篇什的不全、外集诗篇混入正集等等。这一版本为何出现这一状况,实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相士如相马》等《杂诗四首》早在宋、金、蒙古对立时期已收入元好问的诗集,清代乾隆年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里辑出了宋人汪藻的《浮溪集》,四首诗又出现在《浮溪集》中。对此四诗的二属情况,学术界尚乏深入的考辨。从汪、元二人各自诗文集的版本情况以及诗文内证两方面来看,四首诗应为元好问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高启为明初大家,一生诗文极富。历来崇尚高启诗文者也不乏其人,故他的诗文被传抄刻板付梓流行于世的也较纷杂,今将他的诗文版本加以探源考辨,这对研究高启诗文也不无裨益。 高启一生写了两千多篇诗文,分别收入《江馆集》、《娄江吟稿》、《吹台集》、《凤台集》、《姑苏杂咏》、《槎轩集》、《扣舷集》和《凫藻集》。元至正丁末(1367)年,他将移居青丘后即十年离乱时期所写的《江馆集》、《娄江吟稿》共七百三十余首诗辑为《缶鸣集》。因他自谦“未敢与昔之名家者比”特取《楚辞·卜居》中的“黄钟毁弃,瓦缶雷鸣”之意而命名的。并请先辈胡翰、名流王祎、好友谢徽为其书写了序。与此同时,吴中四杰之一即高启诗友徐贲也辑成高启的《缶鸣集》,并请高启的另一好友王彝为其书作序。于是高启的《缶鸣集》就有两种手抄本并行于世。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许多滁州女性著有诗文集,虽大多已散佚不见,但尚有十四位女性的二十种诗文集流传于世。本文就现存滁州女性诗文集的著者生平、卷数、版本、收藏、序跋等情况作一简要著录,既可见明清滁州女性现存著作之一斑,亦将有助于《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的编纂,有益于滁州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张裕钊乃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之一。其诗文被门人及故交结集为《濂亭文集》、《濂亭遗文》、《濂亭遗诗》及《论学手札》等,这些诗文集传本较多,约有三十余种。对这些版本之间的渊源关系及其短长情况,学术界多语焉不详,或真伪莫辨,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9.
唐代笔记小说《松窗杂录》经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付梓,因所据版本有限,存在不少讹误.笔者搜罗《类说》、《绀珠集》、《说郛》、《历代小史》、《顾氏文房小说》、《奇晋斋丛书》、《唐人小说》、《四库全书》诸本,参考多种诗文集、笔记、类书,加以校勘.  相似文献   

10.
孙望先生在对《元次山集》进行校注时,已经对《元子》《文编》《浪说》《箧中集》《漫记》等著作进行了梳理,但并没有对《元次山集》版本源流在历朝历代的整理情况做详细而准确的考证。文章试图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为《元次山集》的版本流传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1.
邱美琼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93-94,137
陈三立诗文除见于《散原精舍诗集》、《续集》、《别集》外,尚有一些见诸报刊及他人诗文集者,李开军校点的《散原精舍诗文集》已收集不少。今辑出《散原精舍诗文集》中存目无辞的《思斋诗序》、《培风楼诗存序》,以及无目无辞的《画虎集》评语,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2.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一字半峰,晚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明末遗民.以诗著称于世,与屈大均、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其诗文集,以近人郭培忠校点整理的《独漉堂集》最为完备(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然亦有疏漏.笔者近日翻阅赵执信《饴山堂诗文集》,检得陈氏文一则,为《独漉堂集》所失收.现标点后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权德舆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研究价值颇高。然而,其作品的流传却版本纷呈,难为准的。2008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郭广伟先生校点的《权德舆诗文集》(全二册),  相似文献   

14.
第一种,以作者的姓名命名。 从西汉初年至唐朝初、年的诗文集多是以这种方式命名的,如《贯谊集》、《诸葛亮集》、《陶渊明集》、《骆宾王集》等。从名称来看,这类集名的诗文集多系由后人辑录整理而成,如嵇康生活在魏晋时期,他的诗文集《嵇康集》却是今人鲁迅先生辑录成集的。 第二种,以作者的姓和字命名。 用这种方式命名的诗文集多出现在唐代,如王勃字子安,其集即名《王子安集》,李白字太白,其集即名《李太白全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0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南开大学吴振清、徐勇等先生编校整理的《黄遵宪集》,是目前收录黄遵宪诗文最全面的集子,编者尽了最大努力广搜博采,采择的范围遍及海内外,但还是不免遗珠之憾。对个别散佚的黄遵宪作品,编者未能参校更好的版本出处,也未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成果,因此而造成参校有所疏误。通过对《黄遵宪集》的补遗与正误,以方便同道更全面了解至目前为止黄遵宪诗文的存佚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 《论贡举疏》一向为学人视为张衡的作品。明人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录此文入《张河间集》,清人严可均编《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据《通典》将此文录归于张衡名下,上海古籍出版社86年版《张衡诗文集校注》以及当今其它一些论著,同样如此。然近代刘师培在其《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见人民文学出版社59年版《中国近代文论选》)一文,就已指出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误以蔡邕《封事》第六事,误列张衡文”。  相似文献   

17.
王维传世之作有诗三百七十余首,文六十余篇。历代各种刊本叙次或以类别或以体裁,编年者迄付阙如。明顾起经撰《类笺王右丞集》卷首有《唐王右丞年谱》,系年诗文各若干,为王维诗文编年之权舆。清赵殿成毕生致力《王右丞集笺注》,所撰《右丞年谱》系诗五十余首,文二十余篇,较顾谱精密,承前启后之功未可泯灭。王维诗文编年之难,除其生平出处尚有不少疑点而资料又匮乏外,亦与集中多山水田园篇什,一般无本事可考有关。笔者披阅王集之际,偶有所得,不忍废弃,日积月累,爰有是篇,约得诗二百首,文四十篇,于王维事迹亦间有补证。囿于学识,牵强附会在所难免,大雅君子幸垂教焉。  相似文献   

18.
晚清著名学者、文人邵懿辰,死于太平天国之乱.其生前未能系统整理自己的诗文作品,均赖其同辈友人与家族后人的努力而逐渐完善.同治八年潘祖荫安顺堂刻本和同治十年丁氏八千卷楼刻本,是邵懿辰诗集的两种早期刻本;同治四年吴棠望三益斋刻本,是邵懿辰文集的早期刻本.邵懿辰长孙邵章将诗文合刻,形成了光绪三十四年的《半岩庐遗集》本,后经补订而形成民国十一年的《半岩庐所著书》本.其间又有抄稿本数种,与刻本一同构成了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且仍有散见邵氏书札27通,是各种诗文集版本均未收录的佚作,其价值须加发掘.  相似文献   

19.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谥文悫,江苏长州(今苏州市)人。乾隆进士,历仕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著有《说诗啐语》、《归愚诗文钞》,曾编选《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其美学思想集中于诗歌创作理论的阐发,其诗话《说诗啐语》在清代繁富的诗歌批评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翻阅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时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古诗词文的要求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甚一致。《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向7—9年级的学生推荐了50篇古诗词文(16篇文言文、34首古代诗词),要求背诵,具体见《语文课程标准》(25—27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