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逻辑命题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王健纯一个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其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有着某种逻辑联系,比如充分性联系和必要性联系,弄清这些联系的一般形式及其特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用A、B分别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如果有了条件A,可以保证结论B成...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处处涉及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论证。如要证明一个命题的结论为真,只要找到使这个命题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即可,而要否定这个命题是真的,只要找到使这个命题不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可以了。可见,正确理解好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有助于迅速清晰地得出命题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出命题的正误。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每道数学命题都可以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条件是命题的已知事项,结论是从命题所提出的条件经过推理而得出的事项.一般情况下,多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较明确的;也有的命题会直接告知,已知什么,求证(求)什么,但是,有些命题则不然,它不明确地点明已知是什么,它的条件是含而不露的,这种隐蔽在题设中的条件,是为隐含条件,设制隐含条件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题目的深度,因此,能否挖掘和利用好题目的隐含条件,是解题中的一个关键,挖掘和利用得好,必然会大大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命题不宜“条件过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示学生注意。解题时必须充分利用命题中所有条件(条件不会过剩),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否则解题就不够严谨,甚至错误。条件过剩的命题,往往导致学生思维推理紊乱,乃至陷入死胡同不可自拔,故命题不宜“...  相似文献   

5.
对数学命题实施转换,是最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之一,可称为“转换法”.这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把比较复杂或生疏的问题,通过转换归结为比较简单或熟悉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命题条件的等价转换、命题结论的转换和整个命题的转换等.一、命题条件的等价转换命题条件的等价转换的思维模式为:对原命题“若A,则B”中的条件A,作等价转换,记为AC,而C与题求B的关系显得更密切更接近,从而有利于找出解题途径,即,使原命题转化为比较方便的问题:“若C,则B”.例1若a.b∈R,且a2 b2=1,求证分析把条件a.b…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试题命题中,命题者往往会在题干中设置层层干扰条件.丽考生在分析题于中的隐含条件时,往往忽视“理论联系实际”,得出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答案,这就中了命题者设置的圈套.现通过实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7.
从命题本身因素入手,针对命题类型对条件推理的影响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从整体和前后件语义关系上探讨命题类型对条件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条件推理中存在明显整体正确内容促进效应;从前后件关系的语义表征上理解命题,条件命题成绩最好且与反条件命题、双向条件命题、非条件命题均存在显著差异;正确命题中表现出从整体理解命题对条件推理影响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路文梅 《现代教育》2003,(10):50-50
一、学生自主命题法的含义及适用条件。所谓学生自主命题复习法,简而言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规定的复习范围内,按照教师的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命题、自己解答的一种复习方法。学生自主命题复习法适用的条件是:  相似文献   

9.
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个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应当掌握好反证法的使用.反证法是从否定命题的结论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或和其他命题相矛盾的结论,或在推理过程中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达到命题结论正确的数学方法.使用反证法的步骤可归纳为: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命题结论的否定方面成立(每个否定方面均应考虑到);2.将命题的否定方面作为条件加以推理,得出和已知条件、公理、定义和定理等真命题相矛盾或自相矛盾的结论;3.确认命题的所有否定方面不能成…  相似文献   

10.
陈东明 《中学教研》2004,(10):14-16
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有时直接用数学归纳法来证,可谓“山穷水复疑无路”,然而只要加强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即先设法构造一个比原命题更强的命题,再转证加强命题,往往会“柳岸花明又一村”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命题不宜“条件过剩”吗?郎鸿杰同志在《广西教育》1994年第四期著文《考试命题不宜“条件过剩”》(下面称邹文)中的观点,本人实在不能苟同,现借贵刊一角阐述一些浅见,敬请订正。郎文认为条件过剩的命题“往往导致学生思维推理紊乱,乃至陷入死胡同不可自拔...  相似文献   

12.
数理逻辑,重点内容 1.命题命题表述为具有确定真假意义的陈述句。命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语句是陈述句;其二,语句有唯一确定的真假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泾 《数学教学通讯》2004,(1):96-96,F003
中学数学的构造,是指在解题过程中,根据题目条件的结构特征,利用各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或形式上的某种相似性,有目的地构造特定的数学模型,从而把原命题转化为与之等价却又具备了某种被赋予特定意义的命题,通过对它的讨论而使原命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问四种命题关系的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答“若P则q”形式的命题才能有四种命题.这里讲的命题是指明确地给出条件和结论的命题,其中,对“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只要求作一般性了解,重点关注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由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包括原命题与逆命题)知识,因此四种命题形式的教学应从学生学过的、熟悉的命题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教学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探索结论(或条件)型命题是探索性问题中最基本的一种类型,这类命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这类命题的特征是有条件而无结论,或虽有结论而结论的正确与否需要确定,或有结论而无条件或条件需增删.本文从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精选出几道有代表性的题目,以这些题目为例,探讨一下处理这类命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他图形位置关系复杂,命题者存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而存解中考题时,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某个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某种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17.
条件多余试题以往被认为是不当命题,但如今一些试题有意创设多余条件,摒弃解题套路,这符合素养立意的命题原则.文章以2022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为例,分析其中几道典型的条件多余试题,这些试题的条件看似“多余”,实际承载着不可忽视的育人价值,教师在相关教学与命题中应注重:丰富情境创设,践行学科德育;构造一题多解,培养高阶思维;创新试题形式,关注数学本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数学命题的结构作了概述,简介四种命题的内在联系。分析了命题条件和结论的相互制约方式,及其在判断命题真伪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命题的真伪,阐明了命题四种条件类型的区分方法。并列举范例说明相关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学命题一般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正确的命题揭示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果我们把命题中“条件”和“结论”互换身份,就有可能得到一个有意义的逆向命题;把一个数学命题中的某些特殊的条件一般化(比如取消某些条件过强的限制),从而得到更普遍的结论,叫做数学命题的推广.这两种方式都是发现数学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关键步骤江西省赣南师院附中洪立松利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某些与自然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关键步骤是利用n=k时命题成立这个假设条件来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本文结合高中课本,谈谈证明这类命题的关键步骤,供参考.一、“恒等式类”命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