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甲骨文中"■"类形,学界长期以来普遍信从"益"的释法。本文通过全面梳理甲骨文相关资料,根据旧所谓"益"字在字形以及辞例两方面都与"衁"密切相关,在读音方面又与"皿"声字存在通用关系,因此主张它应释作"衁"。又根据甲骨文中"易"字比较早的写法,指出"易"字本应从竖置的盘形从几个水点形,表示用盘倾倒水之意。"益"与"易"可能是一字分化,即"益"字可能是由横置的"易"形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2.
秦公簋、秦公镈铭文中"高引又(有)"后面一字,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各家的看法颇有分歧。旧或释作"庆",或释作"麠"而读为"庆",或释作"麐"而没有解释说明,或释作"麐"又把它与"麟"相联系而读为彣,或释作"麐"而读为"灵",或释作"麐"而读为"庆"。从近些年的相关研究来看,此字释作"庆"或读作"庆"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流行、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意见。本文结合语音以及秦公大墓石磬铭文中的"高阳又(有)■,四方以鼏(宓)平"一句,认为应该读作"令",训作"善",它与"高阳又(有)■"的"■"表示的应该是同一个词。此外还讨论了与其相关的一些铭文内容。  相似文献   

3.
殷周金文常用字"尊"位于句末时,如"康侯丰作宝(尊)(《集成》2153)",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用义为"器物名",也有个别学者提出"尊"非器物名。通过对殷周铭文中所有器物名的辞例及所有"尊"器铭文文本结构的考察,我们发现:后一种说法更符合殷周铭文实际。句末之"尊"与"尊彝""、尊鼎"中的"尊"用法与用义完全相同。殷周金文中的"尊"字还没有"器物名"的用法。并由此得出:在金文研究中,如果仅作局部的文例考察、部分的辞例排比,其结论有时难免偏颇。对全部铭文的宏观研究也许可以解决金文研究中的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4.
说“绥”     
本文对■俈柲冒、包山楚简和郭店楚简中的"■"字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字当读作"绥",指古代的一种旌旗■,俈柲冒之"(率)■(绥)"指先行引导之绥。在此基础上,认为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两件有箍殳,应该是当做"绥"的旗杆来用的。殳自古有有刃和无刃两种,本文认为古代的"绥"应当是在无刃殳上制作而成,而不会在有刃殳上制作。同时指出河南汲县水陆攻战纹鉴画像中首部无戈矛的旌旗就是"绥",曾侯乙墓竹简中的"晋杸"应为北方晋国或晋地形制的"殳"。通过实物比对,最后指出有刃殳起源于南方,属于南方文化传统;无刃殳起源于北方,属于北方晋地的文化传统。南方称有刃殳为"殳",无刃殳为"晋杸";北方称无刃殳为"殳",有刃殳为"锐殳"。后世不解,遂将二者混为一谈。注释中还对楚简遣策中所见之"中干"和"羊车"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牵笼"应理解为"牵砻",即牵动砻使作圆周运动以碾稻谷去壳;话本中的用法是其引申义,指像牵砻一样牵得团团转."砻"被写作"笼",除了与形似音同有关外,还与"土砻"的形制有关,其他文献中也有二字通用之例.  相似文献   

6.
在《史记》、《汉书》的记载中,"七"与"十"两字颇为特殊.陈直先生在《汉书新证》中曾说:"在西汉时,七字书作十,中画甚短,与十字极相似."②张勋燎先生则对此作过详细考证,指出:在先秦时期,即秦统一之前,"七"字写作"十"型,而"十"字写作"|"型或者在"|"中间加一点,此时"七"字和"十"字在写法上尚有分别,但到了秦统一中国之后,"七"字仍写作"十"型,但是竖画较"十"字型较短,而"十"字也写作"十"型,"七"字和"十"字的区别极不明显,整个西汉两百多年,"七"字都保持了秦代常用的写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常有“寒喧”二字见报。比如,某某接待海外归客,自有一番“寒喧”;宾主见面,难免“寒喧”云云。到底是“寒暄”还是“寒喧”? “寒”字比较好懂,可以知道是寒冷之义,错就错在“暄”和“喧”的区别上。“暄”,温暖之义。陶潜《九日闲居》诗:“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露水寒冷暖风停止,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可见,“寒暄”  相似文献   

8.
“瑴”与“(■)”一笔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字。“瑴”音jue,双玉谓之瑴。《说文解字.玨部》注曰:“瑴,玨或从(■)。”《左传.庄公十八年》中云:“春,虢公、晋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赐玉五穀、马三匹,非礼也。”晋杜预注曰:“双玉为瑴。”唐陆德明释文:“瑴音角。字又作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青云》云:“二玉相合曰瑴,此玉常合生故也。”《国语.鲁语上》:“(僖)公悦,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三国吴韦昭注:“双玉曰瑴。”“(■)”音ku,意为未烧的砖,即砖坯。《玉篇.土部》云:“(?),墼土也。”宋李诫《营造法式.总释下,塼》云:…  相似文献   

9.
戴、带二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悬殊,有时容易混淆。“戴”的初文为“異”。在甲骨文中,“異”为“人头上戴物,两手奉之之形”。“異”演化为“戴”,只是加了一个声符。“戴”的范围后来显然并不限于头,如耳上可以戴环,颈上可以戴链,胸前可以戴花,手上可以戴表……凡加于上皆曰戴。不过,“戴”的本义毕竟是加之于头,因而又引申出尊奉、崇敬等义,如爱戴、拥戴、感戴。 带,《说文》的解释是:“绅也”。这是古代士大夫束衣的腰带,故其字“像系佩之形”。这种腰带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绅士”一词便是由此而来的。因带上常佩以饰物,故又可解作佩、挂。由带的形状、功用,后来还引申出携挈、引领等义。 作为单音词,戴、带还是容易区分的。如“戴帽”不能写作“带帽”,“戴花”不能写作“带花”,“带电”不能写作“戴电”,“带兵”不能写作“戴兵”。  相似文献   

10.
《广韵》中"洒""汛""灑"有多个读音与"洒水"义有关。本文证明"洒"字所反映的词上古和中古时期不同。东汉之前,"洒"与"汛"为异体关系,为上古真部字。至晚到东汉,"洒"(汛)开始训读为"灑"。  相似文献   

11.
师■鼎"作公上父尊于朕考郭季易父■宗"之"■"当隶作"■",从攴从"■"(逸),可读作"肆","肆宗"是郭季易父之庙。铭文意思是"师■制作了一件祭祀其祖公上父的铜器放在祭祀其父郭季易父的宗庙(肆宗)里"。这件铜器是小宗师■制作以私祭其祖,而非助祭大宗。不过该祭器的使用地点仍是在大宗宗庙,"郭季易父肆宗"只是铜器的存放地,师■一系未能为公上父立庙。西周时代贵族宗族成员(包括大宗族内小宗及一般族人)的祭祀活动可分为助祭与私祭两种,金文所见庶子或小宗作器"用享宗室"者,内涵是宗族成员作祭器以私祭。部分小宗未能立祖庙,需前往大宗之家进行祭祀活动,反映出西周贵族宗族内部立庙、祭祀及等级制度之严格。  相似文献   

12.
《咬文嚼字》杂志1998年8期31页《冯玉祥“戒毒”?》一文在指出《北京晚报》去年7月8日11版《冯玉祥常德戒毒》这一标题将冯将军在常德进行禁毒和办戒毒所的事迹概括为“戒毒”之谬时说:“况且文中还提到冯将军的缉毒销烟之举,那么这个‘戒’字就更有失偏颇了。”这里的“有失偏颇”,所表的意思恰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有失”改为“失之”就对了。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里,“像”与“象”的正确用法是: “象”作为一个单音词,只有指“大象”这样一个意义。作为词素,有两个意义:1,名词性词素,指形状,样子,可构成复合词,如:“现象、假象、表象、星象、脉象、旱象、形象、印象、险象、怪象、幻象”等。2,动词性词素,指摹仿、摹拟,可构成复合词,如“象形、象意、象声、象声词”等。“象”字不再用于动词,是区别“象”  相似文献   

14.
在报纸上,常可见到“作”与“做”两个字混淆误用的现象。如何区别二者的正确用法?这要注意几点。从字的渊源演变看,“作”字的产生早于“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交际的需要,才逐渐分化形成两个意义和用法不同的字。二者都作动词用,所不同的是:“作”的基本义是“起、起来”,如“风雨大作”。“作”在句中带的宾语一般是动词,如“安排、估计、斗争、  相似文献   

15.
说“豆流”     
敦煌文献中的"豆流"(字亦作"逗遛")之所以用来表示"原因",就在于"豆流"二字所记录的乃是表示"头"义的联绵词之语音;由"头"义引申,故有"端由"、"始末"等义。事实上,得音于"豆"的"头/頭"字,上古时期曾与"豆"字一样,都曾以复辅音"tl—"为声母,后来在复辅音声母向单辅音声母演化的过程中,才演化出了以"t—l—"为声母形式的"头颅"、"豆流"、"逗遛"等联绵词。  相似文献   

16.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一段是儒家思想的名句。今天通行注本中,就"问陈于孔子"一句下均标音,"陈"该读如"阵",zhèn,即战斗队列之义,也泛指军事。如此改音改字是不必要的。探源陈、阵二字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意义,便会发现"问陈于孔子"的陈应当读如本字,乃是军事陈列之法之义。本文先追述"陈读如阵"这一说的来历脉络及其论据,然后表明不必破读该字,反而陈读如本字仍然是正确的读法。  相似文献   

17.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是大家熟悉的句子,但"扑朔"究为何义?旧注曰:"足不前也"(《中文大字典》)、"兔走貌"(《古诗笺》)、"跳跃貌"(余冠英《乐府诗选》);就是没有解为"短小貌"的。我以为就是短小义。《诗·召南·野有死(?)》:"林有朴樕"。毛传:"朴樕,小木也。"陈奂《诗毛氏传疏》云:"朴樕为小木,犹扶苏为大木,皆叠韵联绵字。"而朴樕之义,又非专指小木。《尔雅·释木》:"朴樕、心."王引之《尔雅述闻》云:"朴樕与心,皆小貌也,因以为木名耳。古者谓小为朴樕。"并引证《汉书·息躬夫传》:  相似文献   

18.
“家”与“冢”,两个字近似,笔画完全一样。区别在于点的位置,一个点在宝盖上,一个在下,可字意却是天壤之别。古人造这两个字的本意不得而知,不过从字的结构上能看出点“会意”和两个字之间的联系来。先看这个“家”字:宝盖像是房脊,宝盖上那个“点”代表房上一轮太阳,房子挡风蔽日,驱寒保暖,为人、畜提供生命繁衍之地(古时人畜混居,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家里还住着牛)。古人造字,依类象形,于是有了“家”。再看看“冢”字:原本在宝盖上面的那个“点”,跑到了宝盖下面,太阳陨落,生命之光躲起来,人、畜离开了生命之源,入土为安,示生命终止。古人立字为凭,指示其意,于是有了“冢”。  相似文献   

19.
论"痴"关于"痴"字,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它的意思应该近于一种生理现象。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它是"不慧也",《说文解字系传》中说是"神思不足"之病,而关于"痴"字的意义演变,周汝昌先生在《点评红楼·说痴》一文中,开篇就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和"有"允许"义。此义"甚奇诡",郭在贻先生认为"和"字之所以有此义,是"词义渗透"的结果(参《郭在贻语言文学论稿》P2(?),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关于"和"之"允许"义的最早用例,现在一般认为是东汉无名氏所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参《汉语大字典》P602)但该诗是否为东汉人所作,历来颇有争议。即或退一步讲,把它当成东汉时的文学作品,仍然不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和"之"允许"义的最早用例。笔者在《战国策》中,就发现了一个比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