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传播新闻.我国新闻界前辈戈公振在他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曾十分明确地指出:“报纸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也.”这句话说了半个世纪了,直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报纸,至今还忽视新闻,其中以晚报为最. 凡是报纸,不管它姓“晚”、姓“日”,还是姓“周”,都应该是报,而不是杂志.现在往往强调了它的姓,而忽视了它作为报纸的固有功能.说晚报姓晚,喻意要注意报纸的可读性,要有晚报的特点.抓报纸的可读性当然设有错,值得注意的是由此产生的晚报杂志化、日报晚报化的做法.所谓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新闻改革,使晚报的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把晚报办得更加符合党和广大读者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完成这个课题,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软与硬的关系。所谓软与硬的关系,也就是突出晚报特色与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这是涉及晚报办报方向的大事,必须正确处理。晚报的性质决定它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软些,要尽可能地贴近群众,贴近家庭,贴近生活,而不能办得和日报一个模样,否则晚报就失去了存在  相似文献   

3.
1958年7月1日,英雄城有了自己的党报一南昌日报》诞生。1961年9月1日,为了将报纸办得更为生动活泼,更加富有都市气息,更为群众喜闻乐见,《南昌日报》更名为《南昌晚报》,成为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家晚报之一。十年浩劫期间,报纸数易其名,命运几经沉浮。1979年11月1日,乘改革开放东风,《南昌晚报》敢为人先,在全国晚报界第一家复刊,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机关报晚报是承担机关报任务的晚报,始于60年代初。1961年羊城晚报承担了广州市委机关报的任务。以后又陆续出现过西安晚报、成都晚报、南昌晚报等同类型的报纸。但在当时,这种报纸应该怎样办,它和新民晚报、北京晚报有何不同,还不很明确。到1965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当时承担了中南局机关报任务的羊城晚报指出,“它应该办成基本上是晚报的样子”,才开始有了办报的基调。  相似文献   

5.
党报性质晚报风格──湖北《松滋报》社小报“大办”的尝试纪登刚湖北省《松滋报》是中共松滋县委机关报,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周二刊小报。如何使党报办活,既坚持党性原则又保持晚报风格,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在这方面,《松滋报》社作了有益的尝试。该报编审人员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无论是什么性质的报刊,都越来越重视对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科技事业日益兴旺的表现。报纸上的科学副刊,与各种科学期刊相比较,自有其独到之处。但能否办出个性,却是有待探讨的新课题。我们乌鲁木齐晚报的科学副刊《科苑》,是在1984年全国13家晚报联合举办科学小品征文的启迪和促进下破土而出的一颗科圃新苗。到目前已坚持办了近三年。最近,我们挑选了95篇代表作编辑成册,将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老作家秦牧为  相似文献   

7.
《扬子晚报》作为一张“八小时以外”的“家庭报纸”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群,从八、九岁的儿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喜欢读它。目前发行量已达39万份,在全国43家晚报中名列第四名。翻开最近两个多月的晚报,我们觉得她又有了新的进展,既坚持了党性原则,又体现了晚报的特色,确实具有“扬子”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8.
晚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报纸,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谓个性,就是指一种报纸不同于另一种报纸的质的规定性,它决定于报纸的读者对象和不同分工,同时又规定和制约着报纸的宣传内容、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可以说,这是任何一张报纸能否办出特色的重要前提。 那么什么叫晚报呢?顾名思义,晚报的主要特点,就在“晚”字上。正如老报人赵超构先生所说的:“日报出版以后,到了晚上还有许多国内外大事和社会新闻发生。白天本地发生什么大事,有些什么新闻,可以在晚报上看到。所以‘晚’字这个特点是日报抢不去的。这也是晚报最主要的特色。”赵超构在强…  相似文献   

9.
第四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报纸经验交流会于11月21—26日在江苏苏州市举行。这次会议围绕着如何宣传贯彻好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着重交流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性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办出名城报纸特色、发挥名城优势,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会议期间,代表们根据新华社报道,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总  相似文献   

10.
机关报晚报是承担机关报任务的晚报,始于60年代初。1961年羊城晚报承担了广州市委机关报的任务。以后又陆续出现过西安晚报、成都晚报、南昌晚报等同类型的报纸。但在当时,这种报纸应该怎样办,它和新民晚报、北京晚报有何不同,还不很明确。到1965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当时承担了中南局机关报任务的羊城晚报指出,“它应该办成基本上是晚报的样子”,才开始有了办报的基调。但是,次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把全国所有的晚报都扼杀了。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革命性、科学性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这一根本性质,要求每个新闻媒体必须维护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不管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在思  相似文献   

12.
陈浩 《新闻知识》2002,(12):21-24
《西安晚报》创刊于1961年,是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晚报之一,多年来,以其浓郁的古都特色和雄浑的西部风格为国内外广大读者所认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安晚报各方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经营收入稳步上升。但是,近几年来,在西安报业市场激烈竞争中,《西安晚报》由于管理体制、报纸内容版面老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晚报的品牌优势受到了严重冲击,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一度下滑,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今年以来,在新一届市委的关怀下,西安晚报重整旗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前提下,按照“办一张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的总体思想,在坚持晚报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作需要,笔者近日翻阅了二十余种晚报类报纸。应该说,很多报纸都办得相当出色。无论是版面内容的设置、栏目的确定和更新,还是重要稿件、重点版面的策划与经营,都体现着报纸的党性原则和“三贴近”的办报思想,同时也闪烁着办报人经验和睿智的光芒。看到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块块抢眼而厚重的版面,确实令人钦佩。然而,有些报纸也存在一些值得人们注意的问题。比如,多数晚报类报纸普遍存在的“一多两少”现象,就应该引起业内同行们的注意。在此将这几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全国晚报昆明会议交流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崇高事业中,晚报日益成为城市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传播先进思想,转变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方面,晚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不少城市,晚报的读者数已超过日报,绝大多数是群众自费订阅的。晚报和日报一样,都是党领导的新闻舆论工具,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都要宣传党的政策,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既然这样,为什么有了日报还要出版晚报?为什么许多晚报能为广大群众所欢迎?从这次会上办得比较好的晚报介绍的经验中,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思想上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好像坚持党性原则,把握舆论导向只是机关报的事,而子报和专刊、专版的任务是闯市场。无形中把正导向、坚持报纸的党性原则与市场对立起来。似乎坚持了正确导向,坚持了党性原则,报纸就会死气沉沉,就不会得到市场的认同。把过去那种板起面孔教育人的宣传摸式,归咎于坚持了党性原则,甚至错误地认为,强化党性原则就会造成市场的萎缩。于是,在子报和专刊、专版的办报过程中,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淡化、弱化甚至根本不讲党性原则。在宣传上,靠打“擦边球”、“踩红线”,来追求报纸的市场“轰动效…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报纸都是新闻舆论工具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新闻工作,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宣传的共性。但是,共性体现在个性之中。新闻宣传上的这几个“坚持”,都是在每一种报纸的特有办报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无论党报或专业  相似文献   

17.
何为党报性质,晚报风格?我们认为,党报,即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以“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刊行”的出版物。所谓晚报,是以刊载社会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出版物。也可能是有党派性的,也可能是无党派性的,一般说来是无党派性的。如果说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性质”的不同,作为报纸,又都是面对读者“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的出版物。当然,它们的内容、风格是有很大差别的。党报的宣传主次十分鲜明,有较强的指导性、思想性、政策性。晚报的社会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在报纸系统中为最。它的优势就在于“靠近生活,面向社会,接近群众”。坚持党报性质,发扬晚报风格,是在坚持党报性质的基础上,借鉴晚报的经验,发挥晚报优势,吸吮晚报味道,办出富有地方城市特色的机关报来。邢台晨报为了在坚持党报性质的前提下发扬晚报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有40多家晚报,期发数达1000多万份,读者多,覆盖面广,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报纸类型。晚报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生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晚报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直接面对家庭。晚报新闻改革必须从增强它的可读性入手。强调可读性并非摈弃晚报的党性原则,相反将晚报办成一份面目可亲,生动活泼,市民喜闻乐见的“家常报”,更有利于党的各项政策化成细雨深入人心。新民晚报前社长赵超构曾说:“我们新民晚报走了许多弯路后才认识到,我们晚报的读者不应该分什么阶层,也不应该是什么界,也不是什么干部,应该  相似文献   

19.
创刊于1992年5月28日的《伊犁晚报》汉文版,于去年底经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今年以来,报社领导和采编人员本着地委领导“立于全国晚报之林,努力办出自己特色”的意见,使这张在全国和自治区新闻评比中五次获奖的晚报进一步展现新面貌,受到读者的喜爱。 我是《伊犁晚报》汉文版的忠实读者,认为这家地州级晚报为自治区众多报纸中的佼佼者,在全国晚报中也并不逊色。《伊犁晚报》不但姓“晚”,而且姓“党”。它跟巾央精神紧,跟实际生活近,跟读者群众  相似文献   

20.
典型宣传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日报已摸索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现在,日报和其他报纸纷纷借鉴“晚报风格”,在新闻的“软、杂、近、活”上下功夫,注意“微言中含大义”、“细小处见精神”。善于取人之长是我国晚报迅速崛起的“法宝”之一。作为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晚报,也应学习日报使典型宣传成为晚报的一大优势。 长期以来,人们给晚报的定位是:知识性、趣味性、消闲性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按照这样的定位,当然不会很重视报纸的典型宣传。 其实,宣传先进典型是我们党报的光荣传统。它是一种用来引导舆论、指导工作、催人奋进的重要的报道形式。诚然,晚报要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但是晚报也是党报,也应坚持党的办报宗旨和党性原则,因此,作为党报的晚报必须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理直气壮地讲政治,责无旁贷地把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唱响主旋律。作为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晚报也应重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把典型宣传放在突出的地位,让广大读者通过对典型的认识,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深化认识,增添新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