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飞 《考试周刊》2015,(52):29-30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是母语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轻松自如地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者认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指向"语用",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作者根据《新课标》中年段教学目标,重组年段训练点,深入挖掘文本,选准语用训练内容进行教学,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小学语文中年段语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如:练习精巧生动的句式表达;仿写典型独特的段落结构;习得常见的谋篇布局方法;临摹常用经典的语言手法;巧用课文留白,训练学生语言,等等,实现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写作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社会语言现象。语文教学要置阅读与写作于整体化的学习状态之中。根据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三部曲"为:立足文本,聚集表达,阅读中揣摩读写训练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指向语用,迁移中内化读写训练点;因写而读,读中求法,习作中强化读写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万丈高楼平地起",低年级语用教学格外重要,教师应该强化低年级学生的语用训练,洞察文本表达的密码,为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回归本位,指向语用,本文对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展开了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语用"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重视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语用"的重要性:"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教师应促使学生在阅读时把目标指向运用,逐渐从尝试实践到养成能力,最后完成迁移,学以致用,学有所用。1.在自主阅读中跟进"语用"实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感知精确性有所提高,教师要根据本班  相似文献   

5.
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就应该转向对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的转变。因此,阅读教学就应在具体操作策略上引发相应的转变。本文结合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以及语用能力生长的规律,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提出要促进问题转变,指向写作本位;强化互文关照,遴选语用价值;深入对比品析,辨析表达效益;积极匹配对应,选择合理方式;践行整合取舍,探寻表达密码,从而丰富语用教学之"效"。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指向写作。文本仅仅是个例子,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从中借鉴、习得言语表达技巧。对于语用训练来说,需要的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表达能力。毕竟对于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才是关键。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第四学段语文教学为例,浅析通过强化语用训练,彰显阅读精彩的策略。一、借鉴例子,培养语用训练意识在语用训练中,教师需要从语感出发,将重  相似文献   

7.
正当下,"语用"教学成了教改的新指向,可是部分一线教师在践行中仍有迷惘。大道至简,"语用"训练应从儿童立场出发,摒弃桎梏,奏响"听说读写"的主旋律,让"语用"训练成为儿童的一种平实、自觉的文化行为或文学活动。一、留白处生成童趣语文教材中,每一个文本都隐藏着不确定点,都有留白处。教师要找到能激发儿童思维的教学切入点,在语言文字的吐纳中,营造、生成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  相似文献   

8.
纵观当下的语用训练,很多都是教材中文本语言形式、写作策略的机械化模仿,体悟过程中的解读并没有对学生实践操作中的写形成太多的支撑,导致语用实践流于形式。这就要求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设"体悟"的桥梁,缩短阅读与写作之间断层的链接。提出要整合文本内容,在强化体悟中做好练笔的储备;顺合语言意境,在强化体悟中遴选练笔的材料;准确洞察意蕴,在强化体悟中丰富练笔的内容;合理分配时间,在强化体悟中拓展练笔的渠道,从而消融断层中,强化读写之间的高效链接。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语用"上,从教材中发掘合适的训练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有语文可以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为生活所服务的意识。从以下方面论述:聚焦篇章结构,链接生活实际,寻找语用点;聚焦矛盾冲突,联系真实心理,寻找语用点;聚焦遣词造句,结合生活素材,寻找语用点。  相似文献   

10.
语用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渐进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指导训练技巧,让学生"善问",鼓励学生独立提出语用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的语用训练过程成为自由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的最终价值指向应该是表达。阅读教学应该定位"语用"。教学前,教师应依托文本寻求有价值的语用资源;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多种策略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吸纳文本的言语智慧,并能在一定的情境中倾吐外显;后续的教学,教师应创设一定的言语情境,唤醒学生的语用储存,让学生通过吸纳、倾吐的更替,获得言语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恰当地进行写话训练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为"播客"与"拍客",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形式关注生活细节,记录社会现象,积累习作素材,以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播客"重在"说","拍客"重在"写",从"播客"到"拍客"写话形式的演进,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说话向写话的转化过程,最终指向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事实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有效地进行"语用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结合  相似文献   

14.
正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是在传递内容的同时告诉读者文章应该怎样写。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凡是大家的作品,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与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指向表达本位"的理念十分契合。因此,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分析,就应该将关注的焦点指向文本的语言表现,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构思,领悟作者对写作素材的选择、整合,这样才能更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正基于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指向,教师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用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其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一年级课文篇幅短小,但生字量大,且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备课时更应立足学情,选准语言文字训练"点",搭好语言实践"台",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获。本文试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为例,谈如何活用教材,全面落实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对于目标指向"高考"的复习教学,解题训练应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基于"解题指导"的习题教学,注重"双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则应该是其操作的重要内容.这一方面是由于"高考"的相应成效需要借助于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语文课程的这一性质,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简称"语用")的态势。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语用训练,让阅读与表达进入相融相长的美好境界呢?笔者认为,运用"模块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能让这一训练更加灵动、丰厚。所谓"模块",是指在"知识、能力、情感点"等方面具有较强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文章上,而忽视了写的训练。其实"写"无不贯穿在阅读教学之中,"写"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重要的尺度,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阅读教学中的"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共时平面上,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考察了副词"空"的句法分布与搭配、语义指向、表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重点分析了副词"空"在表达否定时的语义指向,指明了它否定的对象是其后动词激活的预设。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次接触"语用"一词是在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选修了"语用学"课程,走上工作岗位,接触语文教学的时候,却又忘了"语用"的含义,其实,语用学的"语用"和语用教学中的"语用"核心词理解是不同的。我想,语用教学指向动态语言的实际"运用",是和学生有关的,不是静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