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过程性目标的要求.章建跃老师也曾说过:没有"过程"的教学把"思维的体操"降格为"刺激——反应"训练,是教育功利化在数学教学中的集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而数学游戏在这方面体现了极大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游安军 《湖南教育》2002,(24):34-35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设计思路”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是与过去数学教学大纲相比的重要差别之一,反映了我国数学教育界探索数学学习活动规律的一个新成果。如何理解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呢? 1.超越教学内容 传统数学教学认为“学什么永远比怎样学重要”。于是,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成了数学教学主要(甚至是惟一)追求。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的数学活动水平,并对"经历(感受)"作出了解释:"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5.
<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标准(2011年版)》)已经把课程总目标从"双基"扩展为"四基",明确提出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与以往使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实验稿)》)相比,增加了"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这两部分.本文针对课程目标的变化,分析"双基"和"四基"各自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一、"双基"教学的特点数学双基教学,是在总结建国后在教育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按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学目标要体现多元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既使用了“认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动词,同时还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由此更好地体现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地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的要求。这也是新数学课程的新理念。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十分关注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考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在传统教…  相似文献   

7.
1双基演化的阐释1.1"双基"教学"双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在中国传统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尤其在大面积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双基"教学的出发点是知识的获取.涂荣豹先生认为:"双基教学是以‘知识本位’来构成教学环境的".但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不少教育专家看到了双基教学目标所不能解决的棘手的一面.用葛军教授的话可以说:"本应运用数学观念就可以容易解决的问题,却只能望而却步;本应运用基本方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偏要走上繁琐之路".1.2"三基"教学"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观念)教学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重视"双基"的数学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双基"修订为"四基".在此首先详尽地阐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目标的两类行为动词,然后指出实施过程教学是实现"四基"的根本途径,并就如何展现过程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在《标准》中不仅使用了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还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  相似文献   

11.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数学概念则是对客观事物"数"与"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且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对过程目标进行刻画。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小学数学练习题中过程性目标考查融入方式的分析与研究,试图结合四大教学领域的特点,达成小学数学习题由原来单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目的,向思想、方法、过程、经验等共同发展的形式过渡。  相似文献   

13.
从“方差”教学看过程性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标准》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1]这里的“过程性目标”是《标准》区别于建国以来前几个教学大纲的一大亮点,是数学课程的崭新理念.虽然1992年、2000年的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都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基于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而《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充分表明学生是"数学化"的主体,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标准》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这里的“过程性目标”是《标准》区别于建国以来前几个教学大纲的一大亮点,是数学课程的崭新理念。虽然1992年、2000年的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都指出,“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数学双基教学根植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其教学文化的特色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讲启、学生听练是数学双基教学课堂的主要组织形式,"启发式"、"师生互动"、"精讲多练"表现了我国数学双基教学课堂的文化特色,而"五环节"教学模式则是其集中体现;在教学活动方面,系统讲解、解题、复习、变式练习、考试等成为常规教学活动,它们构成了数学双基教学的一道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在教学关系上,作为教学过程本质的教与学关系,表现出学生服从教师,学习围绕教学的特点,而师生对大纲教材的一种服从关系也是数学双基教学文化的一个特色.继承和发展数学双基教学文化要做好:在数学课堂上,改革和调整传统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生的"数学现实"来组织数学知识的教学;淡化数学教学中的"考试功利".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而且使用了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体验"来阐述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在《标准》中不仅使用了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还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依据《标准》的精神,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注重过程性教学,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相似文献   

19.
高东 《林区教学》2008,(2):80-82
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依据高中数学课标的要求,揭示现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谈谈如何搞好数学概念课教学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 ,中国的数学教学遵循着“双基”原理 ,即注重打好扎实的基础 ,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与学 .这在国际数学教育界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 ,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新世纪 ,数学教学对“双基”的概念已经赋予了新的、更广阔的含义 .我们应更多考虑的是 ,在“双基”之上是什么 ,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又怎么样 .本课题针对这一现状 ,对数学高层次思维进行了研究 .“高层次思维 ( Higher Order Thinking)”一词源于本杰明·布鲁姆 ( Benjamin.S.Bloom,1 956 )和罗伯特·加涅 ( Robert.M.Gagne,1 985)等人对于学习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