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恰当地表述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希腊艺术的繁荣就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文论观点。这种"不平衡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相适应关系",其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酝酿并深深根植于艺术发展的特殊规律之中;同时,希腊神话这一特殊艺术形式所散发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是对这一关系的最好阐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是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概念的研究为基础的。马克思坚持从特定的历史形态、生产方式出发,既阐明了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最终决定作用,又看到艺术生产的相对独立性,阐明不平衡关系存在的原因,从而揭示了艺术运动的规律。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在于:首先,让我们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去分析与理解艺术;其次,让我们可以从分析物质生产的本质着手分析艺术生产的本质,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的何去何从做出选择;第三,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不可避免地要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制约,艺术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点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为框架,与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形成呼应,用这种新的方法证明一定的文学艺术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相适合。从两个方面考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规律。一是我们应该用主客观分析的方法进行人类学的思考,二是我们应该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社会历史考察。重点从第一方面进行讨论,对当时人类的心灵和社会形态加以关照,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透彻的现代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理论,并对二者不平衡关系进行了阐释。今天,重温这一理论对理解和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超越等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艺发展需要继承 ,这是必然 ;继承什么 ,怎样继承 ,又是偶然。文艺的继承就是这种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文艺继承中偶然性的复杂状况表现在三个方面 :文艺的繁荣与萧条 ;艺术天才能否出现与其历史地位及作用如何 ;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多样与否。艺术生活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就与文学发展中的这些偶然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最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的,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内在的发展规律,因而,文学艺术的繁盛时期决不同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发展成比例的。中国古代“建安文学”的发展与其时代之政治动乱、经济衰败的强烈反差的现象,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发展不平衡的论断。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具有绝对任意性,然而一旦被“约定俗成”又表现为一种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运动发展变化,语言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绝对性的,但是在这绝对变化的过程中,语言仍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表现出来;从时空而论,时间对语言的影响是绝对的,而空间对语言的影响又是相对的;从客观存在而论,语言价值是具有绝对性的,从语言的各在素关系而论,语言价值又具有其相对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生产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多种情况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发展生产力,而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产品;第二,生产效率不变的生产、不注意协作分工的生产、不注意机器和科学应用的生产、不注意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同劳动相分离的生产、建立在损害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只注意现实生产力而忽视潜在生产力的生产,是不会提高生产力的;第三,社会属性不适合自然属性的生产,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研究生产的起点和最终目的来探讨艺术生产理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理论引入到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中;而本雅明则深入研究了现代背景下的艺术生产主体的状况和现代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艺术生产与商品生产并非水水不相容。在艺术的商品生产中,审美规律和商业价值规律、交换价值和艺术价值既对立,又同一。商品生产对艺术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但它并非在艺术生产的任何发展阶段上都是一成不变的,考察商品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影响必须把商品生产理解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做历时态的考察。也必须对不同种类、层次、时代、国度、地域的艺术生产商品化状况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艺术生产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界一个重要的理论主张或理论思潮.艺术生产理论是从读解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艺术生产理论的论述开始,而走向自觉的理论建构的.艺术生产理论的核心是回答文学艺术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问题,从而超越新时期以来关于文学艺术解释的反映论与意识形态的视角.在新形势下,艺术生产论应着力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商品属性及其生产规律,解决文化艺术作为产业生产与艺术创造之间的矛盾问题.而马克思经典艺术生产理论,也需要吸纳它的后继者——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从而形成更加开放的理论视角以迎纳各种现实文化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论艺术生产的特殊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在认定艺术生产是一种独特的生产方式,进一步解释了它与物质生产在形式上的相通性,特别又分析了它的独特规律,这主要表现为物质媒介蕴含的审美价值的历史无尽性,产品对象的静态形在式中包涵的律动性,艺术性体施用条件对于对象化成的特殊性,这些都可以认为是艺术掌握方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画文化一样 ,重写意、表现 ,创造意境 ,是一种立体的、可视的需加以体味的意境 ,是三维的中国画 ,立体化的山水诗。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的底蕴是相一致的 ,是其主体审美精神与物质材料“天人合一”的产物 ,在学理上迥然有别于西方园林。当然 ,这一美学特征是逐步形成的 ,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findings from a recent small‐scale case study exploring children's out‐of‐school text production are shared. It has been strongly argued that the standard literacy curriculum offered by schools is dislocated from the real interests and home literacy practices of children (Millard 2003). This argument is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considering the texts produced by Ben, a ten‐year‐old writer. Here, Ben's texts are considered for the range of factors that can be seen to influence his out‐of‐school text production. These factors are wide‐ranging and include social, material and agentive factors. To conclude, the factors that arise from the data are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and a framework for considering children's text production that brings into balance the social, material and agentive factor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知识生产具有社会性,高校艺术类青年教师不仅承担着知识的传承与知识传播,还是知识生产的参与者,研究高校艺术类青年教师的知识生产与个人职业成长,发现艺术学科的知识生产规律。 研究发现高校艺术类青年教师普遍重视艺术创作,对高校的科研评价方式并不认同,青年教师的艺术创作呈现功利性与效率性特点。 艺术类青年教师应正确认识实践性知识生产与学术研究的关系,通过学术研究和总结艺术创作规律,指导个人艺术创作,实现实践性知识生产与学术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论述及由此引发的“希腊难题”,是其艺术生产理论中悬而未决的历史难题。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和本质主义的抽象追问之间的逻辑悖论是此一难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由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及人类自身的生产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以精神生产为主轴,通过对精神生产的概念和基本特点、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精神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地位和意义的探讨,说明精神生产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置精神生产于恰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反作用于物质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界一般是从物质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研究的切入点,来分析精神生产的特性、作用。然而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与物质消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二者联系密切,是社会再生产这个有机整体中的组成要素。物质生产与物质消费之间相互作用,割裂二者的有机联系,无法从根本上了解精神生产的表现形式、作用及本质。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配器法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配器法由于其历史起源与发展状况使得它与其他创作技法或者现代配器法有所区别,体现在音乐作品中的织体层次、音色编配以及音乐平衡等问题上.电脑音乐制作的特点则是可用音色范围的扩展、噪音层的出现以及“空间—立体感”这三个方面.即便它们各有特点,传统配器法却仍然能从织体层次的编配、音色的编配和音乐音响的平衡这三个方面来影响并应用到电脑音乐制作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