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大词典》是最大的汉语词汇宝库,本应将汉语词汇包揽无遗,实际上却漏收了许多应收的词语。笔者发现仅漏收《青楼梦》中的词目就有200多余。漏收的词目主要有成语典故、普通词语和专科词语。漏收词目对《汉语大词典》的影响有:又项残缺、释义失误、立目不当、书证过晚等。《汉语大词典》修订的时候,这些漏收的词目如能够得以补录,将会使祖国的语言宝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
专书词汇研究是辞书编纂的基础。通过对《大唐新语》词汇的研究,我们发现《汉语大词典》不但漏收了其中的诸多词汇,而且漏收了诸多词汇的义项。发现这些词语和义项并加以论证是完善《汉语大词典》所不可缺少的,今试为之。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一部汉文词典,在收集、整理自古及今的汉语词汇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由于庞大的工作量,使得这部巨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漏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章作者在查阅《汉语大词典》时发现了漏收方面的问题,并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4.
中古、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对中古、近代汉语词义的考释,不仅直接服务于文献整理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对补充和改进现代语文辞书的释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补充漏收义项,使释义更加完整;二、纠正不妥释义.使说解更加得体;三、揭示词义来源,说明释义的“所以然”。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墓志以其语言的独特性而成为语言研究特别是词汇研究的重要语料,其中有为数众多的词语被《汉语大词典》等语文辞书所漏收。文章选取其中14条词语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6.
《齐民要术》新词新义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粗略统计,《齐民要术》中有两千条以上的新词,其中四分之一的新词已被《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收录,还有上千条词语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所引书证过晚和词条漏收的不足,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一定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专书词汇的研究成果将为《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修订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选择一部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研究意义重大。《渑水燕谈录》是宋代一部内容广博、词汇丰富的史料笔记,其中很多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漏收,还有一些词语存在误释和例证晚出的问题,这些都应该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词汇的详细研究,论证了《大词典》对某些词的漏释及释义不当和漏收现象,为今后完善《汉语大词典》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漏收了许多应收的典故,笔者现已发现有1000多条.漏收的典故有人物典故、事物典故、词语典故三类.漏收的性质有全典漏收、变式漏收、义项漏收等.漏收主要是由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汉语大词典》修订的时候,这些漏收的典故如能得以重新收录,将会使祖国的语言宝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0.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大型语文辞书,但任何工具书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本文以宋代墓志为基础语料,综合运用词汇学和词典学知识,对《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例证滞后、词目漏收、孤证和释义不确等问题提出商榷意见,以期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与修订,有助于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20世纪词典学界最重要的成果.然而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词目漏收问题比较严重.文章以宋代笔记《涑水记闻》为语料来确定词汇,指出《大词典》存在漏收词条的问题,并给予补正,以期对《大词典》修订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21,(3):40-44
新见北朝墓志为文字学、词汇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新资料。《新见北朝墓志集释》一书出现了一些传世用例较少或缺载的词语,征诸传世典籍或字书,并运用词典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加以阐释,或可对《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汇或义项漏收进行补充,亦可对书证稍晚或孤证的词汇进行新补,可望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和完善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3.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撰写的对话体政论性著作,是研究西汉时期语言面貌的重要语料,其一大特色是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词汇。考之于《汉语大词典》双音词数条,对词典中失收、义项漏收、释义欠妥等词语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15.
《蜃楼志》是清代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其人物对话生动通俗,反映了清代广东地区的社会及语言面貌,保留了当时的口语词、方言词,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比照不同的版本,运用相关训诂方法,对这部小说中的"颟顸"、"烂仔"、"刁蹬"三个词语进行考释,并指出《汉语大词典》中可能存在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16.
元曲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也是《汉语大词典》的重要词语来源。元曲词语的考释,可以校正《汉语大词典》对元曲中个别词语释义的不确和补充漏收的义项。  相似文献   

17.
墓志作为一种同时资料,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语料。运用词典学的理论,以辽代墓志为基本语料,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系,从提前词语例证、补充词语例证、补充漏收词目、填补中间环节、纠正释义疏误等五个方面来研究辽代墓志词汇的语言学价值,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拓展汉语史研究的新领域,有助于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和修订。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运用语料库对现代汉语"敢"字的义项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敢"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情况进行重新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敢"字的解释存在漏收义项及组成的复字词漏收词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渑水燕谈录》是宋代一部内容广博、词汇丰富的史料笔记。《汉语大词典》漏收其中诸多词语,高频词如"院额、安神御、搢圭、执笄、祇肃、累迁、驰慢、马铺、圣化、纯直"等。《汉语大词典》在修订的时候应该将这些词补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