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武装侵略行径,引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抗斗争.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基于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协助下,东北各阶层人民和东北军中的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救国军"、"自卫军"、"义勇军"、"红枪会"、"大刀会"等抗日武装,以其巨大的规模和风起云涌之气势,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来,东北题材的电视剧在各级电视台热播,到今年央视春晚后,东北二人转火遍大江南北,一系列的现象都表明,一种东北地域文化的电视景观正在逐渐生成,并在电视传播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发源于东北黑土地的"东北风",经过电视媒体的强烈鼓舞,形成了荧屏上颇具影响的"气候"。作为"东北风"的发源地,辽宁电视台一直致力于推动这种"气候"的产生,同时也借此时机,创造了全国省级卫视中的"辽宁现象"。  相似文献   

3.
张宗浩 《新闻传播》2012,(9):101-102
近年来,一批以黑土地为背景,以农民为题材的东北电视剧在荧屏上屡创佳绩,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成为了每年春晚全国观众最为期待的盛宴之一,同时东北风格浓郁的"二人转"也风生水起。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东北文化现象"。本文在梳理荧屏"东北风"的概念、内涵衍化及其表现的前提下,从受众心理分析的角度入手,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着力对"东北风"火爆电视荧屏这一现象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科学把握受众心理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做出的重要决策.依照这一决策,我党我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依靠后方根据地广大群众的支持,消灭了国民党百万大军,胜利解放了全东北.  相似文献   

5.
娱乐大东北     
编者按近10年以来,来自东北的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乡土明星"娱乐"了大半个中国,使整个中国北方的观众对东北文化,尤其是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娱乐文化,逐步产生并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喜爱的心理历程。这无疑是给东北地区的电视媒体创造了一个天然有利的独特传播环境。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电视媒体也逐步开始在节目内容或频道定位上向传播东北文化靠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期杂志以东北文化为主题,通过东三省强势电视媒体——黑龙江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在节目策划制作及广告营销上的经验和成果,探究一下他们是如何借助东北文化的"东风"顺势而动,席卷全国的。  相似文献   

6.
刘战 《兰台世界》2012,(19):37-38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期间,在东北强制推行"国策文艺",宣传所谓日本"侵略有理"的谬论,美化在伪满殖民政权统治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将日本的文艺大量输入到东北以取代中国的民族文艺,使伪满文艺成为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东北的舆论宣传工具。日本殖民者妄图以此来愚昧同化中国东北人民,使东北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和文化,成为听命于日本侵略者的奴才,在精神上彻底征服中国东北人民。  相似文献   

7.
日俄战争后,日本为实现其对中国东北更加"有效"的控制,在大连建立了"满铁"。在继承、效仿西欧列强殖民统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东北的特点建立了一系列社会服务机构,以对社会生活实行严密控制。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用炮火轰开了中国东北大门,国土沦丧、损失惨剧,东北人民置身水火、苦痛不堪,更让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千古罪名.主政东北、握有重兵、守土有责的张学良为何在九一八事变中却作出了"不抵抗"的选择,而这一政策又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本文就此进行简浅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侯震 《兰台世界》2017,(18):102-104
东北抗日义勇军失利后,辽宁民众自卫军余部继续在东北坚持抗日。尤其是王凤阁率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在东边道一带坚持抗战长达五年,在此期间,杨靖宇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根据王凤阁部自卫军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和而不同"的结盟。  相似文献   

10.
清宫"天禄琳琅"珍籍在东北的聚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清宫"天禄琳琅"专藏的建立、焚毁和复建、"天禄琳琅"藏书的主要特征、部分"天禄"珍籍流寓东北的曲折历史及东北光复后这些藏书的去向等问题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1.
周海 《兰台世界》2013,(16):132-133
<正>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南满根据地军民在战略相持阶段进行了四保临江战役。此时的辽南部队,坚持游击战,有效地消灭、牵制国民党军,有力地配合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进行,从战略上打破了东北国民党军先占南满,然后夺取北满的"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企图改变了东北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上海人,老家在浦东高桥镇,但出生在东北沈阳。我的父亲是北洋大学采矿系毕业的,在东北工作了十几年。后来东北"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占领了东北,把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赶了出来,我的父亲也被驱逐回来。为什么驱逐呢?因为煤矿里经常发生事故,事故之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行动,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的第二步走的战略举措.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吉林省启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工程.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请缨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张闻天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5月,张闻天出任中共合江省委在合江第一任  相似文献   

15.
<正>东北地处塞外,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东北特殊的历史文化,仅从清朝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地区就经历了三次汉族人迁居于此的高潮,迁居东北的汉人以山东人居多。两种地域的人生活在一起,语言和文化发生碰撞,"山东棒子"和"臭糜子"这两个词语就产生了。一、"山东棒子"与"臭糜子"的缘由关于这两个称呼的由来,众说纷纭,笔者着意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关于"山东棒子",  相似文献   

16.
1932年"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为了加快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开始实施"林业移民"政策。日本"林业移民"是近代史上重要的国际移民,日本通过在伪满洲国时期的"林业移民",疯狂掠夺东北林业资源,严重破坏了东北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果。  相似文献   

17.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接收后的"烂摊子"、国共内战中的校园两个方面论述了抗战胜利后东北教育的困境以及国民政府的应对的得失,从而深化我们对战后东北社会局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北各地的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党组织,领导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陈为人到东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筹建满洲临时省委。10月24  相似文献   

20.
贾行家的散文集《尘土》是工业化语境下的东北文学的代表.这部散文集分为"人"世"游"三个部分,借由作家笔触里的东北人、东北乡村社会架构以及城市记忆,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东北人对于东北这片土地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