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国际理解"专题。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但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文的解读是这样的:表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2.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国际理解"专题.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但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此文的解读是这样的:表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 第六册第七单元教材以“赞扬国际友谊”为主题.《卖木雕的少年》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作者旅行非洲南部,对非洲木雕爱不释手,却因木雕沉重只能放弃。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他一个木雕小象墩。本课语言亲切,叙述详略得当,对莫两奥图尼亚大瀑布一笔带过,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少年送木雕等情节上。  相似文献   

4.
在大瀑布的不远处,有不少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卖木雕的少年》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18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难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的友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影像“走进非洲”。2.揭题、板书课题。二、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至第4…  相似文献   

6.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国际理解和友谊组元。教学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买卖木雕这一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中国和非洲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一、读文思考,体会作者  相似文献   

7.
《卖木雕的少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是我参加市优质课比赛的课文。这一次的备课与教学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课,是磨出来的!一、初次尝试,深感肤浅备课伊始,我快速默读了课文,非洲少年的憨厚、淳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让课讲得大气,也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我毫不犹豫地把这堂课  相似文献   

8.
《卖木雕的少年》一文的教学难点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文本语言极富情感,教学时,可切入的突破点也很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对突破点进行了一定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构成非洲艺术的木雕人物中的性动力是非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接的生命冲动、直观的本能给非洲艺术带来强烈的生命力与形式感,丰富了非洲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一、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1.注重对话,平等交流。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围绕“羚羊木雕应不应该要回”的观点,我刻意点拨提出:“羚羊木雕是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作为学生还不能自我支配。”一语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情感:“羚羊木雕即使价值很高,也不及好朋友的情谊,因为友情是无价的。”“没错,而且木雕是爸爸送给我的,那我就有权支配。”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少年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羚羊木雕》因其情节接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加之反映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受学生喜欢。本文的情节大致是:爸爸从非洲回来送给“我”一只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讲义气的好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逼着“我”从万芳那里把羚羊木雕要了回来。该文选自1984年第10期《  相似文献   

13.
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然后商店里陈列着的木雕可以说琳琅满目,然后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然后目光被几个坐凳吸引住了,然后说是坐凳,然后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然后这些坐凳构思新奇,然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4.
神秘的图腾,精美的木雕.无垠的草原,宽广的沙漠.丰富的矿产,繁多的动植物……这片广袤的大地以其神秘色彩,以及人民的热情和淳朴感染着世人。让我们踏上非洲的音乐之旅,去欣赏那“热情奔放的歌舞之乡”,领略非洲人民发自内心的淳朴乐声,感受非洲音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元素,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如何让词语教学饱满、烂漫起来,我以《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邵俊丽 《山东教育》2013,(12):34-34
在学校组织的“教学与目标一致性研究”的教研活动中。张梦瑞老师执教的《卖木雕的少年》一课令我们眼前一亮——原来词语教学,可以如此精彩高效,有张力。  相似文献   

17.
非洲的雕刻艺术别具一格,据说当年艺术大师毕加索就是在非洲木雕的启发下创立了著名的立体主义画派。非洲黑人雕刻家们所选用的材料既有软木,又有硬木。硬木有铁木、红木和乌木。用硬木制成的小雕像,表面平滑光亮;用软木制成的小雕像,表面粗糙,并被涂上白、黑、红褐三种鲜艳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编者易题意在立镜《羚羊木雕》原名《反悔》,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先生创作,最初发表于1984年《东方少年》第10期。基于什么动机,编者如此改动题目?笔者揣摩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神灯     
来到蒙巴萨老城的人们还会被一座座雕刻着美丽花纹的老房子吸引,它们像青春不再但风韵犹存的美人列队在一条条曲曲弯弯的老街,不动声色地接受路人的注目礼。街的两旁开设有密密匝匝的工艺品商铺,品种最多的当数东非木雕,以人物和动物为主,神态各异,让人爱不释手。木雕作品大的可过1米,小的能在掌心把玩,而且价格比较公道,一件普通的小木雕只需几元人民币。店主做生意既耐心又和气,你即便砍好价不买也不要紧,绝不会出现强卖恶要的现象。在店里欣赏够了,店伙计仍然微笑着送你出门。精美的非洲木雕是最受游客欢迎的纪念品之一,不过选择木雕的时…  相似文献   

20.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第九册教材《走进博物馆——非洲雕刻》一课,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非洲雕刻粗犷夸张、节奏感强的艺术特色。对于大多数五年级学生来说,非洲艺术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类别,怎样引领学生走近非洲雕刻,让他们充分感受非洲艺术的独特风格,成为这节课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在教这一课时将比较运用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类比法,初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魅力。雕刻是为人们所钟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远古时代的石刻、玉雕到古代的象牙雕刻、木雕,再到现代的街头雕塑,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满足宗教需要、叙述历史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