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语言与语言教育的盲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交往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交往从现实交往中分化出来,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对话方式。在关注人们通过网络交往给现实交往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重视网络语言对语言使用造成的冲击与破坏,重视语言的规范化教育,扫除网络语言教育的盲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含义及其特征,并提出促进网络环境中教学交往的有效策略。人类的生存越来越成为一种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生存,信息网络是新型的人类交往工具,它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进步,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如何面对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呼唤网络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方便快捷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撑,也给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精神和实践行为等带来了一些深刻变化。它以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人类在网络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时代共鸣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伦理问题,亟需通过加强网络伦理建设予以解决。一、网络技术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一)网络拓宽了人类的交往领域,因而也拓宽了道德调整范围,有利于新的伦理道德关系的形成交往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特征之一,是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交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介入教育交往的教育形态。新信息技术延伸人类交往,构建虚拟交往的代表是网络环境。本文通过教学交互分类,交互与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交互需要、交互方式、交互水平等要点阐述,探讨了网络教学中以个别化交互为主的自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网络交往是一种新型的交往,赋予了人类社会生活全新的时空概念,给人类的物质交往关系注入了全新的内容,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在广度、深度、交往方式等诸多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同时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例如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疏离、人际情感的弱化等,需要对此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缩小成一个“地球村”,使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更加密切,使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网络文化在促进各国文化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因而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带来双重影响。为此,提出了完善相关的网络法规,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文化,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时代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的全方位拓展使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预料的负作用。这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因此,针对网络的种种弊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手段,应重视人精神的培养和人品格的塑造,积极地开展人教育。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震荡性"的影响,也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搞好学科教学成为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浅论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网络文化时代。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通过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环境的特征分析,联系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论述网络文化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并探讨如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它既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应加强网络法规对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网络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构建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时代的历史定位及其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迄今的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石器、蒸汽机、互联网的发明创造,分别开启了手工工具时代、机器时代和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网络化",表现为网络化的社会构型、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和网络化的全球联系,其核心是"网络化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方式"。网络化生存,产生于现实与虚拟的相互作用之中。现实与虚拟的互动生成人性、人的本质特征和人的具体生存样态的动态机制。这一机制包含介入、选择、融合、自解四个环节,由此将个体的生成和存在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机制之中。  相似文献   

12.
Computers are everywhere, and they are transforming the human world. The technology of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is radically changing the ways that people learn and communicate. In the midst of this technology‐driven revolution people need to examine the changes to analyze how they are altering interaction and human culture. The changes have already permeated societies around the world, altering learning, teaching, communication, politics, and most aspects of human interaction. The possibilitie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seem powerful, as a result of an information revolution with online access to infinite information and numer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of adults and children at school, at home, and in public places. An urgent need is for systematic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what happens with learning and teaching as people use computers and play with the Internet. Perhaps the new technologies make possible a new kind of constructive dialogue, with intertwining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dynamic double helix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tion. This special section will deal with (1) uses of new technologies to help people teach and learn more effectively, (2) uses of individual laptops to help children learn, (3) creation of new tools for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and (4) techniques that image brai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了解了宁波大学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情况、学生对网络学习的价值判断、学生使用网络的技能情况、教师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互动性等现状,指出了目前宁波大学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联姻开辟了移动学习的广阔空间。当代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具有泛在化、个性化和交互性特征的手机移动学习深受他们青睐,手机移动学习兼具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大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本文主要从“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把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进行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采用网络交往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58名高职学生进行施测,探讨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网络人际关系是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因素;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交往依赖是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因素。网络人际关系得分越高,个体精力越旺盛;网络社交自我知觉得分越高,个体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越低,感觉越紧张;网络交往依赖得分越高,个体精力越差,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越弱。网络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要从网络交往的关系层面、认知层面等进行细分。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8th Online Survey of Adolescent Health and Behaviour in 2012, which is a government-approved statistical survey of Internet use and patterns in Korea. We conducted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to control for economic status differences between monocultural and multicultural families and an ANOVA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multicultural family status, adolescents’ gender, school grades, locality, and parents’ academic background on adolescents’ Internet use (for studying and entertainment). The study revealed the following: with regard to Internet use patterns, adolescents from both monocultural and multicultural families selected gaming as their first choice, followed by studying and data searching. Furthermore, main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on adolescents’ time spent on the Internet for studying were not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multicultural family status and mothers’ academic background on adolescents’ time spent on the Internet for entertainment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pecifically, adolescents’ time spent on the Internet for entertainment was higher in multicultural families with mothers whose education level was lower than middle school. Finally, we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full support to less educated mothers in multicultural families for effectively and constructively controlling their children’s Internet use and teaching it to them.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时代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没有的影响。对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在这个基础上说明在网络社会里传统阅读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新时代的读者来说,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会计学》课程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其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提升教学效率。文章重点研究《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世界具有三重维度,它是由技术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这三重不同的维度所构成.网络空间的三重维度中蕴涵着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双重属性.虚拟与现实之间存在四种基本关系,即差异性、同一性、对立性和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现实社会呈现出了"虚拟化"的征候,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促进虚实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虚实和谐.虚实和谐是人类在网络时代应该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