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的影响下表现出一种中心-边缘的格局,在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下又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走向强烈的利益追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有追求是走向世界教育的合作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走向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索与归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的影响下表现出一种中心-边缘的格局,在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下又使高等教育国际化走向强烈的利益追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有追求是走向世界教育的合作与理解。  相似文献   

3.
国际化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参与则是推动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引擎"。对我国4所重点大学专任教师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教师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还不高,且体现侧重科研国际化的特征;教师的国际化参与程度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大学应更加重视为教师参与国际化提供组织性的政策、资金支持,关注教学国际化的发展,也应注重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教师发展策略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育国际化虽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目前的大学教育国际化与传统的大学教育国际化非常不同。比如,目前大学教育的跨国性已经超出了传统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范畴。传统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流动为主,而目前的大学教育国际化体现为大学与大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大学如何看待国际化问题,如何实施国际化,国际化的新趋势是什么是本文论述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战略在有效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卓越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鱼骨图分析法则为分析高校国际化战略提供了研究工具。日本东北大学和韩国延世大学作为亚洲颇具代表性高校,其国际化战略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两校均将国际化战略嵌入大学愿景中,在各项活动中充分融入国际化维度,并完善组织管理结构,为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两校也体现出各自特色:在组织结构上,东北大学采取委员会制,延世大学采取直线职能制;在实现路径上,东北大学表现为综合型发展模式,延世大学表现为外向型发展模式。借鉴日韩高校国际化战略经验,我国大学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要与大学愿景紧密结合,促进二者融合互动;选取适切的组织结构完善组织管理,实现功能性治理;将国际化维度融入大学职能中,推动大学各项事务协同发展,促进综合型发展,对内改革与对外输出有机耦合。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是新加坡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本文分析了新加坡高校国际化的特点:共享交流的文化环境、面向全球的政策环境和兼容并蓄的社会环境,在办学目标、师资生源、课程体系和教育合作方面国际化的事实经验,由此得出对我国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四点启示:追逐国际化理念、形成共同战略愿景、确定高标准定位、赢得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动向与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日本国立大学尝试以改革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本科教育改革.这次通识教育改革浪潮主要包括:四年一贯制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国际化的再重视、人文社会学科政策性削减.其中,四年一贯制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代表了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对立割裂的状态走向了相互统一;通识教育国际化的背后体现了日本国家和学校层面重视国际化发展与学生个体本土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文社会学科的削减体现了日本行政当局的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和2006年,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先后两次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问卷评估。评估内容涉及明确承诺、专业提供、组织架构、外部资金、大学对师资的投入、国际学生和学生项目等六个维度。评估报告总结了高度活跃的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策略选择,为活跃度低的研究型大学的工作改善提供了建议与借鉴。其评估指标具有以下特点: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内容指向学校的组织策略;体现了品质与绩效兼容并蓄的价值取向及对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改善功能。对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估指标的构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大学国际化水平是大学能力和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基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际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经费收入对大学国际化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财政拨款、专项经费投入和事业收入等分别对国际论文发表、国际会议参会人数、来华留学生数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政府可以通过重大专项来支持大学国际化发展;还可鼓励大学多渠道筹措经费以提升经费规模。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分析了国际化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本文提出:一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从传统的以知识为导向教学转到以英语应用为导向的国际化课程的教学上,为学生接受国际化课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女子教会大学的代表金陵女子大学经历了本土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学校宗教氛围减弱和社会角色转变两个方面。以金陵女子大学的本土化为个案,探究其本土化原因,可以给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些启示:应当注重树立大学精神,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在根本上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在成为全球性大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哈佛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历了办学英国化、回应工业化、适应战略化、顺应全球化四个发展阶段。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点体现于:鲜明凸显的国际化培养理念;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师生丰富的国际经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国际化;具有分工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机构。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将“全球理念”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愿景和使命中;将专业能力与全球素养的培养统一起来;将层次分明的组织部门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将全面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贯穿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应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全球使命;促进我国一流大学“专业能力”与“全球素养”的统一;促进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13.
课程国际化处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首要地位,已成为美国大学课程建设的新目标。美国各大学在国际化课程建设中把明确国际化课程目标,加大国际化课程比重,丰富国际化课程类型,优化国际化课程的内容作为重点,体现出了国际化课程发展的特点。美国大学国际化课程建设对我国大学国际化课程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接受了教育国际化的观点、提出了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明确要求,并指出其目的.关于什么是大学国际化,本文认为大学国际化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当代大趋势,也是大学竞争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大挑战,是当今大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办学理念,是大学自身改革和革新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中外文化相互理解、碰撞和磨合的过程,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备战略.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开放大学国际化办学的五个战略.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是体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环节。所坚持以"制"为先,即制定执行符合新形势发展的国际化教学管理新制度;以"模"为基,即制定符合新要求的电气专业4+0培养方案;以"活"为力,就是要推动学生的文化实践和专业双实践活动;以"研"为源,即以科研的精神和课题的形式推动教学管理工作。通过贯彻实践"制模活研"基本思路,可以更好更快地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建设,并最终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良好践行"四个服务"的新一代国际化学生。  相似文献   

16.
以简·奈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为基础,以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大学专任教师为分析主体,运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工具,分析了这一群体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专任教师的某些样本特征对动因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总体的负面影响远远小于总体的正面影响;部分因素之间的一致性吻合反映了当前院校层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提出应在院系内部就大学专任教师对国际化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应鼓励大学专任教师从更多元化的视角推动院校国际化发展;应特别关注大学专任教师从院系国际化发展中所获取的好处;应激发大学专任教师开展国际化的驱动力并做出适应性调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土国际化是瑞典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课程国际化则是国际化过程的主要手段。马尔默大学的课程国际化策略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国际化、课程内容跨文化、学习资源跨国化和教学方法跨界化四方面。借鉴马尔默大学的经验,我国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应拓宽课程视野,调整课程结构,引进国际课程和调动国际师生资源。  相似文献   

18.
学习发达国家大学教育成功的经验,将是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长期的主要内容.站在全球化的立场上,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有待我们去实现的理念;站在大学发展的立场,大学教育国际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实现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途径、形式以及把大学教育国际化看作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为适应全球化、一体化所采取的一种策略或战略行为来对大学国际化作出不同的理解.我国大学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边缘化"特征还将长期存在.历史上我国大学选取的是一种依附式发展路径,现实中我国大学国际化策略也面临着单向度和单一性问题.吸取历史上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正视现实中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困境,走本土化的国际化道路应是我们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9.
段世飞 《江苏高教》2022,(10):24-33
全球性大学作为新的大学形态,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性大学的特征体现为其战略目标与组织机构、人才培养理念、声誉品牌、校区与师生、课程教学等的全球性,它的职能主要包括: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生产创造跨区域的国际性知识;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提升学校的本地声誉;搭建文化沟通的桥梁,传承引领和谐共生的文化。全球性大学诞生至今,历经萌芽期、孕育期和形成期三个阶段,并渐趋成熟。全球性大学的出现对全球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但也面临着现实挑战:较难避免意识形态的渗透;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建设存在认知的差异和障碍。  相似文献   

20.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地方大学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与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速度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有客观条件方面的因素,也有主观方法方面的因素。为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地方大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制定明确具体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强烈的国际化意识;充分调动院(系)组织国际化活动的潜力;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社会资源发展大学国际化;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对象的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