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家煌是现代文学五四初期的乡土小说诸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在艺术上极具特色。饱含人道主义的深情并将之化成切实的生活体验,在朴实、平静的叙述里表现;结构严整,构思精妙;具有喜剧色彩和幽默成分;语言也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为现代小说的成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哈代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把绘画艺术中的色彩、光影、线条和绘画术语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之呈现出绘画美;借鉴音乐艺术的手法,将音乐术语、人物音乐、自然音乐穿插进作品情节的构建,使小说具有了一种音乐美;继承古希腊悲剧传统,以戏剧化表现手法使小说表现出浓浓的戏剧美;将时间、空间、人物命运的循环统一于情节发展之中,予作品以建筑般的谨严之美。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与彭家煌两位湘籍作家在乡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美学倾向.彭家煌着力于丑的暴露,沈从文则侧重于美的挖掘.彭家煌企图通过改造国民精神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沈从文则想通过人性的改造来完成国家民族重建的目的.这种不同的美学倾向在他们作品中表现在对人性、乡土风俗、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位成就卓著的女作家,好的小说有着一种独到的绘画美,好善用画家的笔法来描摹故乡的风土人情,自然地貌以及社会人生图景,写景状物形象传神,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这也是体现萧红小说艺术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创作个性的作家之一,其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绘画美。她以画家的眼光观照创作对象,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小说的结构布局、形象描绘、景色描写等方面,使小说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营造出绚丽多彩的风土画、人物画和风景画。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具有音乐美,具体表现为作家对音响美、节奏美和旋律美的追求。鲁迅的个性和悲剧人格,艺术地投射到他的创作中,使他小说中的音乐美呈现出一种独特性,即音响的怪诞性和旋律的不和谐性。鲁迅小说的音乐美,是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一个在创作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作品强烈的主观抒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他的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他小说的抒情性特征。本文以《沉沦》为范本,从感伤美和病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浪漫美和诗意美、抒情的散文美四个层面来品味郁达夫小说的抒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8.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同绘画艺术有着的密切联系.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的绘画艺术元素包括艺术史上实有的画家、画作,虚构的艺术家人物,以及小说自身的色彩性、画面性特点.探讨绘画艺术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将有助于对作家的创作心理与小说诗学做进一步探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散文的诗意、小说的散文美、散文的绘画美三个方面展现了散文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的特殊境界。  相似文献   

10.
视小说为图画是美国19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小说中的突出艺术特色.本文主要探讨霍桑小说中绘画艺术的几种表现形态,包括瞬间定格的构图艺术、色彩光影的象喻功能,以及使人如见的绘画效果.本文认为这一创作倾向是与霍桑的绘画才能和他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互为关照的.  相似文献   

11.
茅盾的小说具有一种绘画般的美感,无论是场面、景物,还是人物形象都像是一幅幅极具立体感的彩色油画.绘画艺术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有力地牵制了理智社会型作家茅盾的理性思维,使他的大多数小说达到社会政治内容和审美形式的深刻遇合和矛盾统一,进而形成其文体及艺术风格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萧红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创作突破了一般的小说模式和传统的欣赏习惯,她以画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创作对象,把绘画的运思方式和构图技法用于小说的结构布局、形象描绘、空白设计、色彩运用等方面,从而使其小说呈现出绘画艺术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作为一位具有独特美学追求和深厚艺术功力的作家,精通中国的绘画之道,并把其中有益的思想成功融入小说创作中。从绘画的角度分析这些作品,其选材来源于真生活,包孕着真性情;造形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用色浓淡相宜,和谐明净;构图以横云断岭之法,臻至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之境。探究中国绘画关学在汪曾祺小说中的体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汪曾祺以及他的作品所展现的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可以说是一位游离于主流作家之外、别具一格的现代作家。在她的成名作《倾城之恋》中,她调动电影、绘画、音乐中的多种艺术创作手法,形成了一种在高层次上的融叙事与造型、时间与空间、再现与表现为一体的新的思维模式。她这种在艺术形式上的先锋性追求,大大丰富了她的小说内涵,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彭家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乡土文学见长的作家之一,因某些原因,他几乎默默无闻。彭家煌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创作技法、文艺美学等方面吸取丰富营养,内化为自己的创作理念并融入新的元素,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学同绘画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文学家从绘画艺术中寻找灵感、寄托志向也并非创举。女作家陈染的散文、随笔及小说中有大量关于画家梵高的论述,甚至形成陈染的梵高情结,这些论述传达出作家试图超越性别写作的定见、追求艺术理想的愿景,这正是为以往研究者所忽视的。以此为突破点,通过对陈染散文、随笔及小说中关于梵高的论述进行文本细读,重新认识陈染的艺术追求和审视她的文学创作,展现陈染精神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7.
废名小说以其诗化语言、诗化意境及禅趣美,复活了传统诗性,开诗化小说之先河,显示出了鲜明的艺术个性,为后来的作家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莫言是中国当代学史上独具风格的作家。其小说的意象美及作家的不断的艺术探索,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彭家煌都市小说不具备作为独特世界的意义,其笔下的小人物悲剧形态各异。作家在庸常生活中观照他们,用富于悲悯的目光审视着他们,从而完成了对于他们的叙述与描写,反映了上世纪30年代一部分的社会现象。其中对下层女性悲惨命运的抒写是作者最用力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从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联系的新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认为其小说创作融注了中国画特别是其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神似,二是境中有我,三是笔墨情趣。文章并从作家的绘画修养、个性情趣、哲学意兴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汪曾祺小说创作之所以能融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