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物理第一册第五章有两个演示实验 ,一个是第二节演示运动的合成 ,另一个是演示平抛物体的运动。按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做这两个实验 ,很难收到预期的实验效果。我们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对此实验进行探索与改进 ,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该实验按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方法演示时 ,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上升不是作直线运动 ,而是在开始运动时摇摇摆摆 ,继而又“歪着身子”上升 ,因此无法说明它的上升是做直线运动。为此 ,我们做如下改进。1 1 玻璃管的制作利用废…  相似文献   

2.
现行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中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演示,实验采用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受运动路线旁置放的一块磁铁作用,钢球就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而做曲线运动。实验的成败常常取决于小球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与磁铁问的距离。速度大或者离磁铁远,偏离现象不明显;速度小或者离磁铁太近,小球常常被磁铁吸住,从而使演示实验失败。用手直接抛出小球使其运动,要想每次都能有确当的球速和希望有的运动轨迹是很难做到的。为此,我们对该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确保演示实验能100%成功,使实验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用摄像头和闪频截屏技术,可直接而形象地验证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相似文献   

4.
曲线运动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路,是解决曲线运动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本实验是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重要突破口。但是按教材提供的实验器材与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蜡块移动速度、玻璃管的移动速度很难保证匀速或匀变速;②蜡块的运动轨迹无法保留下来,不便于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1原理 该教具利用带有白板笔的小船模型在水平电机和纵向电机的拉动下,同时沿固定的水平轨道和可动的纵向轨道两个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描绘出小船运动的轨迹为直线。通过数字时间继电器控制和记录运动时间,通过水平电机的大小轮改变小船的运动速度,从而定量说明其合运动为物体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分运动的矢量和,以及运动具有等时性和独立性。用重物通过细绳跨过滑轮拉动可动的纵向轨道,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它利用打点计时器在运动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点子,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该实验原理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口),在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常数,即:sn+a-sn=aT^2→a=Sn+1-Sn/T^2。这也是判定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在此实验中困扰学生的核心问题不是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而是打点纸带上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7.
高一平抛物体的运动的教学,是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把较复杂的平抛运动分解成简单的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分运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复杂运动的方法.但由于“分运动”和“分力”一样,只有“等效”关系,而无实际运动,因而,学生感到抽象,不易接受.所以,在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平抛运动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必修加选修教材中,是通过用1根装满水的玻璃管,观察水中红蜡块的运动来完成运动的合成实验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难以清晰地观察到合运动的轨迹。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利用“追踪描迹法”,即用输液管内的红水跟踪红蜡块,通过观察管内红水线来分析运动的合成。据此设计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型同步电动机设计了四个可实现定量控制的匀逮传动装置,用来测量摩擦力及演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改进受迫振动演示实验,还可以用来研究圆周运动中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研究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等。  相似文献   

10.
1教具装置图(如图1) 2研究背景 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研究物体运动学的基础,也是历届中考物理重要的考点。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五章第二节“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中的一个实验,首先要将一支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注满清水和放入红蜡柱后用胶塞塞紧开口端(下称红蜡玻管)。注满清水的玻璃管,由于水压的作用,其开口端用胶塞确难塞紧。《教学仪器与实验》2003/9 P28刊登的“物理实验小改进两则”一文中,新疆伊犁农四师66团中学张芸老师介绍塞胶塞时,同时插入注射器针头消除玻璃管内水压的措施,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仪器的用途 1.可以演示斜上抛物体的运动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合运动。 2.可以演示速率一定时,斜上抛物体的射程和发射角的关系。 3.可以模拟一些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中,将复杂运动分解为两个简单的分运动,通过对两个分运动的单独处理,等效于合运动。在这里,运动的独立性是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础。因此,领悟“运动的独立性”是关键。比如轮船在垂直河岸渡河过程中,当水流速度增大,是否影响到垂直河岸方向的分运动,船到达对岸的时间是否会变化等,一直是学生心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九章“机械振动”中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图像”,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较之于以前学过的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图像,其情况比较复杂。因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手段,仍然是做好简谐运动规律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5.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高中阶段,限于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实际思维发展水平,各种教材只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下,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然后再直接指出结论对于曲线运动也适用。而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却大量地把它用到物体做曲线运动或受变力作用的情况中。而且在高中物理中,  相似文献   

16.
1实验装置(如图1)在实验装置中,小车在小桶重力作用下,沿光滑平板轨道加速运动,用数码相机拍摄小车的运动过程,再用影像编辑软件对录像进行分析,就能证实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求出其加速度,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17.
职业高级中学物理课本(上册)第四章,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演示实验,叙述如下:“让一小钢球从斜槽滚到水平桌面上,钢球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如果在桌面上钢球通过的路线旁边放一个磁铁,钢球由于受到跟它的速度方向成角度的磁力的作用,就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就平抛运动的规律做了理论上的分析:由于作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v0保持不变是匀速运动。  相似文献   

19.
北京高中新课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中第2页有如图1所示的一个演示实验。 在水平桌面上摆一条弯曲的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圆弧形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球由轨道的C端滚入(通过压缩弹簧射入或通过斜面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下面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球从出口A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它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运动的合成演示实验在演示时存在以下缺点:①由于是手动,移动玻璃管时不能保证匀速;②演示时连贯性、对比性差;③蜡块运动径迹不能显示。为此,很多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大都采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实验,显然这样做是不可取的。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实验要求,较完美地制作出运动的合成演示仪。该演示仪器操作方便,演示效果理想。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