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威特邮票发行的主管部门——科威特通信部邮政局为扩大宣传,印制了多种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印制的集邮宣传品,免费供应顾客。现将我所藏的做一个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吕杰 《集邮博览》2013,(7):45-45
我的一篇文章在《胶东集邮》发表,2013年1月7日,我收到了样刊。与以往不同的是,有心的主编先生在蛇年生肖邮票的首发日,特地跑到栖霞蛇窝泊镇的邮局邮寄。信封上贴蛇年生肖邮票,盖销"癸巳年/山东栖霞蛇窝泊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未发行的红十字救护附捐邮票图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徐冶敏先生在《集邮》增刊10期和《集邮博览》2004 增刊2期发表的《2004年集邮热点研讨六问》,其第二问谈的 是"杳无去踪的中国'第一套'红十字邮票"。徐先生从50多 年前《近代邮刊》1948年12期上读到"兹闻邮局又将发行红 十字会附捐邮票,全组计四种,图案各不相同"的预告,但该 套邮票最终未发行。徐先生就此提出了问题:具体是什么原 因导致拟议中的红十字会附捐邮票最终流产呢?战争,政权 更替?这套未发行红十字会附捐邮票的设计稿或印样,甚至  相似文献   

4.
在2018年第2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曾撰文介绍英属根西岛邮政于2018年2月1日发行中国生肖狗年邮票的有关情况。现在,这套“生肖狗年”邮票已经发行,为各国生肖集邮爱好者提供了新的收集素材(欲获知根西岛邮票详细信息可浏览根西岛邮政公司集邮局的英文网页www.guernseystamps.com)。  相似文献   

5.
曹骋 《集邮博览》2015,(2):90-91
在2015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曾撰文介绍英属根西岛即将于2015年1月28日发行中国生肖羊年邮票的信息以及有关该套邮票设计的情况,这是根西岛邮政继2014年首度发行中国生肖"马年"邮票后本次再度发行生肖题材邮票。现在,这套"生肖羊年"邮票已经发行,又为世界生肖集邮爱好者提供了新的收集素材(欲获知根西岛邮票详细信息可浏览根西岛邮政公司集邮局的英文网页www.guernseystamps.com)。  相似文献   

6.
在购买邮票的时候,一些集四方连邮票的集邮常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请给我带厂铭的方连”。即使购买单套邮票,有时也可听到“要带边的”要求。这是因为邮票厂印好的邮票,都是整版发到各邮局或集邮公司的,人们称之为版票。整版邮票四周的白纸称为“边纸”。  相似文献   

7.
国家邮政局为使广大群众和集邮爱好者提前了解下一年度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及时向公众介绍和宣传我国纪特邮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于1999年10月始印发“2000年纪特邮票部分图稿”,图稿为对开彩色的招贴画,供各邮政局、所和集邮门市部对外宣传张贴使用。2000年11月国家邮政局第二次印发“2001年纪特邮票部分图稿”,此次新邮图稿有两种规格,一种对开彩印;另一种16开。新邮图稿虽然大大方便了集邮者,但还存在着携带不便、不易保存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8日,南非邮局集邮处发行小本票、小全张和小开张3种形式的无面值邮票。 小本票是为1996年6月8——14日加拿大邮展发行的,包含5种无面值的动物邮票和5种附票。连印的动物邮票图案分别为白犀牛、野牛、狮子、豹和非洲象,附票图案则为航空邮件的徽志。左下边纸印有南非集  相似文献   

9.
《集邮博览》2006年第6期刊登了何铭先生名为“欠资邮件在国内如何补交邮资?”的文章(以下简称“何文”)现就“何文”所提我国国内是否没有发行“欠资”邮票,邮局就用盖销现行邮票的方式来补交“欠资”的问题试述如下:我国自1950年和1984年两次发行“欠资邮票”,以后至今未再发行过“欠资”邮票;而已发行的两组欠资邮票也早就停用了。  相似文献   

10.
对于如何集邮,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科学集邮”的提法却不多见。 1992年9月29日,我国发行《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种。我一早去邮局买好邮票,立即骑车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向办公室要了一个公用信封,贴好邮票,去找素不相识的汪猷院士。  相似文献   

11.
读《上海集邮》1995年第2期上戴定国先生的文章《美国的集邮人数和邮票市场》,笔者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探讨美国的集邮人数,对了解美国的集邮现状是不是有决定性意义?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方,其集邮人数的多少,实在很难推测。据美国旧金山的中英文集邮报《美亚集邮报》所刊,美国人评论一个地方的集邮现状,往往是谈  相似文献   

12.
大家议论     
盼邮品纸袋回归集邮柜台 笔者每去邮局领取新邮,都要自备好纸袋或笔记本,不然就会为如何把邮票安全带回家而犯愁。 听一些集邮几十年的邮人说,以前去集邮公司或邮局购买邮票,均能获得一只纸袋,纸袋虽不太起眼,却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人民邮政的时代风貌。许多老邮人每每回忆起以前的日子,总有  相似文献   

13.
提起新光邮票会,集邮界的人士是再熟悉不过了,该组织自1925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79年的历程。目前新光邮票会的老会员已经屈指可数。而早在1948年就加入新光邮票会的北京朝阳区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黄鼎峙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黄鼎峙先生如今已经年过古稀,但凭着他对集邮的执著和热爱,不但继承了新光邮票会的光荣传统,而且还将其发扬光大,至少是在北京的集邮界留下了让人乐以称道的口碑。  相似文献   

14.
日前读《集邮博览》2003年第4期陈言先生的《另外一种玩法》一文,很受启发。文中陈先生谈到“集邮是一种游戏,每个人各有自己的‘玩’法,有的组集,有的则喜欢收藏……在玩中找乐。”笔者亦有同感。近年来收集“趣味邮票”的人多了起来,各邮  相似文献   

15.
集邮相     
为祝贺中国’99世界邮展在北京举行,特选部分集邮题材邮票〈图见封底〉,以飨读者。 图1.奥地利1950年邮票日 图2.奥地利1955年邮票日 图3—4.斯洛伐克1942年全国集邮展览 图5.比利时1965青少年集邮(布鲁塞尔邮局壁画《罗兰·希尔和孩子们》)  相似文献   

16.
台湾来信     
编者 《集邮博览》2014,(11):13-13
正这是"中华邮政"硕果仅存的一位耆宿潘安生老先生从台湾寄给大陆朋友的一封信,字迹清晰,文笔流畅,字里行间如行云流水,谁能想到潘先生今年已是96岁高龄?他整整写了8页纸,这封信语重心长,言词恳切,读后让人动容。《集邮博览》2013年8月刊登了孙少颖先生的《邮票现状与邮政的历史性变革》,文章从邮政谈到邮票,再到集邮,对邮政和邮票的现状和未来有一种智者的淡然,甚至是自信,相信读者看完后也会心生一份释然。时隔一年,海峡对岸的潘安生先生对此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评论邮政、邮票和集邮前景的文章读后感》,发表在台湾《今日邮政》上,并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邮》1998年第12期刊出谢孜学先生《专为党中央服务的“山河”邮局及其实寄封》一文前后,刘广实先生和谢孜学先生都催我介绍一下所藏的“冶河”邮局实寄封,今遵嘱为文,与同好共赏。 附图的这个实寄封是由“云山部二三部一大队”寄至“河北省井陉(误写为“兴”)县第三区南古地村”。封上未贴邮票,正面上部盖有红色带框的“军人家信”戳  相似文献   

18.
论"集邮"     
什么是"集邮",这是一个似乎 十分简单但又很难说清楚的问题。 1840年,英国邮政发行了世界上第 一枚"黑便士"邮票,随之出现了收 藏这种邮票的集"邮"者。可以这样 说,邮票与集邮同时诞生。一百年 来,人们不断以自己的感受,描述着 "集邮",丰富着"集邮"。 英王乔治五世曾这样描述集 邮:集邮是王者的癖好,也是癖好之 王。这句名言至今影响着集邮界及  相似文献   

19.
早在50年代,我就喜欢从信封上顺手剪下纪特邮票,不成套,不整理,更不研究,只是因为邮票印刷精美,放在那里看看罢了。前几年我离休了,参加了上海市老干部活动室集邮协会,开始系统地收集邮票,经常翻阅欣赏,使自己的离休生活充实起来。后来,我经常参加老干部邮协举办的各项集邮活动,深感集邮是一种美的享受,乐在其中。特别是参加了上海老龄大学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10日,在台湾高雄市汉王饭店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结婚典礼。场内引人瞩目的是邮局集邮处赠送的“邮票匾额”,其上有骆永泰与金美秀的婚纱照,并贴有邮政前几年发行的“迎亲”、“拜堂”、“洞房”中华婚俗全套全张的邮票;其次是场内设立了临时邮局,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