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歌曲作品中,音乐形象是靠旋律体现的,而旋律主题则可以说是整个音乐形象的缩影。少儿歌曲的创作需要简洁,短小精悍,因而旋律主题的写作难度更大, 要求更高。优秀少儿歌曲的主题写作常用如下手法: 重复是少儿歌曲主题写作最有效的手法。重复可以使人加深记忆,加深对主题的印象。重复一般有旋律重复和节奏重复二种形式。旋  相似文献   

2.
喷饭短信园     
客户您好!这里是语音祝福点播台。您的好友为您点播了一首动力火车的歌曲,歌曲名叫《当》。收听办法如下:用铁盆用力敲打头部。注意:可以重复收听哦!  相似文献   

3.
在中师的音乐课教学中,怎样上好理论课?如何在形式上、教法上进行改革,调动起学生积极性?在全省中师系统举行的音乐录相课比赛中,我执教的《儿童歌曲的旋律发展手法——变化重复》运用“学习—创作—表现”的教学方法,收到了极好的效果。现将这堂课的教法、体会总结如下,和专家同行共同切磋。一、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掌握知识,感受音乐儿童歌曲的旋律发展手法与一般歌曲一样,有重复、对比两类。而重复又有完全重复、变化重复、移位重复。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重复中的——完全重复。请同学们视唱下面两首歌曲,要求边唱边注意思考找出歌曲中…  相似文献   

4.
正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课型:以编创为主的综合课教材内容:人音版《音乐》第三册第五课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材分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蹈》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XX X节奏贯穿全曲。  相似文献   

5.
《王老先生有块地》是一首非常熟悉的童谣歌曲,旋律简单且多重复,歌词有趣宜于幼儿记忆,特别是歌曲每一句的后半句都重复演唱“咿呀咿呀哟”更是深受幼儿的喜爱。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喜爱歌唱活动,同时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基于此教学目的设计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这是一首充满流行音乐气息的摇篮曲。欢快的旋律,活泼的歌词,使人深深地被歌曲的童真所打动。但因歌曲A段曲调节奏变化多,B段歌词无重复,使幼儿记忆歌词有一定难度。所以,设计活动时,教师采用了以下两个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教材分析:歌曲《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为了增加本课的趣味性,根据三度、五度的音程关系,自行编配了旋律二声部,并赋予两个声部不同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魅力。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表演,感受两个声部赋予的不同母鸡形象,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8.
<正>单元教学设计设计者:李玲君唐利华裴梦妮柳小芳主题:《爱满人间》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聆听《爱的奉献》《因为有你》,演唱《爱的人间》《地球是个美丽的圆》单元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歌曲《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广为流传的优秀少儿歌曲,歌词以第一人称形式表达了盲童对社会各界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的感激之情,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盲童的内心世界。歌曲为三段体结构,旋律明朗美妙,歌词多用排比句式,歌曲在第三段中对第一段的重复让歌曲的情感得到升华。虽然他们失明了,但太阳、月亮、草都在心中,都能“看到”。  相似文献   

9.
年级: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大鹿》; 2.创编音乐童话剧《大鹿》教材分析:《大鹿》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歌曲,讲述了一只大鹿帮助困境中的小兔的故事。歌曲为二段体,每段各四句。基本节奏由X、XX、X-而组成,其中出现一处XXX的节奏较难。旋律采用重复和模进的手法,简单易学。歌词朗朗上口,深受儿童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胡立轩 《科学教育》2005,11(1):F004-F004
“相似乐句”是指歌曲在创作过程中由作者运用“变化重复”的作曲手法形成的在结构、旋律上比较接近的乐句。“变化重复”是发展音乐的一种手段,在统一的基础上给音乐带来了新的动力。但由“变化重复”形成的“相似乐句”却在歌曲教学中成为一大难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1.
<正>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一年级教学内容:歌曲《谁唱歌》(教材选自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教材分析:《谁唱歌》是一首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C大调,四三拍,由四个规整的乐句组成。旋律进行以分解和弦式的跳进音程为主,最突出的特点是第二、第三乐句均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采用了同头换尾式的重复创作手法,恰当地表现了歌词接二连三的问话。歌曲旋律、节奏与歌词巧妙地融为一体,生动形象地模仿了小动物的叫声,情趣盎然,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与表演。  相似文献   

12.
年级:初中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对平凡而又高的造绿者的崇敬之情。2.感受节奏重复手法在这首歌曲中的运用,学习用连贯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通过情感体验,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大跳音程,声音的连贯舒展。教学教具:钢琴,小黑板,红、黄、绿三种卡片课前准备:1.在黑板上画上小屋、树、青山等,营造气氛。2.给每位学生发三张不同颜色的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丁蕾 《儿童音乐》2010,(8):74-77
一、课题:歌曲《买菜》 二、教学对象:二年级(下) 三、课时:第一课时 四、教材分析: 《买菜》是一首湖北民歌,独特的旋律手法、中间的数板以及紧跟其后的重复开头句的结尾,都赋予歌曲以浓郁的民族风格。歌曲旋律生动活泼,歌词非常通俗而生活化,表达了愉快的劳动情趣。  相似文献   

14.
游戏玩法这个游戏可以一个人边唱边玩。它的玩法是:一只手翘起大拇指,并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两只手一上一下成一条竖线;强拍时,下面的手抽出大拇指翻上去,握住上面手的大拇指。动作不断重复,直到歌曲结束。这个游戏也可以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一起来玩。玩法基本相同,即每个人都竖起大拇指,手手相握。强拍时,最下面的手抽出大拇指翻上去,握住最上面的大拇指。动作不断重复,直到歌曲结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歌曲创作、编辑出版、广播演唱等方面有一股很强的「顺耳风」。歌曲创作形成了十八套,你套我套大家套,就这样套来套去套成了一种没有特点的新模式;编辑出版赶浪潮,许多音乐刊物、音像出版机构不厌其烦地重复发表出版一时走红的歌曲作品,使读者相似的资料成堆,花钱上当受骗;歌星们的选择当然是越顺耳、越熟悉、越会受捧场的「摇钱」歌曲。所以,无形中形成了一副配合默契的连环套。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分析】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2012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跳起舞》中的歌唱内容。它是一首二拍子、大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波兰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跳跃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憨厚可爱的神情。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歌曲结构方整,其中前十六分节奏型贯穿全曲,节奏明快,舞蹈性很强,适合于边表演边歌唱。歌曲属于经典儿歌,二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在课外接触过且已经会唱基本内容,显然歌曲  相似文献   

17.
教学分析:《过新年》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歌词通俗易懂。尤其模仿锣鼓点的衬词“咚咚锵”的运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节目气氛。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最高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18.
正课型唱歌课年级四年级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学习力度记号:f、p教材分析:《友谊的回声》是一首充满童趣的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为二四拍,二段体结构,A乐段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富有起伏感,仿佛是视线随着延绵起伏的群山而移动。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并  相似文献   

19.
课型:以歌唱教学为主的综合课 年级:六年级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夜歌》是一首俄罗斯民歌,歌曲曲调深沉缓慢,情感丰富,如泣如诉,表达了沉郁、伤感的情绪,十分感人.全曲结构短小,只有两个完全重复的乐句,而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的变化拍子,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之感.歌词的第一段意在写景,营造出压抑而凄凉的气氛;第二段是主题的核心,表达了游子的思乡和离愁之情.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4/4拍,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节奏齐整,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手法模仿劳动号子的音调,生动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设计意图:体验活动把动作、舞蹈、语言和音乐三者密切结合,并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身心投入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使学生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通过手势、体态律动、节奏名等,直觉、直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