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立足基层办学单位的角度,对“双补”工作的成果和失误作一粗浅的分折。“双补”成果一、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经过“双补”后,我厂已基本扫盲,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程度的“双补”对象不  相似文献   

2.
<正> 当前,我省职工“双补”工作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办学面已达到80%;约120万青壮年职工接受“双补”教育。81、82两年累计完成文化补课的人数占应补对象的23%,预计到83年底可超过40%。双补工作的质量基本上是好的,对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起了促进作用。但也必须看到,一些地方在青壮年职工文化补课中,存在着忽视质量的现象,如档次能低就低,课时随意减少,教学应付了事,考试纪律松弛,甚至营私舞弊等,应该引起我们严重注意。  相似文献   

3.
<正> 通河县运输公司现有职工194名。在130名青壮年职工中,“双补”对象有109人,占职工总数的56%。一年来,他们狠抓“双补”教育,不仅文化补课合格的有49人、技术补课合格有19人,生产上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10月末,实现了利润25.5万元,超过前十年利润的总和,其中5至9月份办脱产班期间,也盈利4万多元,创造淡季生产的历史最高水平,一跃而跨进了运输战线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4.
<正> “双补”的教授完成“双补”任务,实现“双补”目标,是依靠教师正确的教授来实现的。教授的根本问题是要按照“双补”的特点施教。在这方面,就当前的倾向来看,至少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青壮年职工的补课动机。各条战线上的青工,参加补课的动机并非单一的。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西城区综合修配二厂在“双补”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正面教育,启发学习的自觉性。部分职工对“双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有的虽然认为文化课有必要学,但怕基础差、家务重,学不好。针对  相似文献   

6.
自从职工“双补”工作开展以来,至今已四五年时间了。现在,怎么样评价这项“双补”工作呢?85年10月18日《工人日报》第三版发表了赵亚欣同志的文章《职工补课之我见》。这篇文章认为:“大部分参加学习的青工都有几分抵触情绪”,“处于一种为了转正定级而被迫学习的状态”,结论是:“补课现在是走了形式”。对于赵文的这种认识观点,我是不同意的。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几千万青年文化程度虽是初、高中毕业,但实际达不到初、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总结“双补”的经验和教训,搞好职工教育工作,今年初,我们在北京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双补”学员综合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工交、财贸、建筑、市政系统共25个单位的参加过“双补”的部分青壮年职工。调查采用学员自己填写调查表的方式。调查表共列出27个问题,了解学员对“双补”  相似文献   

8.
一、补偿性教育模式 1978-1986年,为配合经济、企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双补”运动。“双补”是对“文革”以来入厂的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补课和初级技术补课的简称。除“双补”外,大批的企业职工还纷纷补学历,使补偿成为这一时期职工教育活动的中心、教育内容的重点和教育模式的特点。“双补”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是一种运动式的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双补”教育的大发展,在完成“双补”任务的青工中,要选拔一批尖子,不失时机地,组织他们到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中来,继续深造。那么,办职工中专和全日制中专是不是一个模式呢?我认为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厦门经济特区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几年来取得很好的成绩,一九八五年可以保质保量完成职工“双补”这一特殊的历史任务。“双补”推动了学文化、学技术,学科学知识的热潮,全市职工参加各种学习的人数逐年增加,从一九八一年的一万一千多人增加到一九八四年的五万七千多人,占职工总数36%多。全市有职工高等学校六所,十八个专业,在校生4085人,占职工总数2.35%。为了加强经济特区人才培养,几年来,突出了三个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读了赵亚欣同志的《职工补课之我见》(《北京成人教育》1988·1期)一文,大有同感,我也认为“双补”在许多地方是失败的,是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这些问题在进入中级文化教育及中级技术培训中已明显地显示出来了。是什么原因使“双补”流于形式,走了过场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双补”理应侧重于“补”。可足不少地方的职工的素质低得连真正的初小水平也不具备,等于从头学起。补课的时间有限,上面规定的及格率又是死的,达标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这个局的直属通讯段,共有399名职工,其中青壮年占60%以上。为了加强青工“双补”教育,突出地抓了补课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并贯穿于补课的始终。首先,针对青壮年职工中愿干活不愿学习的思想实际,提出“学习也是工作,学习就是革命”的口号,摸准青工的思想“脉搏”。接着就“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经调查发现,一部分人有畏难情绪,虽然想继续学习,可又担心自己底子薄、基础差,从哪学起都接不上茬;一部  相似文献   

13.
《北京成人教育》编辑部正在就“双补”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和研究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这是很好的,是很有意义的事。这里我谨就“双补”工作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一一九八一年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要用四、五年的时间给“文革”期间被耽误了学习的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和初级技术补课。经过各有关部门、企业和广大职工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到一九八五年九月全国累计文化补课合格率达75.9%,技术补课合格率达74.4%,已基本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现在大多数单位对“双补”工作进行了回顾、评价、总结,报刊也有讨论,都在想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双补”是“六五”期间特定的历史任务。由于十年动乱,造成大批青壮年虽有初中文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我市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对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我市需要进行初中文化补课的有三十多万人,需要进行技术补课的有二十多万人。在今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要完成“双补”任务,这是十分繁重的。但是目前我市职工教育师资队伍的文化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教学经验也不足。经调查统计,全市职工教育师资有二千五百七十人,其中不足大专文化程度的有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教龄不足两年的有一千六百二十八人。这部分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搞“双补”工作的。因此,如果不提高他们,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也就很难完成“双补”任务。所以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职工教育  相似文献   

15.
赵亚欣同志的《职工补课之我见》,对“双补”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一些从事职工教育的同志说“双补”的成绩还是主要的,虽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把“双补”的得与失搞清楚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认识上确存在着(甚至是很大的)差异。本期我们转载赵亚欣同志的文章,期望引起大家的关心和讨论。欢迎同志们各抒己见。讨论中自然可以再补充事实,但更希望同志们能再次学习八号文件,从提出“双补”任务的背景、必要性,任务与需要是否一致,任务的提出与实行的关系,成绩的取得及其原因、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从几年的“双补”实践中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总结“双补”工作是为了从中获取有益的东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本着这个精神,踊跃参加讨论。。讨论过程中,我们将邀请一些专家作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若干问题的补充意见》(以下简称《补充意见》)的要求,我们调查了19个市直单位,进一步总结了全市“双补”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双补”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探讨了八五年完成“双补”任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读罢贵刊一月号《职工补课之我见》,对该文所谈及的“职工补课应该首先补些什么”的问题,笔者不敢苟同。与文中“不一定要千篇一律都补初中的语文数学”的观点相反,我却认为所有“双补”职工都补初中的语文、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初中的语文、数学,是学习其它知识的两门基础的学科。如果连初中的语文、数学基础都没有,怎么可能去学习“物理”,“汽油机常识”、“纺织学”呢?在  相似文献   

18.
首先应当承认“双补”工作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从全局来看“双补”工作,应该肯定确实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大青年工人经过学习,文化水平确有提  相似文献   

19.
<正> 山河屯林业局是个近百年的老企业,经营面积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三个县内。有44个基层单位,在近万名职工中,1968年以来参加工作的青壮年就占职工总数的44%。1981年贯彻中央“八号”文件,为了顺利地完成以“双补”教育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的任务,该局结合林业生产特点,鉴于过去开展职工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林业职工生产、学习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职工居住分散,工种庞杂,  相似文献   

20.
我厂职工教育工作坚持“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在完成“六·五”双补培训的基础上,“七·五”期间对全厂职工采取以自培为主,积极送培的办法,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培训,使职教工作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保证经费。领导重视,措施落实是搞好职工教育的关键。我厂有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