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式备课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实用备课指不按规定的项目、格式,不一定写在备课本上的专门用于课堂教学的备课。这种备课形式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果能把搞形式备课的时间用于钻研教材、辅导学生,将会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形式备课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实用备课指不按规定的项目、格式,不一定写在备课本上的专门用于课堂教学的备课。这种备课形式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果能把搞形式备课的时间用于钻研教材、辅导学生,将会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形式备课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实用备课指不按规定的项目、格式,不一定写在备课本上的专门用于课堂教学的备课.这种备课形式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果能把搞形式备课的时间用于钻研教材、辅导学生,将会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忌照本抄录。照本抄录式备课,就是将课本上的例题搬在备课本上。这种备课,一是不钻研教材;二是不了解学生;三是不设计教法。因此,这种备课劳而无功。 (二)忌生搬硬套。现在发行的《数学教案》、《数学备课手册》、《数学备课大全》等备课参考资料,各校应有尽有。读了这些参考书,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是有益的。但有的教师为了方便直接将教案抄下来,觉得参考书上的教案  相似文献   

5.
教学参考书对于教师备课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如何运用教学参考书,去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就得靠每个使用者的正确对待了。如果备课时全依赖教学参考书,不去认真钻研,深刻领会和掌握教材,而把参考书上的内客在备课本上照样画葫芦,那样,教学参考书就起消极作用了,影响了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取代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和仔细钻研教材的作用。因为,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是人家认真钻研教材的理解和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6):13-14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7.
我这样备课     
于永正 《辅导员》2013,(4):13-14
<正>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一项准备性的教学活动。为搞好小学地理上册知识的备课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备课时参考。一、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大纲》是教学的指南,是备课的准绳。教材是备课的依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备大纲”。备好大纲,领会大纲的精神实质,是备好教材,上好地理课的重要保证。钻研大纲时,教师要对大纲中的目的、要求、注意点、教学要点等都要掌握、熟记,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到“胸有全局”。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结构,这是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开学之前,教师要通读全部教材,熟悉教材的内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里有这样一种风气;特别讲究书面备课。不少人认为只要备课本上写得多,写得详细,就是工作好,教学质量高。不少地区、学校的行政领导,也以书面备课作为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这种风气就更盛行了。重视书面备课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书面备课应该是教师在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安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培训会上,有幸听了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课前备课钻研教材的功夫,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在训练学生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一、钻研教材的功夫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学习课上,在于老师范读完课文后,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读者流泪了,听者也流泪了,于老师曾说他备课时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课文,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了,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一样,就像写自己的事。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情景,我印象特别深。情景一:在一个学生读完…  相似文献   

11.
备课不是形式,而是过程;不是写在备课本上或者敲进电脑里,而是准备在教师头脑里;不是一课时或者几课时的时间问题,而是一种专业钻研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以前我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备课就是抄教案。备课时根本不去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不去仔细阅读《教师参考用书》,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什么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怎样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问题都不去认真考虑、仔细琢磨,为了应付检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前各项准备工作的总称,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备课应从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1仔细钻研大纲和教材钻研大纲、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明确教学的指导思想,掌握每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具体原则,这些都是钻研教学大纲的主要目的,必须纠正只看教材不钻研大纲的倾向。钻研教材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现行教师写教案分两步:第一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学生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第二步,认真把教法和学法等按其固定的格式以书面的形式工整详细地写在备课本里,带到讲台上。这样做,算是实实在在的备课。  相似文献   

15.
要想上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高质量的备课必须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自己。一、备教材备教材就是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教师备课的状况究竟如何呢?笔者最近随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大检查,重点对教师备课现状作了一些调查,发现教师备课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五重五轻”: 一是重备课本轻备课标.许多教师备课时只顾钻研课本,他们对课本的内容非常熟悉,对知识要点掌握得较透,对教学重难点把握得较好.但对课程标准的钻研却较少,对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教材的体系、性质、地位和作用等不够了解.个别教师连学科课程标准见都没见过,还停留在教学大纲的概念上,根本谈不上以课标来指导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工具课程 ,进入课堂时间不长 ,无固定的格式可循 ,如何更好地上好这门课程 ,一直是广大信息科技教师探求和努力的方向。以下是笔者在《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 ,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一、深钻教材 ,认真备课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是上好《信息技术基础》课的先决条件。教学质量及效果的好与差 ,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前备课的深度和水平 ,因此 ,教师要在备课方面认真下功夫 ,把备课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精心准备和设计每一个环节。对教材的钻研不单是读懂、读熟教材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要把教材…  相似文献   

18.
看了《广东教育·综合版》第2期刊登的《无备课上课,不必谈之色变》一文,感触颇多。我认为作者的观点值得商酌。其一,备课就是“写教案”文章认为:当前教师备课不是留着上课用,而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备课不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无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等等。很显然作者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一看法是有误的。事实上,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环节和一种表现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备课除了备教材外还包括课前的其他活动,如了解学生、搜集资料、设计教学思路以及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备课不是为…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写备”,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不顾及学生学情实际,一味抄袭现成的备课笔记以图完成任务的现象。这种怪事,本不应该存在于教师的教学准备活动中,然而,笔者在全县的教学常规检查中,通过对近千名农村小学教师备课情况进行全面详实的了解后,非常惊讶地发现:“写备”现象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有相当大的市场,占据着较大比例。一、“写备”的几种表现1.“照抄照搬”型。这类教师备课不是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要点,不是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舍本逐末,通过购买什么《优秀教案选》或《教案…  相似文献   

20.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7、8月合刊中张忠诚老师的《独立处理教材:教学的起点》一文后,思绪万千。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独立地处理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