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之陋     
武海义 《师道》2012,(12):59-59
一位街头卖艺者,在地铁站里演奏小提琴曲。45分钟过去了,他赚到7.17美元。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拉小提琴的是约夏·贝尔——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巴赫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他平时每分钟演奏酬劳是1000美元。  相似文献   

2.
人性之陋     
默笙 《师道》2012,(12):59
一位街头卖艺者,在地铁站里演奏小提琴曲。45分钟过去了,他赚到7.17美元。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拉小提琴的是约夏·贝尔——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巴赫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他平时每分钟演奏酬劳是1000美元。仅仅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  相似文献   

3.
正某个寒冷的上午,在华盛顿特区朗方广场地铁站里,一位男子在用小提琴演奏一首巴赫的作品。没有人知道,这位卖艺者,是美国小提琴家约夏·贝尔,曾因电影《红色小提琴》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声音乐奖,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在约夏·贝尔演奏的45分钟里,大约有2 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3分钟后,—位显然是有音乐修养的中年男子,放慢脚步听了几秒钟,然后继续赶路了:大约4分钟后,约夏·贝尔收到了第一块美元,一位女士把钱丢到帽子里,没有停留继续往前走;10分钟时,一位3岁的小男孩停了下来,但他妈妈使劲拉扯着他匆匆忙忙地离去……这实际上是《华盛顿邮报》关于感知、品味和人的优先选择的社会试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13,(1):2-2
华盛顿某地铁站内一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45分钟的巴赫。这段时间大慨有2000市民经过他身边。大部分人匆匆走过,只有6个停下来听了听,20个人放下一些钱,共32美元。他叫Joshoa Bell,小提琴值350万美元,他的一场同样的演出平均票价100美元。这是华盛顿邮报关于品味与价值观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在伦敦一家拍卖行,一把意大利小提琴(1709年出品)被一位秃头男士以50万英镑买走,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还以为这老头儿疯了。其实买主很有眼光,他知道意大利小提琴素来名贵,尤其是16到18世纪的古琴更是稀世珍宝,何况这把小提琴又出自斯特拉第瓦利之手。斯氏制作的小提琴发音强而有力,音色圆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春天,一把名贵的小提琴现身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个古董拍卖会上。该小提琴是17至18世纪意大利名提琴制造家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的杰出作品,有着魔幻般的优美音质,琴身上还有18到19世纪几位小提琴大师的亲笔签名。酷爱收藏乐器的南非钻石大王胡贝卡以850万美元的天价拍得这把小提琴。然而,指望着这把小提琴给他带来荣耀和品位的胡贝卡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像有一个恐怖的幽灵附在琴弦上似的,一系列的祸事接踵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微言     
《八小时以外》2012,(4):12-13
正华盛顿某地铁站内,一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45分钟巴赫的作品。这段时间大概有两千名市民经过他的身边。大部分人匆匆走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听,20个人放下共计32美元。他叫Joshua·Bell,他用于演奏的小提琴价值350万美元,一场同样曲目的演出票价100美元。这是华盛顿邮报关于品位与价值观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大学在瑞士求学,以数学和物理为专业。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造诣很深的音乐家。爱因斯坦从小随母亲学习文化和小提琴,虽然他反应迟缓、沉默寡言,但当他一接触到小提琴时,就不知疲倦地把全部精力贡献给了音乐。6岁那年,小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9.
沈志媚 《师道》2005,(7):26-26
在悟读《小音乐家扬科》一中“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意的了。”这一句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扬科为了这把小提琴,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这位学生的语感无疑是敏锐的,但这时有一位学生却竭力反对:“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扬科还要这把小提琴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1958年在美国曼哈顿大酒店,来自世界各地的富商名人云集,他们在参加一场特殊的拍卖会。一只著名小提琴家伊凡使用过的小提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就在一位叫维亚德的富商喊出100万美元高价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小提琴身上转移到了维亚德的身上,并发出了阵阵惊呼声。  相似文献   

11.
琴声悠扬     
克里斯·克莱斯勒是一位水平高超而且敬业的小提琴手,他做梦都想得到一把史特拉提瓦里小提琴.  相似文献   

12.
一个周五的傍晚,一名年轻穷困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地铁站的入口处表演.音乐如此美妙,人们放慢了脚步聆听,并把一些钱放进他的帽子里. 第二天,小提琴演奏家再次来到地铁入口处.他像往常那样把帽子放地上,帽子旁边是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位名叫汤姆·布朗的先生把一件重要的东西错放进了我的帽子里.  相似文献   

13.
张世普 《师道》2013,(5):59
约夏·贝尔是美国著名的小提琴家,5岁学琴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14岁获得奥斯卡与葛莱美奖,39岁时就享誉世界。小提琴在他手中仿佛具有如泣如诉的煽情魅力,其一流的演奏技巧令众多乐迷为之癫狂,他在波士顿歌剧院演出的门票每张高达300美元,仍供不应求。然而,就是这位天才,在华盛顿邮报主办的音乐感知实验中,被人们当成了乞丐。他在繁华的地铁入口,拿着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演奏了被认为是最难演奏的小  相似文献   

14.
分割目标     
美国一位名叫罗伯·舒乐的博士,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却立志要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这座教堂的预算造价为700万美元。舒乐博士首先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奇特计划: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笔1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00笔7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0笔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280笔2.5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他把700万美元这个大目标,一次又一次地分割成更小的目标,最终分割到1万美元。每次募捐1万美元,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就…  相似文献   

15.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指导学生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与小提琴爱因斯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坦酷爱演奏小提琴,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他。他喜爱十八世纪音  相似文献   

17.
相信未来     
1952年,音乐家梅纽因在日本演奏时,有一位擦鞋童苦苦挣钱买了门票去听演奏会,可只能坐在最后一排。演奏结束时,大师得悉,便穿过鲜花和镁光灯,来到小男孩跟前,把手中的小提琴送给了他。并问他为何执着这场音乐会,男孩回答说:“我只是想来听你拉琴。”30年以后,那小男孩依然来听梅纽因的演奏会,尽管生活依旧困顿,但他从未答应别人的怂恿变卖那把小提琴,大师依然为他拉了当年的那支旧曲……  相似文献   

18.
佚名 《少年读者》2009,(7):13-18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人化、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9.
梦想     
1952年,音乐家梅纽因在日本演奏时,有一位擦鞋童苦苦挣钱买了门票去听演奏会,可只能坐在最后一排。演奏结束时,大师得悉,便穿过鲜花和镁光灯,来到小男孩跟前,把手中的小提琴送给了他。并问他为何执着这场音乐会,男孩回答说:“我只是想来听你拉琴。”30年以后,那小男孩依然来听梅纽因的演奏会,尽管生活依旧困顿,但他从未答应别人的怂恿变卖那把小提琴,大师依然为他拉了当年的那支旧曲……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阅读》2007,(12):56
这是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到处都是刮痕,拍卖师认为实在不值得他费神。但出于职业的原因,只好把它抓在手上,高声喊道:“朋友们,这是一把特别的小提琴,现在拍卖开始了,有谁要先开个价?”“十块,十块钱我买下来送给街头乞讨艺人。”一位艺人充满揶榆地举起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