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语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首先表现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加强语教育中的语感教学,构建培养语感的教学实践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语感,是对语言字的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字的基础。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语感积累的过程就是语素质提高的过程。本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感属于直觉思维,却有“认识论”的品格。语感教学是语教学的本质、核心和终极。培养语感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要落到实处上。  相似文献   

4.
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语感。诵读体味,理法探究,加强语言实践,丰富生活体验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丁霞 《山东教育》2006,(6):33-33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向学生强调语感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感,如何训练语感呢?语感,实际上就是指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叶圣陶语)。郭沫若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6.
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本对语感的作用作以下归纳;语感训练能更好理解语知识;语感训练能激活情思,领悟意蕴,还可以通过语感内化道德,体验审美,塑造人格,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7.
陆承刚 《教育探索》2003,(11):70-71
新的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联想与想像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的桥梁知识之一。培养学生调动联想和想像去阅读课的能力,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语教学在本质上可以说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语感就是人对语言字的感受、表达能力,训练语感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感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讲究语感训练的策略,然后再有步骤地去进行。其途径为“感受——领悟——积累——实践”,核心是多读。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怎样培养学生增强语能力作些浅谈。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30年代夏丐尊提出语感的概念,直到90年代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语感和语感教学在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年级学生的诵读教学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诵读对培养学生语感、增加积累、加深体验与领悟、提高审美情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从诵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增强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优化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积累语知识的重要手段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因此,人们凭借语感不但能解决简单的语言现象,而且能解决复杂的语言现象。人们进行读写听说活动,直接凭借的是语感,而不是直接凭借语法。学了语法觉得对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太,原因在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和语感培养相分离。因此,语法教学必颁和培养语感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两者简单相加,而是语法教学要为培养语感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论“培养语感”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版语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培养语感”列入教学目标,这反映出我国语教育改革的新思路。综观我国的语感研究和教学现状,对语感的理论研究尚显粗浅,相应的实践操作仍不完善,使得“培养语感”的目标很难落到实处。本试图就语感的理论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包括《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感教学的探索有了新的进展。值得语感培养研究充分关注,笔试图以本作为引玉之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语感的特性、功能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英语教学愈来愈重视从传统语教学中吸取经验,注重主体经验和体悟。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将传统英语教学之“重词汇讲解、重语法分析和序列化训练”与交际教学思想之“重操练、重整体把握和重实际运用”相结合,是英语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拟阐明英语语感的特性、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语感培养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发展学生语感的实践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学生的语感是新《大纲》的一个明确要求。从语感实践的角度看,发展学生语感的基本策略有:(一)涵泳体味,获取语感;(二)联想想象,丰富语感;(三)创设情境,强化语感,并由此衍生聘 系列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对当前语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言语形式感",领悟、内化言语形式的过程就是吸收语感、发展语感能力的过程,也是实现语感迁移、使其充满创造性的前提和关颊庖舱枪湃讼暗糜锔械幕就揪逗头椒?语感教学所凭语识亦皆蕴含于言语形式之中.所以,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能力,务必立足言语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李红 《中学教育》2005,(9):37-37
语感是人对语言字直觉整体的感.受,或是由语言字引起的复杂心理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感性积累基础上,能直接快速把握语言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字。”吕叔湘先生也曾主张:“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语课程标准》也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体现了对语学习本质规律的尊重。怎样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20.
语感和语感教学问题一直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语感是人对语言的认识、把握、感受的能力,具有特定的性质。语感培养可以推动阅读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