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晚报》从1958年创刊以来就开始发表小小说,叫做“一分钟小说”。在当今发表小小说报刊如林的情况下,《北京晚报》的“一分钟小说”是如何坚持自己特色的呢?《北京晚报》上所发的“一分钟小说”可归为以下三类: 一、贴近生活,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观念。近年来,中国大地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繁荣,物价的浮动,人才流动,万元户个体户的出现,以及正在开展的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一切使人充满希望,同时又给人带来许多的矛盾和困扰。作为“一分钟小说”,如果能很快地从各个侧面反映这种变化着的五光十色的生活,读者就会感到亲切。这正是报纸副刊的  相似文献   

2.
短剧小品发展评说陈志昂短剧与小品是电视艺术的轻骑兵,它有如文学中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短小精悍,富于哲理,耐人寻味.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多彩多姿的生活,塑造了众多使观众亲切可信的普通人形象。短剧小品以短小精悍、深刻隽永见长,紧密贴近现实生活,褒新贬旧,...  相似文献   

3.
《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时便开设了“一分钟小说”的栏目,也就是在这年,茅盾先生发表了《一鸣惊人的小小说》一文,为刚在文坛上露出萌芽的小小说呐喊助威。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小小说在后来几年里并未形成气候。小小说是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而发展繁荣起来的。1982年全国所发小小说约两千篇,到1989年总量已愈万篇,而经常刊登小小说的报刊已达400多家。在现今出版的关于小小说的理论书中认为,《北京晚报》的“一分钟小  相似文献   

4.
双雪涛的作品给人一种久违的阅读体验,类似于最初对“小说”这一门类产生兴趣时的愉悦和兴奋。人们多关心作家如何成长,但文学的读者正同作者一样,都必经一种成长过程。一个读者,在了解文学研究方法、接触相关批评话语之前,总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毫无理论武器、赤手空拳地突然爱上看小说。很多时候,这并不是因为小说反映出何种社会历史内容,也无关与某种理论或文学传统的暗合,而出于一种朴素的事实:它讲出了一个以前没听说过的故事,分享了未曾经历的情感,使人在掩卷之后对生活感到新鲜。换言之,小说提供了一些有新意的、因而让人感到愉悦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一、“人民性”是怎么来的?“人民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俄国文学辞典里,还可译作国民性、民族性或群众性。研究俄国文学的专家认为:“人民性”产生于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流派之中,19世纪俄国进步的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指出,民族生活不是统一的,它有民众的生活和“有教养的社会”的生活即贵族的生活两种;而文学必须表现人民的生活,首先要描写农民的命运;文学的人民性在于无情地批判统治阶级,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在于真实而深刻地描写现实生活。很明显,进步作家理解和认同的“人民性”是针对当时文学中的贵族性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元代戏剧、散曲、小说的兴盛,给元代文学带来新异的色彩,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作为传统文学形式的诗歌发展至元,仍有力地反映着元代社会经济形态和知识阶层人生观念的若干重要变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审美趣味的变化。诗歌依然是元代文人文学中居于“正宗”地位的最重要的形式,并在对前代诗歌的学习与反思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细节”作为对某一具体的场面景观、人物言行、事件发展的细致描写,是“形象反映”的重要手段,在文艺作品尤其是小说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恩格斯在解释“现实主义的意思”时,首先强调的就是“细节的真实”;俄国作家左琴科说,他“确信,即使不说小说细节决定一切,那末,说很多东西取决于细节是可以的。短篇里不可能把什么都写到,因而短篇的力量就在一些细节上了。”有人比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不少报纸都在一版或专版上开辟了一些时评性杂文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河南日报的《纵横谈》等等,这些专栏发表的文章,均以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为据议论说理,所以叫时评性杂文。时评性杂文具有新闻、文学和说理三位一体的特征。一、新闻特征报纸时评性杂文专栏里的文章虽不属新文体裁,但它具有明显现实性和时效性的新闻特征。一是它据新闻事实议论说理,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和动向。鲁迅说,杂文是反映“时代的眉目”,就是强调杂文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要便捷敏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9.
第三类:社会问题,可简称“问题题材”。小说中,有“问题小说”一类;报告文学也有这么一类,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如记述独生子女种种状况的《中国的“小皇帝”》(涵逸著);如反映当代婚姻、家庭问题的《阴阳大裂变》(苏晓康著)。这些作品,都提出和展示了人们还未感到或已经感到、正要说出而还未说出的社  相似文献   

10.
<正>“小小说在郑州”是业界对《小小说选刊》杂志及郑州百花园杂志社(以下简称“百花园”)的肯定与赞许。《小小说选刊》近年期发行量近60万份,居全国文学期刊之冠,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等称号,成为小小说、微型小说界的领导品牌。在我国文学期刊特别是纯文学期刊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小小说选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其品牌化的经营之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悬念本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结构形式。在传统的古典小说中,它被人们俗称为“扣子”或“关子”。在《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这一类章回小说里,作者所设置的悬念随处可见。新闻作品也完全可以借鉴文学手法,用悬念去吸引读者,撼动读者的心弦。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实是五彩缤纷的。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用设置悬念的手法,推进事态的发展,就能避免平铺直叙,而使报道  相似文献   

12.
“假日经济”这个新名词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领域里发生的一场深刻变化、经济生活的变化必然影响到精神生活。媒体的“假日经济”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对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假日新闻发现力水平,提出了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学起步,不少作家认为应从微型小说做起。的确,微型小说篇幅短小,较易驾驭,壶中千秋,方寸山林,是文学作者培养观察能力、锻炼写作技巧、以至展示艺术才华的一种理想形式。文学作品的创作,选材和谋篇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小说样式,在这些环节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①选材。同其他小说形式(长、中、短篇)相比,微型小说灵活、简便,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它无需像长篇小说那样必须对大量的生活材料进行反复的提炼、概括,从而升华出一种博大深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1.政治信息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信息系统中,居中心地位的是政治信息。政治信息所反映的首先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现象、事实和事件的有关消息的总和。而政治信息的最高最普遍和最系统化的表现是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在社会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和独特的。一方面,它是社会政治领域的组成部分,它必然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深入到其他各个社会领域。另一方面,它又是政治信息  相似文献   

15.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它不受行业局限,是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读者某种情感、富有情趣的新闻。新闻贵在一个新字、重在一个“快”字。好的社会新闻,不仅能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活气息,还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引导人们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16.
郭晓霞 《新闻世界》2013,(9):108-109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多元化传媒中,小小说类文学期刊文本虽小,但是可以大有作为。借助数字化平台,以做好网络阅读与经营的先期介入;以小小说精品资源参与小品、影视短剧、微电影的作品制作;借助手机彩信的形式传播,倡导多维阅读等经营项目可以为小小说类文学期刊赢得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受众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题目是从一本小书上借来的。 湖南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初推出了“玲珑文学丛书”(已出8种),笔者最近有幸读到其中一种:《中外散文》。书扉之后冠有一篇玲珑小巧的不足四百字的前言。题目就是“小的是美好的。”前言中说:有一位英籍德国经济学家写过一本历数发达大工业生产弊端的书,名 为《小的是美好的》。于是,他们(湖南文艺出版社)也想起“小” 来。于是他们想到“现代生活的鞭子,把人们抽得像陀螺般旋。夜里还不曾睡得踏实,一早醒来,又是繁忙的连轴转。生活节奏的急速带来了人们阅读心理的变化。似乎多数人越来越疏远长厚重大的部头,对短薄轻小的文学样式却表现出一种亲近。”因此,他们“从古今中外文学瑰宝的仓库中清点出如一粒粒灵丹似的玲珑之作,把这些‘玲珑’串在一起”,汇集成了这套“短薄轻小” 的“玲珑文学丛书”。 这套小书谓之“玲珑”,乃是因为它们开本小巧(4O开),装帧精美(色彩浓烈,颇具现代味),作品体式多样,短小精悍(有诗、散文诗、散文、小小说、小品文、所选均是千字文,有的甚至几百字),真是微乎其微,玲珑剔透的区区小册。玩赏品读,却能足以让我们在那些“平时所不以为然的分分秒秒”里,在那些“被现代节奏切割得非常细碎的光阴” 里游目骋怀,去文海探  相似文献   

18.
小说小说,包括短篇和中长篇小说,在文学创作队伍中,往往从事这项创作的人占大多数。这也是由于小说拥有最广大的读者,在读者心灵中所造成的影响也最深远。中长篇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历来被看作是描绘现实生活的史诗,以其篇幅长、人物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反映生活面广、内涵深刻等特点,更具艺术魅力,领各种文学体裁之先。因此各文学出版社都从人力物力上把它作为出书的重点来安排。1979年前后几年里,出版的长篇小说品种不多,而且大部分是反映新中国建立以前的革命斗争、社会生活和古代历史题材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作品数量少,有影响的更是凤毛麟角。1977年到1980年共出版长篇小说250多部,其中影响较大的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它的“新闻性”,体现在“报告”之中;它的“文学性”,则是“文学”二字所特定的。报告文学真实地反映生活,却不是机械地记录和传播,而是借助于艺术手段来再现和描绘生活。一、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体现在艺术构思上。构思,是作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包括选材、提炼、布局(结构)、确定主题等。我  相似文献   

20.
恰如文学史的建构一样,小说史的建构必须以一种小说史观为基础。而小说史观又是以小说观念为精神内核的。我国传统的文学史要么根本就没有文学史观,要么就把文学视为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的直接形象符号。这样,文学的自律性便被机械的他律论所阉割,文学史也便失去了本体意味。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在文学史的建构中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胡尹强的《小说艺术:品性和历史》一书则树立了一种科学的小说史观,这使本书走出了历在文学史操作无可规避的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困境。本书首先对中外古今的小说定义作了深刻的得失剖析,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重新作了定义:“小说是作家虚构的人和人的生活的描述”,作家对人和人的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理解是小说的灵魂和生命。不难看出,本书既强调了小说艺术发展的外部动力;人和人的生活,又抓住了小说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小说是描述艺术。同时,它还找到了这两者实现交流的中介:作家虚构即对作家审美心理结构的强调。流转于其中的便是作家对人和人的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理解。本书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建构小说史的,这具有深刻的科学性。 相对于政治、经济等,“人和人的生活”作为对小说艺术发展的外部动力的概括无疑更全面也更具本质意味,而且与小说内部空间有着更深层的契合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