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初日本国际地位走势分析郑易平(中国矿业大学社科系,徐州,221008)近年来,日本在其经济停滞的情况下,反而加速了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因此,日本在下个世纪最初十年的国际地位走势,也即它能否在短期内成为政治大国的问题就自然为世人所关心。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2.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内外原因 :日本对其侵略历史缺乏正确认识 ,导致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膨胀 ;其政治的“先天不足” ,促使其极力想成为“普通国家”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加 ,使其具备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物质基础 ;冷战后的国际局势变化为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供了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根据本国国情以及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中小学道德教育策略与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国民下一代素质的需要,形成了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特色。 一、突出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 六十年代起,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逐步确立了工业大国、科技大国、金融大国及债权大国的国际地位。与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相比,道德教育却显得相对滞后,如,青少年精神空虚、拜金主义与利已主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就萌发了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念头,冷战以后更加明确地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做出了许多努力。日本如此孜孜不倦地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根本原因无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谋求国家利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彻底改变战败国的形象,提高国际地位;取得与经济实力相应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通过联合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维护经济安全;同时借此突破国内和平宪法的限制,为走向"军事大国"铺路。正是因为这些动因的存在,日本在"争常"道路上才越挫越勇。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所在地区,自2005年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使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作为一个子标题出现的,但在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重视。这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科书将重点放在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涉及"政治大国"的叙述只有"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6.
笔者所在地区,自2005年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使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作为一个子标题出现的,但在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重视。这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科书将重点放在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涉及“政治大国”的叙述只有“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日起集团化的90年代,日本为了加快实现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对亚太地区加强了其经济影响,将贸易、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等方面的重心偏向亚太地区,客观上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右倾思潮则给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幅时事政治漫画。图中的日本自卫队士兵身穿印着“和平鸽”的迷彩服,肩上扛着一面日本国旗,旗杆是一枚导弹,国旗上写有“集体自卫”字样。该日本士兵正大踏步前进,高抬的左脚已迈出日本本土,伸向“域外”。漫画生动反映了当前日本的“大国”抱负,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一直在千方百计谋求世界政治、军事大国地位。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十分活跃,军国主义开始抬头,这不能不引起当年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治动向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日趋集团化的90年代,日本为了加快实现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对亚太地区加强了其经济影响,将贸易、投资和对外经济援助等方面的重心偏向亚太地区,客观上推动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和右倾思潮则给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目前接受留学生现状和分析1.日本接受留学生的状况进入80年代,特别是中曾根内阁执政期间,日本企图在其经济大国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政治大国的步伐。作为建立政治大国的一环,中曾根曾要求推进教育国际化。改革以往的接受留学生的政策,使之与日本的大国地位相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美国经济的发展,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曾进入一个衰落期,世界综合竞争力的桂冠被日本摘走,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地位被德国夺得。8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下决心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刻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的日本通过了一部和平宪法 ,并通过这一宪法的实施获得了经济上的巨大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 ,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而这一欲望实现的最大障碍也正是这一和平宪法。近年来 ,日本朝野关于修宪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不论是日本国会的组成和倾向 ,还是舆论的反映 ,都表明日本修宪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已近完成 ,同时也表明在新世纪初 ,日本完成修宪已为时不远。联想到日本的历史、现状、对历史的态度和完成修宪后的将来 ,人们有理由对此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元月21日,日本最高法院再次驳回东史郎等人上诉。实质上东史郎问题涉及到日本对二战的认识,涉及到日本是否敢于正视历史、敢于承认二战期间对亚洲和世界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并以此求得世界人民谅解的问题。日本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正希望成为与经济地位相符的政治大国,世界人民也希望日本能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多做贡献。但是,如果日本一定要一意孤行,执意选择隐瞒和歪曲历史、走恢复军国主义的道路,则必将被历史所唾弃。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元月21日,日本最高法院再次驳回东史郎等人上诉。实质上东史郎问题涉及到 日本对二战的认识,涉及到日本是否敢于正视历史、敢于承认二战期间对亚洲和世界人民所犯下 的罪行,并以此求得世界人民谅解的问题。日本已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正希望成为与经济地位 相符的政治大国,世界人民也希望日本能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多做贡献。但是,如果日本一定要一 意孤行,执意选择隐瞒和歪曲历史、走恢复军国主义的道路,则必将被历史所唾弃。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实力继续加强,大国意识更是强烈抬头。为了实现其战略目的,如何窃取拥有巨大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的钓鱼岛就成为了日本政府政治大国进程中的重要步骤。随着政治大国步伐加快,日本政府对钓鱼岛政策越来越强硬,进而想全面合法拥有钓鱼岛。  相似文献   

16.
一、“控制”和反“控制”的冲突仍将持续 进入21世纪,以小泉为首的日本政府仍然奉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建立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主张,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出和探讨修改“和平宪法”。2005年4月,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分别出台了《最终报告书》和《关于日本国宪法的调查报告书》,标志着关乎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修宪运动进入了实质性修宪时期。修宪对日本政治的现状及未来有重大影响:首先,日本修宪的最直接目标是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彻底摆脱“经济巨人、政治侏儒、军事附庸”的形象,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7.
鸠山由纪夫为首的日本新政府内外政策的核心已初露端倪。稳定并振兴国内低迷的经济状况、重组日本经济结构、恢复民众对政府和未来的信心是新政府对内的重要任务。外交方面,如何处理好与中美这两个对日本至关重要的大国间的关系是对新政府外交能力的考验。日美间就日本在印度洋对美供油问题上的若即若离显示了日本既想改变传统的美日同盟关系中"大带小,小服大"的不平等局面,又难以真正脱离美国实现自身目的的尴尬局面;对华关系方面,鸠山政府大力推广的"低碳革命"理念不仅是出于自身经济结构重组的需要,更有借此争取在中日关系上更有利地位的政治动机。而在与中国保持更为紧密经贸关系的同时,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历史、领土等一系列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鸠山政府同样需要做好功课。无论鸠山政府对美和对华政策有何新意,都体现了一直以来日本追求其"普通国家"地位和政治大国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非外交主要始于战后,随着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日本在对非洲外交中的目标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进入80年代后,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志向,对非洲外交也由追求经济利益转向经济、政治并重,并在90年代对非外交全面政治化。试从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角度来阐述日本对非洲外交的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因及其局限与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9.
当代日本最令人惊叹的就是经济的腾飞。1994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高达36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并且一跃成为世界的金融大国、债权大国、投资大国。日本的海外投资已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日本银行资产已占国际银行资产的35%,世界10大银行,前7名是日本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而今,“日本”一词令人联想到的不是富士山和武士道,也不是旭日旗或三呼万岁,而是工厂、机器人和不断从船上卸下涌入美国的汽车,以及无处不在的夹着公文包穿梭来往于世界各地机场的日本商人。  相似文献   

20.
美国《洛杉矶时报》刊文说,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的地位早已确立,而且中国也正通过从全球各地进口大量物资以扩大它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 虽然人们经常注意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冲击,但我们也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