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三昧》2008,(1):33-33
2005年11月,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在<中国报业>杂志宣布,他此前做出的"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的判断,已经"被几个月来的事实所印证".这位频频高调亮相的传媒人物进而发出盛世危言,认定中国传统报业已经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相似文献   

2.
吴锋 《青年记者》2010,(1):65-66
2009年对中国报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有二:一则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不少报社迎来了自己的60岁生日.二则经过改革创新和负重拼搏,中国报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实现了行业的稳健发展,取得了应对危机的阶段性成果.所忧者亦有二:一是受电视、网络和手机等电子媒体的冲击,报纸行业的"受众危机"愈发显现.二是报业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报业的赢利模式创新和经营方式转换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报业发展历程中掀起了组建报业集团的改革热潮,这是报业面临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和WTO后报媒生存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一种积极探索。报业的集团化是改革的直接产物。作为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重大变化,报业集团化的出现,使中国报纸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对报业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7,(10):28-28
<正>在传统报业面临新媒体、新技术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数字报刊与跨媒体出版系统"成功建立了"一次生产、多元发布"的全新报业新闻信息综合处理以及跨媒体出版平台,提出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思想,推出中国第一张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报业整体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但一些涉及报业发展的基本机制问题,如科学的发行量稽核机制的建立始终没有解决,这就影响了公平规范有序的报业竞争环境的建立,也制约着中国报业参与已经到来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6.
正自2005年我国报业发展遭遇"拐点",其广告收入近20年来一路飙升的势头骤然减弱,曾经被称为"暴利行业"的报业进入了微利时代。随着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以及受众资源和广告收入的不断分流,传统报业的运营模式正面临战略性转型和结构性再造的挑战。对报业集团来讲,报纸产品的单一组合已经难以适应多向度渗透与融合的媒体发展趋势,"以报为主、多元发展",不失为报业集团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中国报业,不仅面临着传播技术不断更新的挑战,面临着入世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国内报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报业市场的分化组合。报业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机,呼唤着新的改革和创新,也期盼着开拓报业新经济。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5,(7):16
目前中国同城报业大战激战正酣,其实中国只是一个分战区,纵观整个世界报业的发展,报业发达国家的同城大战之序幕早已拉开,甚至有些已经行将谢幕.我们不妨冷静观察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报业是如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以及他们的成败得失.这些"他山之石"也许可以起到"攻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丘克军 《传媒》2012,(9):29-31
正在《重庆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们欢聚山城,共同探讨报业集团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重庆报业与南方报业近年来在发展路径上呈现出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在深耕主业的同时多元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以传统的广告、发行、印刷为主要业务的报业集团,今后亟待破解的一个命题。以下结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近年的一些实践,对传统报业集团的转型提供些许观点,以供探讨。对中国文化产业的两个趋势性判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了"文化强国"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作出两个趋势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林忠礼 《青年记者》2010,(13):74-76
报业产业前景及报业集团发展 2010年,我国报业的集团化发展步入了第15个年头,报业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的主导力量,为推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信息技术革命使全球报纸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内容产业核心价值的提供者,报纸出版业正在将这一挑战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发展数字报业已经成为未来报纸产业应对挑战的首选。许多报业集团开始将"电子报纸"列入振兴报业的发展规划中,也将成为将来报业发展的趋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不仅顺应发展的趋势进行"电子报纸"等新媒体的尝试,同时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资料实现增值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丁晓琴 《传媒》2011,(10):62-63
2011年是中国报业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中国报业面临体制机制的改革与转型,而新媒体发展又推动着传媒格局嬗变。面对变局,许多报业集团已经意识到无论是纸媒之间的竞争,还是全媒体形态下的竞争,品牌  相似文献   

13.
观点摘编     
近年来,一些对报业发展非常不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报业冬天论"就是其中代表。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组书记梅宁华在2007年第1期的《新闻与写作》上撰文,认为此种判断是理论认识的一个重大误区。报业并非走向衰败,而是与新媒体携手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梅宁华认为,目前,报业面临的困境更多是由于报业自身的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包括:由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报业市场竞争加剧;不规范竞争、恶性竞争导致报业自相残杀;而报道不力、经营无方则使报业失去读者。梅宁华判断,目前  相似文献   

14.
报业发展的两组悖论进入互联网时代,在报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上,是选择传统报业还是选择数字报业,成为困扰报业集团的一个难题。其中,有四个判断在影响我们的认识:第一个判断:数字报业是传统报业的未来,是传统报业的发展方向。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都市报业应该如何应对?我以为目前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都市报纸而言,并非只有消极的意义,如果应对得当,完全有可能转为机遇,克服困难,实现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扩张。这是基于对中国报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众所周知,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报业远未达到饱和程度。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新中国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报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拐点"上--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初步成熟期.在这个全新的拐点上,中国报业的核心命题正在发生变化--"求创新、谋长远"乃当前中国报业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7.
写稿子、编稿子曾是中国报业生产的全部概括。随着报业的不断发展,报业规模不断壮大,新闻生产已经走出单一写稿编稿,取而代之的应是信息采集、加工、整理的概念。针对这三个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组织生产将是报业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中国报业发展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2008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受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喜庆事件的刺激与牵引,中国报业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所忧者,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报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劳动法>的实施导致报业经营人力资源成本攀升;新闻纸大幅涨价导致报纸运营原材料成本的抬升;国际油价走高导致报纸物流成本大增;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日益显著,给报社广告经营带来严峻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2008年可谓"喜忧参半":所喜者,受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喜庆事件的牵引,报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黄枫 《今传媒》2005,(12S):40-43
在很多人眼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中国报业发展的范本。长期以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于外界来说,似乎有着太多的秘密。日前,南方报业集团社长、董事长范以锦出版了《南方报业战略》一书,第一次解密中国一流报业传媒集团的发展战略。11月8日,记者节。范以锦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详尽讲述了它眼中的南方报业发展战略及对中国报业未来趋势的判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