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提出了各种民族献的利用设想,充分发挥图书馆“智力库”的作用,不断提高图书馆服务和参与经济建设的水平,把西部地区的民族献开发利用工作搞好,以加速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腾飞。  相似文献   

2.
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搞好读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本通过分析龙岩市献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面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如何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本地经济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挖掘传统名优产品,发展旅游业,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图书馆新时期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地方特色数据库是指充分反映本地区具有的地方献和数据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是图书馆在充分利用地方献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本馆特色的可供共享的献信息资源库。在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方特色数据库既是传统图书馆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图书馆信尽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性工作,它构成了此馆与彼馆的本质区别,必将成为地方图书馆今后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献分编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献是重要的地方信息资料。结合工作实际,就地方献在分类时根据《中图法》的基本规定,如何解决突出地方特性问题,以及各类地方献怎样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积极开展高校文献信息定题服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献信息定题服务,就是根据用户特定研究课题的需要,在该课题研究 融洽上过程中的 连续为用户提供献信息的全程性服务,它是提高献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有铲途径,对推动高校献信息工作跃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利用工作是图书馆的重要业务,它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体现了馆藏特色,是图书馆工作的亮点。图书馆要创新思维,拓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路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地方文献的建设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讨了地方献的定义、内容、组成结构、特点和收藏地方献的必要性,对如何建设和开发利用地方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利用和保存工作历来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之一,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社会服务特色化、个性化和优质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深度挖掘地方文献的价值,更好地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尉艮依据、文献资料和参考数据等多方面的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研究,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主题,提出高校图书馆收集,研究,发掘地方文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进一步说明地方文献应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使高校图书馆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任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将有力推动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管理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蚌埠学院建设经济管理室的实际,论述了在管理模式、实验教学理念与工作思路、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特色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分析声誉理论的基础上,本提出地方声誉是一种地方性公共产品。以地方声誉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有效的发展战略,政府管制在地方声誉建设中起核心作用。政府管制存在管制俘虏、管制冲突等失灵现象,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地方声誉建设。管制理念、管制网络和管制工具的创新是克服管制失灵、促进地方声誉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作为一种地方性百科全书,资政是其主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方志的经济功能是其资政功能的时代体现。方志记载的相关经济信息是经济决策、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经济交往的重要参考。因此,地情工作者要以经济眼光看待方志,指导修编,整理开发,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怀化地方经济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地方高校以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在促进怀化地方经济互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不足,文章在分析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与高校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实际,贵州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黔中经济区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错位,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构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不足是地方师范院校普遍性的问题.打造特色,错位发展,是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发展道路,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一种战略选择.在打造特色中,应立足地方,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契合度.要充分发挥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优势,提升培养培训水平,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培训和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方面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地方高校办学应紧紧围绕地方性、综合性、应用性、高教性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必须瞄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人才培养同地方经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认为地方院校贵在办学"特色"上。"特色"是一座学校的生命,办出与众不同的学校,走出属于自己开创的路子,学校才能兴旺发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地属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始。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地属高职院校发展迅猛,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干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地属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办好专科层次高职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定位、与各类高校进行合理分工,并在地级政府的统筹管理下,构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地方院校要把校园文化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着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与学校历史文化、学科文化、区域文化相结合,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重视载体创新,着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水平,切实发挥地方院校校园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真正体现文化育人的魅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要从本校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创新性、针对性、特色性和地方性。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确定其价值诉求。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地方文化和促进地方发展分别是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切入点、结合点、立足点。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包括同中求异、因时而变、刚柔相济、张力适度与合乎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