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们都知道三七二十一这句乘法口诀,利用这句乘法口诀可以列出算式3×7=21和7×3=21。在这句乘法口诀前面加一个词语——不管,就成了家喻户  相似文献   

2.
用图形来表示数的大小,是我们对数感培养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在低年级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化”理解.而且也能促使学生数学化地思考。同时,这种方式有效沟通了“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联系。例如:  相似文献   

3.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请了邻居和亲戚上我家吃晚饭,还买回了我最爱吃的鸡翅。还没开饭,我已是垂涎三尺,满怀深情地对爸爸说:“老爸,知女莫若父,Thankyou!”老爸微笑着点点头,可还没等他开口,奶奶倒先开口了,她冲着我说:“什么三克油?”满脸的莫名其妙,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老太太,那是英文。”我也打趣地说,“English!”奶奶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别三克油、四克油的,只要你们会,我不信,我还不会呢!来,菲菲,你今晚吃完饭就教我,让我也见识见识,开开眼界!”菜刚上桌,奶奶就等不及了:“菲菲,这菜该怎么说?”嘿!想不…  相似文献   

4.
王玲 《教学月刊》2008,(3):29-30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思想差异之一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推理,不管以何种方式、何种类型,其结果往往是一定数;而社会科学的探讨结果却有它的“不确定性”,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5.
数与形     
通过几个例子阐述了数与形的密切联系,“形”给出了“数”的几何直观,“数”揭示了“形”的本质特征,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可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有的数学问题,只有通过形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婧 《考试周刊》2009,(13):68-69
“数”与“形”是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切实把握好“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本文作者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中学数学中常见的一些范例”和“数形结合解题误区”两大部分做了进一步地解释与分析.达到灵活巧妙运用“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净坛使者     
屈指一算,呵,我竟是“净坛使者”猪八戒下凡。这也难怪,我就是好吃!只要好吃的菜一上桌,我管他是三七二十一还是三七一十二,抄起筷子夹满了便往嘴里塞。  相似文献   

8.
亿以内数的读写,读法是难点。因为写法只要掌握了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个数字,(包括0在内),但读法中关于“0”的规定,有时不管连续有几个“0”,一个“0”也不读,有时不管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如何搞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呢?下面结合我们试教情况,谈几点体会,供参考。 一、深入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结构,注意知识迁移、类推。  相似文献   

9.
周如俊 《教育》2008,(11):5-5
读了《教育》旬刊2008年第22期《“杨不管”为何不管》一文,笔者觉得很好。“范跑跑”一波未平,“杨不管”一波又起!一些媒体“群情激愤”,千“媒”所指:“如今的中小学教师怎么啦?教师群体如此职业道德水准堪忧!”“教师你真的值得尊敬吗?”仿佛“范跑跑”与“杨不管”  相似文献   

10.
生物界的一些“老古董”被称为“活化石”。所谓“活化石”,可以说是一些“老顽固”,因为它们不管地球如何巨变,依然我行我素,墨守着千百万年前古老形态和生活方式,成为残存于现代个别地区并且变化不大的孑遗。“活化石”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对研究生物的进化以及地质变化都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英语没有量词,但是在英语的名词词类里,有一部分名词却是具有汉语量词性质的。一般认为,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的度量衡单位词和集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还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比如英语one sheet of paper一类形式里面的sheet等名词。本文认为,英语没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英语的sheet等名词,是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不同的词,它们是汉语集体量词性质的。本文从产生条件、用法、搭配规律等方面做了讨论,并且分析了英语sheet一类词被当成汉语个体量词性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炳人识字法”是将国家颁布的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和420个非常用字,不重复地编成七言句式的口诀。“炳人识字法”在语文教学识字中可使3至6岁的儿童,每天用半小时,10个月内即可轻松地掌握2940个汉字,远远超过了小学生6年级应识2000多字的识字量。“炳人识字法”是对我国传统的“集中识字”的继承和创新,在汉语语文的教育上有重要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王宁汉字构形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现代汉字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到7种构形模式。统计发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2905个汉字中,总理据度为77.13%,也就是说,四分之三强的汉字可以从理据入手,通过形义联系或形音联系使形、音、义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改变汉字学习中死记硬背、顾此失彼的局面,减弱汉字学习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词也"或"辞也"在训诂学著作中,均被认为是用来说解汉语虚词的术语,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说文>中"词也"并非是解释虚词的术语,"某词也"也并非全是解释虚词的术语.<说文>中"词也"类训诂术语共有25例.从语言形式上,可以将其分为七类,是否均为解释虚词之术语,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文>"词也"之类训诂术语,并非是毛亨、郑玄解释虚词时采用"辞也"的沿用.许慎对虚词的解释比毛、郑显得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15.
异体诗漫谈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中,异体诗是一枝夺目的奇葩。它有别于其它四言、五言、七言诗的所谓“正体”诗,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内容,赢得人们的青睐与赞誉,尤其为历代文人所喜爱。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次真实的阅读课堂教学分析中级阅读课堂的词汇习得情况,分析得知汉语水平高低与词汇学习效果相关性显著。平均每个学生在一次阅读课堂教学中能各自学会约50.9%的未知词语,4周以后能各自保持30.1%。无论在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中,都是直接学习加附带学习的习得率和保持率最好,直接学习次之,附带习得最低。在即时测试中,附带学习与另两种途径的习得效果有显著差异,但一个月后,三种词语的保持量都有所下降,保持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从数量上看,附带学习的习得量最大,是阅读课堂最重要的词汇习得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古人倡导“诗言志”,令人崇尚“言为心声”。不管怎样,诗文中抒发作者感情、状物咏怀的题材很多,以“柳”为题材的诗歌尤其多。诗人借助“柳”之意象,或抒情怀,或展抱负,或浇块垒,或讽时事;可以说“咏柳”诗词是中国诗海中的艺术奇葩,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文学创作中言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话语本身又包含着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无论是透视性的话语还是遮蔽性的话语,都可以给读者留下多维度的解读空间,张爱玲的《封锁》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本文从小说人物的言语出发,探讨《封锁》中独特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汉语新词语中,2009年4月问世的“被-”格式衍生的新词数量最多。对这一典型格式进行深入考察,无论是对汉语新词语研究还是词汇语义学,都具有理论和方法上的重要价值。1.“被-”格式的演变轨迹为三阶段:“被××”成为“自为行为致使”表达式导致“被-”的语义偏离-“被××”生出“遭遇虚假事件”表达式引发“被-”的语义转化一“被-”格式后接成分多样化促使”被-”的语义进一步衍化。2.“被-”格式包括致使、遭受、蒙受等语义模式。3.“被-”格式的表达特点可概括为:所指现象的否定性、所持态度的不满性、所言风格的调侃性。  相似文献   

20.
《老子》、《庄子》是老、庄以言传"道"的经典之作,然而其中又都有关于"道不可言"的精辟而详尽的论述,在看似矛盾的言、行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具有颠覆性、超越性的独特表达方式———道言。这种无关理性、逻辑、概念的弹性语言解决了在本体上"道"之言语的路绝性难题,而老庄关于道不可言的一系列论述也成为魏晋言意之辨的滥觞,对中国古代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