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常用文体的习作,也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都是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收效甚微.因此,引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十分必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在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曾多次尝试让学生自改习作,形成作文批改"三步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习作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反馈指导结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习作教学中,为了让自改成为学生的习作习惯,我采用多种措施,给学生创造多种自改习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改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一、名家为典,提高认识修改作文时,学生主要存在"等、怕、烦"这几种思想倾向。"等":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等教师批改,有严重的依赖思想。"怕":担心自己不会改作文,改不好作文。"烦":一些学习态度不够好的学生,不愿改作文,随便应付。要想让学生主动修改习作,必须提高他们对自改习作意义的认识。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只有改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把批改作文看成是分内事,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关键  相似文献   

6.
"玉雕为饰,文改为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动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陈然 《四川教育》2010,(2):95-95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让他们在习作批改中动脑、动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习作修改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正"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习作评改是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得很明确:"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在修改中得以提高习作水平。"但是,我发现目前的习作评改仍然是教师在唱主角。许多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的作文,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欣赏学生的作品,教师也认为自己辛苦批改作文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种工作方式换来的成效并不高。教师包办批改习作,与新课标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相悖的。所以,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作教学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评"与"改"。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跳出熟悉的教学模式,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主动参与习作的"评"与"改"。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改革教师"一厢情愿"的作文批改模式,培养学生自改习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提高作文素质. 一、初始阶段:师生同改--让学生习得作文批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提出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到作文修改时指出:“改与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批改习作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自改的实践中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怎样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首先,用教师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往往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为了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我都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中从"替学生改作文"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这样做可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可以让学生理解、发现和掌握写作技巧,让习作和修改者实现"双赢",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教学改革的一条途径。多年的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逐步形成了这样评改的“三部曲”:第一步,自读自改每次作文指导课后,学生完成习作草稿。老师强调学生重视朗读自己的习作,把自己的习作朗读几遍,看它是不是读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如发现不妥之处,自己修改。修改时着重注意三点:①有无多字漏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小学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因此。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教了二十年的语文,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只看评语"的不良现象.很多时候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写作文,至于修改作文那是教师的事,作文其结果是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养成写完作文了事的敷衍习惯. 鉴于此,我认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主动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16.
作文评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笔者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了学生"自改"、"互评"的作文评改尝试。经过反复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学生自己评改作文对训练其修改方法,培养修改习惯,提高自身写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讲清评改作文的意义让学生自改、互评作文,教师要讲清修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评改习作的能力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现在的教学中,教师已注意了让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但是力度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拓宽作文评改的途径.不拘一格,让学生真正参与评改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背景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里的“加工”.就含有“修改”的意思。其实.作文指导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修改加工自己的习作。也就是说,修改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的深切的体会.无自修自改便徒劳无益……假如着重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决定.这是终身受用的。”二、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改作文的潜力。应该说学生最有资格修改自己的文章。教师只要因材施教,扶一扶,引一引,他们就会“走”,不必越俎代庖。有的家长和学生认为“作文由教师修改是天经地义,学生自改将会降低水平”。对此,学校要做点解释教育工作。最好是让实践效果逐步打消他们的顾虑。我开始这样做时,先将一篇作文发下去,让学生传阅讨论,在这基础上师生动笔修改。共同修改几篇以后,我就做作文讲评,着重讲自改意义和注意事项(包括修改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学生作文老师改,形成了一个写——交——搁的模式。因此,即使学生作文写得再多,教师再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改,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而作文改革应在改字上做文章。况且,修改本来就是作文的一个方面。学生习作应当是既会写又会改,才能全面掌握作文的本领。因此,我在作文教学时,初步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经过一阶段的探索,得出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