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埃德蒙·金比较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卡尔·波普尔的否证论和批判二元论、现象学和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埃德蒙·金系统地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层次和功能,非常重视比较教育研究的"生态背景"并且建构了完整的研究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埃德蒙·金比较教育分析模式的形成有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在经过一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争后,金积极倡导弘扬人文思想的人文主义方法论。他的比较教育分析模式是一个从背景分析为出发点,经过概念、机构、操作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而最终为本国的教育决策服务的完整模式。反思金的这套分析模式,对当前比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埃德蒙·金是英国当代著名比较教育学家、文化相对主义分析模式的杰出代表。他在吸收波普尔等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教育决策理论,以形象的图解方式详细地描述了影响教育决策的相关要素,并进一步阐述了具体流程。埃德蒙-金教育决策理论所包含的教育背景分析观点、文化主义研究范式以及研究人员素质的拓展理念,对教育决策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对比较教育理论的丰富与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埃德蒙·金(Edmund·King)是伦敦当代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伦敦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曾主编过英斟《比较》杂志和《社会、学校与进步》教育丛书。他的代表作为《别国的学校与我们的学校》和《比较研究与教育决策》,他的比较教育思想体系庞大完整,对各国比较教育工作者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埃德蒙·金是当代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比较教育思想在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了他的比较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对其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论和方法论做了深入剖析,进而提炼出其思想对当前比较教育实践的一些启示和指引。  相似文献   

6.
比较教育学科理论分析框架评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世界体系分析模式 在一定意义上,世界体系分析模式是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必然结果,它是在比较教育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的学科框架之下进行运作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世界体系分析最先由梅厄(Johnw.Meyer)和汉农(MichaelT.Hannon)在1979年出版的《国家发展与世界体系》中提出,以后阿诺夫在他与阿尔特巴赫及凯利主编的《比较教育》(1982年)一书中以一章《比较教育与世界体系分析》来阐述他关于教育世界体系分析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单一国家的研究框架缺乏对教育发展的整体把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拥有更大的专业自主权,而专业自主权反映在教师的教学决策及其行为上.教学是不断影响学习可能性的专业决策过程.用决策框架理论来研究教师教学决策,有利于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决策框架建立的依据,要善于从教学问题的角色背景分析教学决策框架,要善于面对教学问题进行决策框架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国际著名比较教育学者马丁·卡诺伊首先简要回顾了他的比较教育学术研究历程,即从教育与市场关系到政治经济权力框架内的教育系统功能解构分析.接下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扩散和国家主义不断兴起的背景下,马丁·卡诺伊就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估背景下四大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反思与前瞻性预言.这些问题包括:全球化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教育改革的动态张力,国际大规模学业评估对教育政策与实践的影响,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最后,基于在斯坦福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项目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经历,马丁·卡诺伊展望了比较教育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埃德蒙·金比较教育分析模式的形成有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在经过一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争后,金积极倡导弘扬人文思想的人文主义方法论。他的比较教育分析模式是一个从背景分析为出发点,经过概念、机构、操作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而最终为本国的教育决策服务的完整模式。反思金的这套分析模式,对当前比较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犹太作家索.贝娄的小说《雨王汉德森》是流浪汉文学的经典之作。贝娄通过出生富裕的主人公所经历的一系列冒险的过程中,展现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突出了其精神层面上的流浪和追求,在保留流浪汉小说艺术模式传统的同时又有创新和超越,成功塑造了一个现代版的流浪汉形象。通过分析作者对这一文学体裁的创新运用表现汉德森的流浪是现代人在物质富足情况下精神困惑,而其最终的解脱和转化显示了作者对这个群体出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的名字,人们会立刻联想起13世纪末、14世纪初苏格兰民族独立运动的那段峥嵘岁月。的确,华莱士可以说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本期,让我们在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菜士的传奇故事中感受历史上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13.
14.
薛侃是明代潮汕著名的儒士儒官。他事亲至孝,事君至忠,事师至敬,治学至专,待人至诚。因上疏请稽旧典,择亲藩贤者居京师,慎选正人辅导,触帝讳而下狱,遭到迫害。但他刚正立朝,操守高尚。他师崇王阳明,治心性之学,卓有成就,为阳明最得力之入室弟子之一,也为传播王学之岭表大宗。他居乡则思益其乡,为乡梓筑堤开溪、修路造桥,做了很多造福乡梓的实际贡献,实践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742年至公元前688年这五十多年间是和氏三次献璞的年代。楚文王"伐申过邓"到南阳,才见到了抱璧而哭于楚山之下的和氏。文王让玉人理璞得璧。出产名玉的独山,山下有和庄,和姓至今生繁不息。以其时、其地,其山、其人论之,和氏璧必当出于南阳独山,和氏璧是今天的独山玉。  相似文献   

16.
新天鹅堡是建立虚幻的梦想和浪漫氛围的城堡。站在玛利安桥上看新天鹅堡有种梦幻般的感觉,但也许是被城堡主人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传奇身世影响了心情,总觉得这座美丽的城堡没有瓦格纳歌剧中的浪漫情怀。路德维希二世,那位怀才不遇又在感情上受挫的国王,最终也只能把所有的梦想寄托在瓦格纳的歌剧以及这座用来逃避现实的成堡之中了。  相似文献   

17.
《李尔王》不同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其余三部,其着力表达的是和谐秩序的问题,为人文主义的重要命题之一。英格兰的老国王李尔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种种痛苦的磨难。秩序失衡必然导致人伦蛊坏,道德沦丧,强壮的青年会凌驾衰弱的老人,子女会一拳打死老父亲。而唯有经过爱与善的牺牲磨炼,方能恢复秩序,迎来和谐恒常。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拥有十分丰富的办学实践和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他不仅善于汲取“欧美新教育”实验精神,努力开创中国化幼稚教育新路;而且能够结合自己的多维办学实践,逐渐结胎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活教育”理论。这一“活教育”理论虽然源自于杜威的生活教育学说,但颇能结合国情民性进行教育上的理论改造和学术重建。而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其终身奉为圭臬的大爱无疆之气度和“一切为了儿童”的教育本体追求。  相似文献   

19.
著名国际报告文学作家、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埃德加.斯诺在其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中,将强烈的生命意念和崇高的人类关怀作为深入社会、观察人生、思考未来以及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由此折射出他敢于追求真理、献身正义事业、追求民主平等、诚实、正直、客观的伟大品格。尤其是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中国最广大的底层民众生存的热切关注显示出较多的人民信念。循此思路,可以更好地把握斯诺精神的内在生命质态,并预求能为转型期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阿尔特巴赫以其教育依附论思想而闻名国际比较教育界。他在分析了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心与边缘、新殖民主义及中心的边缘,边缘的中心等概念作为切入点,指出第三世界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在教育上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理解阿尔特巴赫的教育依附论思想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